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概況 張八嶺鎮位于明光市最南部,地處江淮風水嶺脊背。境內交通便捷,104國道、京滬鐵路、蚌寧高速貫穿全境,區位優勢明顯,與南京相距不到80公里,被劃為南京一小時都市經濟圈。全鎮總面積260平方公里,轄10個行政村,214個村民小組,人口3.2萬人。鎮境內動、植物資源及以絹云母為主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絹云母已探明儲量200萬噸,遠景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 二、經濟與社會發展成就 全鎮……。 |
明 光市自來橋鎮位于明光市的東南部,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18°46′34″-118° 38′36″,北緯32°36′ 07″-32°44′ 07″,地處兩省(安徽、江蘇)四縣(市、區)交界處,東與江蘇省眙盱縣、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南部與南譙區相毗鄰,西部與張八嶺鎮、北部與澗溪鎮搭界。2007年5月,自來橋鎮與原澇口鄉合并,組建新的自來橋鎮。合并后,全鎮轄11個村民委員會,198個自然村莊,206個村民……。 |
女山湖鎮位于明光市東北部,距明光城三十四公里,女山湖鎮東臨淮河,南托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與江蘇隔湖相望。是明光市唯一轄管水域的水上鎮,也是皖東聞名遐邇的水鄉古鎮。女山湖鎮所轄水陸總面積186.7平方公里(28萬畝),其中陸地13.3 平方公里(2萬畝),占總面積的7%;水面173.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3%,占明光40萬畝水面的65%,是明光市唯一的水上集鎮,也是皖東地區重要水網地帶。全鎮八……。 |
澗溪鎮地處安徽省明光市東部,總面積164.4平方公里,人口4.5萬,為皖東重鎮。澗溪鎮歷史悠久,《嘉山地名錄》載:“因地處環山之中,有一小河流經,故名。”東與江蘇省盱眙縣接壤,為周邊兩省三縣數十個鄉鎮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南京”之稱,現已編入南京都市圈地名冊。距南京祿口機場150公里,合肥駱崗機場160公里,東距寧連高速公路40公里,西距洛滬高速公路15公里,309省道穿鎮而過,與江蘇331省道相接……。 |
三界鎮位于明光市東南部,地處江淮分水嶺地帶,屬低山丘陵地形,為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全鎮轄7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1個居委會,全鎮總人口23261人,農戶戶數4614戶,總面積135.6平方公里,境內有2個國營林場,1個種牛場。我鎮為皖東地區最大的花生種植基地,年種植總量達18000畝,年銷售總量達1000余萬斤。我鎮屬于北亞熱帶與溫暖帶過渡地帶的半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15度,無霜期……。 |
明西街道位于明光市西郊,2007年5月由原城西街道與原馬崗鄉合并組建而成。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172個村民組,總人口3.1萬人。2006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 8.26億元,財政稅收1040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3260元,為滁州市30個經濟強鎮之一。 明西街道交通、區位、資源優勢得天獨厚。距京滬鐵路明光站3公里,南洛高速公路在境內設有明光西出入口,104國道、307、309省……。 |
原名土沛,傳說三國時期曹操帶兵征戰到此地,后因曹操小女兒名為“古沛”,此地更名為古沛。1949年為古沛鄉;1958年劃建前進人民公社;1963年劃建古沛人民公社;1983年復置古沛鄉;1992年古沛鄉改建古沛鎮。古沛鎮位于明光市西北部,女山湖西岸,104國道971公里處,與五河縣毗鄰。全鎮面積126.1平方公里,耕地5.3萬畝,下轄18個行政村,196個隊,人口3.1萬人。是明光市西北重鎮。 古……。 |
石壩鎮位于明光城東13公里處,南依小橫山,北臨津里鎮。鎮區距蚌寧高速公路入口僅4公里,309省道穿鎮而過,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捷。全鎮行政區域面積120平方公里,常用耕地面積46875畝,總人口30000人。鎮轄1個街道居委會,23個行政村,112個自然村莊,有兩所中學、兩所中心小學、兩所醫院、兩個綜合農貿市場;目前我鎮的教育、文化、衛生等各項事業均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中心集鎮建……。 |
蘇巷鎮位于明光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背靠女山湖,境內有石壩河流過。東部與邵崗鄉相連,南與津里鎮接壤,西部與明東鄉為鄰,明舊公路橫穿境內。行政區域面積為109平方公里,轄19個行政村,174個村民小組,5641戶,總人口23062人,耕地面積50893畝,其中水田34344畝,旱田16549畝。鎮黨委下轄41個黨支部,102個黨小組,998名黨員。蘇巷鎮是一個農業大鎮,種植業重要是水稻、小麥、……。 |
明光街道(原招信鎮)位于江淮中部的皖東地區,距六朝古都南京90公里,是明光市的城關街道,是明光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街道共轄20個村,10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83.2平方公里,總人口1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萬人,現有耕地面積37928畝,境內水資源豐富,”四圩七庫”為發展養殖業提供得天獨厚的條件。旅游資源特別是沉淀的明文化開發潛力較大。 明光街道山清水秀、人杰地靈,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根據……。 |
明南街道辦事處的前身為明光市橫山鄉。辦事處位于明光市西南部,屬江淮分水嶺丘陵地區,與三縣(市)七鄉鎮接壤,是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重點鄉(鎮)、辦事處之一。辦事處轄12個行政村,134個村民小組,居民戶數4221戶,總人口17897人,其中農業人口17646人:其中回民村一個,人口1500多人。區域面積83.06平方公里,境內有國營林場山場15000畝,全辦事處農民承包耕地面積31812畝,……。 |
臥龍之地,帝王之鄉——明東街道辦事處,地處明光市市區東部,東西北三面分別與石壩鎮、明光街道辦事處、蘇巷鎮相連。1991年撤區并鄉時,原明東鄉與魏崗鄉合并為明東鄉,2007年5月再次區劃調整時更名為明東街道。街道辦事處駐地在魏崗集鎮,全街道總面積73平方公里,轄5個村民委員會,124個村民組,總人口1.93萬。全街道現有25個黨支部,黨員760名。街道境內現有中學1所、中心小學4所、衛生院1所,教育……。 |
管店鎮位于明光市南部,歷史上因管姓開店故曰“管店”。1999年被省命名為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該鎮的總體規劃由安徽省城規劃設計院編制完畢,并通過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2005年7月,該規劃經明光市人民政府批準實施。該規劃給管店鎮定位:全國重點鎮,省中心鎮,工貿旅游小城鎮。管店鎮總面積70.9平方公里,鎮區面積3.06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3個街道居委會,共1……。 |
柳巷鄉位于明光市北部、淮河南岸,與江蘇隔河相望,和五河、泗洪、盱眙三縣毗鄰。面積58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總人口32000人。柳巷鄉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綠樹成蔭,岸柳成行,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水陸交通方便快捷。境 內有廣袤平原盛產優質小麥、大豆,有一望無際的蘆葦蕩,東西澗水面養殖魚肥水美。葦編、柳編、長毛兔三大產業大放異彩。淮河特產“淮王魚”享譽海內外,浮山八大景(仙人洞、釣魚臺、蓮花池、仙牛……。 |
因村東北側有一古老的三孔石拱橋,得名橋頭。1975年劃建橋頭公社;1983年置橋頭鄉;1992年設立橋頭鎮。橋頭鎮地處明光市北16公里處,104國道和橋古路穿鎮過,地理條件優越。全鎮總面積54平方公里,耕地2.26萬畝,總人口12750人,轄9個行政村,21個黨支部,535名黨員。全鎮下設9個工作部門,共有工作人員45名,其中黨政領導10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