西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屬牂牁郡進桑縣管轄,并在此置有進桑關。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辟河口鎮為商埠,設河口督辦。 民國十六年(1927年),劃為特別行政區。 1950年,改為河口街政府。 1954年10月,改為河口鎮。 1955年,成立城關鎮(區河口鎮轄鎮)。 1958年,改為城關公社。 1968年10月,成立城關鎮。 1987年10月,由城關鎮改為河口鎮。 |
清朝時,屬開化府安平廳河口卡。 民國年間,屬河口特別行政區對訓督辦公署南溪鄉。 1950年,屬河口市河溪區。 1951年,改為第一區。 1958年,一區、三區并入國營橡膠農場,屬紅河公社。 1988年8月,設立南溪鎮。 |
清朝時,屬開化府安平廳八寨汛。 民國時期,屬屏邊苗族自治縣大樹屯。 1950年,屬屏邊苗族自治縣第一區。 1960年3月,河口、屏邊2縣合并,屬躍進公社。 1962年3月,恢復河口、屏邊兩縣建制,躍進公社劃入河口,改為瑤山公社,屬瑤山公社。 1980年,瑤山公社在老范寨、蓮花灘設街道辦事處。 1981年,瑤山公社劃分為瑤山、蓮花灘、老范寨3個公社。 1984年,改為老范寨區。 1987年,由老范寨公社改為老范寨鄉。 |
清朝時,屬開化府安平廳逢春里、永平里。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安平廳設置老卡和新店2個對汛,專管防務和外交。 民國時期,分別由河口對汛督辦公署所轄。 1949年12月,橋頭解放。 1950年,為河口市橋頭鎮;同年5月改為橋新卡區。 1951年,改為第二區,原屬橋頭的小壩子、田灣另設小壩子街道辦事處。 1954年10月,小壩子街道辦事處改為第四區。 1958年,成立紅旗公社。 1959年,小壩子劃入馬關縣。 1962年,改為橋頭區。 1969年,改為橋頭公社。 1984年,橋頭公社改為橋頭區。 1988年1月28日,置橋頭苗族壯族鄉。 |
漢朝時,屬牂牁郡進桑縣。 清朝時,屬開化府安平廳永平里。 民國時期,梁子、牛塘、獨店屬河口督辦壩灑對汛所轄,其它地區屬屏邊苗族自治縣大窩鎮。 1950年,梁子、牛塘、獨店隸屬河口市第三區,后改為壩灑區。 1954年,劃入屏邊苗族自治縣成立瑤山瑤族自治區。 1958年,成立瑤山躍進公社。 1960年3月,河口、屏邊2縣合并后,仍為躍進公社。 1962年3月,恢復河口、屏邊2縣建制,躍進公社劃入河口,改為瑤山公社。 1980年,瑤山公社在老范寨、蓮花灘分設街道辦事處。 1981年,瑤山公社劃分為瑤山、老范寨、蓮花灘3個公社。 1984年,瑤山公社改為瑤山區。 1987年,由瑤山區改為瑤山鄉。 |
清朝時,屬臨安府蒙自縣。 民國二年(1913年),始屬屏邊苗族自治縣西區。 1954年,為屏邊瑤山自治區管轄。 1960年3月,屏邊、河口2縣合并,屬躍進公社。 1962年,恢復河口、屏邊縣建制,躍進公社劃入河口,改為瑤山公社,屬瑤山公社。 1981年,瑤山公社劃分為瑤山、老范寨、蓮花灘3個公社。 1984年,蓮花灘公社改為蓮花灘區。 1987年12月,由蓮花灘區改為蓮花灘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