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為老縣城東部,鎮政府駐地附近,以縣坡頭路而命名為坡頭社區居民委員會。2003年坡頭社區和原蔬菜村委會合并后,為現在坡頭社區居民委員會。 |
因為劉凝之的祖孫三代都廉潔不撓,冰清而玉剛,故居住的東澗為冰玉澗。 |
因社區轄區有一條巷子叫北門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從城北門到主大街的一條繁華的巷子,叫北門巷。 |
迎春橋社區以前叫大西門,后因為修建一座橋,叫迎春橋,改叫迎春橋社區。 |
因原來此范圍多以黃土和山包構成,故名黃泥嶺。 |
城區:意為位置處于縣城城區邊上,因以城區得名,故而得名為“城區大隊”、“城區村”,2004年經縣、鎮政府一致通過改為“城區社區居民委員會”。 |
因所轄區域位于城鄉結合部而得名。 |
1998年由于洪水災害移民在此建設廬陽小區,以所在地而得名。 |
由縣政府直接命名。因2011年12月區域調整,星子縣將廬陽社區分為廬陽、星廬兩個社區。 |
該社區環境優美,南臨鄱湖,轄區坐落星湖、斜川兩個公園,風景優美如西湖。 |
因位于大塘自然村,故名。 |
蓼池村在1974年以前,因漁農分離,村民大半專事漁業,行政歸屬于蚌湖公社蓼池大隊。漁民捕魚主要場所在鄱陽湖,這里離家較遠,1974年,漁民在“連家漁船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幫扶下,舉村遷徙到現在的地方,行政名稱仍然延續。在修福公、金剛二人率領下反復選址,楢樹嘴、嘴上擇定西觀湖畔建村,稱蓼池村。人民公社結束后,稱為蓼池村委會。 |
四聯:即新民畈初級社、泗流初級社、柳絮初級社、清泉初級社,四聯村民委員會即為當地村民選舉產生的,可實現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群眾性自治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