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魚口鄉位于南縣育樂垸境內東側,北抵南洲鎮,南與三仙湖鎮接壤,西有南茅運河與游港鄉分界依連,東臨沱江與烏咀、沙港市鄉隔河相望,屬洞庭湖沖積平原的一部分,地勢四周高中間呈“鍋底”狀。全鄉積雨面積79185畝,其中耕地48000畝(旱土19200畝、水田28800畝),養殖水面面積6400畝,有農戶6674戶、農業總人口26281個,轄19個村(場)、239個村民小組、4個漁場和1個居委會。縣屬棉麻總……。 |
茅草街鎮是湘北地區有名的港口鎮,近幾年發展較快,請你談談茅草街鎮今后的發展思路好嗎?周建國:茅草街鎮位于南縣南大門,是全國首批試點鎮、省級重點投資鎮,省道204、202線在此交匯,洞庭湖區澧水、藕池中支及西支、草尾河四水流經我鎮,四季通航,目前,茅草街大橋、茅草街千噸深水碼頭正在建設中。近幾年來,我鎮加大招商引資、爭資立項力度,加快了城鎮建設步伐,鎮域經濟得到較快發展。茅草街鎮將借市-會東風,搶抓……。 |
鄉鎮概況 湖南省南縣青樹嘴鎮地處洞庭湖腹地,位于縣城南22公里處,東面背靠大通湖,西臨沱江,北與縣城接壤,南與益陽市大通湖區相鄰。總面積7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8萬畝,精養水面1.25萬畝。常住人口4.6萬人。該鎮地勢坦蕩平緩,屬典型的河湖沖積平原,土層松厚,土地肥沃。氣候屬中亞熱帶向北亞熱帶過渡的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氣溫16.6攝氏度,無霜期266天,年平均降……。 |
鄉鎮概況 烏嘴鄉位于南縣大通湖垸內、藕池東支中游右岸,沱江與藕池東支交匯于此。該鄉三面環水,東與大通湖相依,西南靠沱江大堤與南洲鎮、中魚口鄉遙相呼應,北臨藕池河與華容縣北景港鎮隔河相望,地勢東北高,西南低,中部呈“鍋狀”,屬洞庭湖沖積平原。她是南縣建治的發祥地。公元1895年,清朝政府建“南洲直隸廳撫民府”,府治設在該鄉。境內土地肥沃,人杰地靈。全鄉共有集雨面積10.7萬畝,其中耕地面積4843……。 |
鄉鎮概況 廠窖鎮位于南縣西南邊陲,三面環水,形如半島,新建的茅草街大橋把隔河相望的下柴市鄉、三岔河鄉、茅草街鎮、沅江的南咀鎮連成一體,澧水對岸為安鄉縣安德鄉和漢壽縣的酉港鎮、北與武圣宮鎮接壤。解放前,廠窖屬漢壽作新鄉, 1955 年 4 月,廠窖由漢壽劃歸南縣管理,與武圣宮合并成立南縣新八區, 1956 年撤區并鄉,獨立成立廠窖鄉, 1958 年 9 月撤鄉并社,又與武圣宮合并為南紅公社, 1……。 |
南縣轄鎮。1956年為華閣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鎮。位于縣境東南部,面積64平方公里,人口4.4萬。鎮政府駐復興港,距縣城25公里。南注公路經此,汛期輪船可上溯縣城,下達 ? 華容縣注滋口。轄復興港、復北街、華閣街3個居委會和增產、華北、復興港、華紅、向東、新魚、汀頭、德勝港、聯華、天然港、裕閣、眾福堂、白泥洲、東方紅、華豐、華東、中嶺、蓮湖、老河、華南、豐城、新紅、華民、楊家鋪、華勝……。 |
南縣轄鎮。1950年屬 ? 南縣五區,1956年撤區建明山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建鎮。位于縣境東南部,面積57平方公里,人口4.1萬。鎮政府駐明山頭,距縣城15公里。轄新村街、創業街、盤山街、沿河街4個居委會和建商、豐樂、明山、立新、湖子口、豐安、平福、蔬河、永豐、大木、楊桿、利民、合垸、護豐、四千弓、創業、友誼、紅衛、立農、永勝、水港、四新、南豆、永強、魚場2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造紙……。 |
鄉鎮概況 南洲鎮地處洞庭湖畔,是湘北地區一顆璀燦的明珠,縣治設于該鎮。省道S204、S202線經過集鎮與益陽、常德、岳陽三市相連,交通極為便利。總面積47.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780畝,總人口10萬人,轄15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和1個漁場。2002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3億元,農業總產值4768萬元,企業總產值7.66億元,財政收入1653.26萬元,城鎮居民可……。 |
南縣轄鄉。1956年建鄉,1958年屬育才公社,1969年析置浪拔湖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北部,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4萬。鄉政府駐浪拔湖,距縣城8公里。有公路通縣城。轄浪拔湖居委會和白合洲、南宮渡、山橋、浪拔湖、朝暉、兩太、沙灣、長纓、榮福、榮和、永太、金橋、太陽山、紅星14個村委會。盛產水稻、梅花、湘蓮、苧麻、蜂蜜。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工業有安瓿、磚瓦廠。為 ? 南縣、 ? 華……。 |
南縣轄鄉。抗日戰爭時期,一度成為縣治。1956年建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置鄉。位于縣境西部,面積42平方公里,人口2.6萬。縣城至西洲公路經此,有渡口。藕池河汛期可通航。鄉政府駐麻河口,距縣城16公里。轄麻河口居委會和鐵蘆巷、九百弓、千子紅、全安垸、紫山河、全美豆、慶豐、東新、長征、六百弓、德和垸、沖口、銀珠潭、全家鋪、楊家洲、西口、新華、蔡家鋪、高家洲、胭脂浹、沈家洲、金勝22個村委……。 |
武圣宮鎮位于南縣西南邊陲,東臨藕池河西支,西傍松澧洪道,北與安鄉縣接壤。全鎮總面積42平方公里,總人口28405人,以漢族人口為主,轄22個行政村、1個養殖場和3個居委會。2002年國內生產總值2.6億元,財政總收入874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1889元。獲得南縣“鄉鎮企業工作先進單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武圣宮鎮有耕地面積34182畝,農業以生產水稻、棉花、苧麻、油……。 |
南縣轄鎮。清光緒二十年(1894)辟市,1930年定名三仙湖,1953年升為縣轄鎮,1970年并入三仙湖公社,1975年復建鎮,1985年三仙湖鄉并入。位于縣境南部,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2.9萬。鎮政府駐新民街,距縣城24公里。有公路與益南公路相接,沱江汛期可通航。轄建設街、新民街、大碼頭、樂園橋4個居委會和均豐、咸太、調蓄湖、長虹、石壩、中奇、新聯、光輝、均和、勝利、飛躍、小洲、德星湖、加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