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福建省省級衛生城鎮評審和管理辦法》和《福建省省級衛生鄉鎮標準》《福建省省級衛生村標準》《福建省省級衛生社區標準》,經評審和社會公示,經研究決定,命名福州市羅源縣西蘭鄉等164個鄉鎮為福建省衛生鄉鎮,命名福州市晉安區宦溪鎮創新村等1345個村為福建省衛生村,命名福州市馬尾區羅星街道培英社區等336個社區為福建省衛生社區。 |
位于永泰西北部,距城關45公里,東鄰大尖鎮、西接東洋鄉、南連同安鎮,北靠閩清縣省璜鎮,平均海拔650米,轄有11個行政村,總人口18323,總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327.5畝。林業面積59014畝,木材蓄各量44738立方米。2004年度,工業產值6105萬元,農業產值4789萬元,鄉鎮企業產值1.52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000元,財政收入44.1萬元,固定資產投資3749萬元。實施下洋……。 |
位于永泰縣西北部,東與紅星鄉相連,西南與大洋鎮交接,北與閩清縣塔莊鎮為鄰,平均海拔760米,總面積25平方公里。境內旅游景點豐富,方壺巖歷史悠久,海拔1126米,有文物古跡、自然景觀、寺院樓閣等11部分,方壺巖天池上保存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娃娃區。耕地面積7962畝(其中水田面積7432畝),林地面積27320畝。轄有6個行政村,總人口10301。2004年,全鄉工業總產值1520萬元,鄉鎮企業……。 |
位于永泰縣西北部,距縣城23公里,東與白云鄉接壤,西鄰盤谷鄉,南與清涼鎮毗鄰,北與閩清縣塔莊鎮相連,202省道貫穿全境。總面積5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60840畝,耕地面積9357畝,森林覆蓋率達69.3%。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9700。2004年,全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5852萬元,財政收入34.4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270元。2004年,創建安產值達1億元,帶動了全鄉近三分之一的富余勞動力……。 |
位于永泰縣西北部,與閩清、閩侯縣接壤,距縣城27公里,距316國道(經閩侯鴻尾鄉)29公里,總面積111平方公里,轄13個行政村,總人口13811。耕地面積16579畝,山地面積159632畝,木材總蓄積量125200立方米。姬巖景區位于該境內。2004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6025萬元,財政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569元。該鄉大力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毛(簍)竹、茶葉、水果、蔬菜、畜禽和水……。 |
位于永泰縣東北部,東接葛嶺鎮,西接白云鄉,北接閩侯縣竹岐鄉,距縣城34公里,平均海拔640米,轄6個行政村,總人口4249人。總面積6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490畝,林地面積54287畝,森林覆蓋率71.9%.境內有豐富的輝綠巖,有5座水庫總蓄水量30萬立方米,其中已開發水電10萬立方米.有龍潭井瀑布和天臺山自然景觀等2個旅游景點.境內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83992畝,其中有立木蓄積量13萬立方……。 |
閩清縣轄鎮。1973年屬梅城公社,1984年置梅溪公社,同年改鄉,1992年改鎮。位于城郊。面積144.1平方公里,人口2萬。鎮府駐榕院村。316國道,古嵩、福寧省道,外福鐵路過境,有閩清門戶之稱。轄榕院、鐘石、榕星、北溪、樟洋、石鄭、馬洋、上埔、渡口、里寨、建興、新民、梅埔、石湖、石榴洋、扶山、南泉、廷洋、塔峰、橋東20個村委會。農業主產稻谷、紅薯。橄欖、蜜柚、雪柑三大名果久負盛名。檀香橄欖曾為……。 |
閩清縣轄鎮。1958年置紅旗公社,后更名白樟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1公里。面積80.8平方公里,人口1.7萬。省道古嵩、福寧線穿過境內。梅溪流貫全境。轄白南、半山、樟山、溪南、云渡、下爐、白云、前莊、小園、橫坑、白洋、池埔、園頭13個村委會。主要企業有白樟建陶廠。農業主產水稻、紅薯、大豆。著名的白云寺座落于白云山上,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
閩清縣轄鎮。1958年屬紅旗公社,1959年析置白中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41.8平方公里,人口1.6萬。鎮政府駐田中村。梅溪、芝溪流經,古嵩公路過境。轄田中、珠中、白汀、前坂、攸太、黃石、梅坂、可梅、保林、普賢、繼善、繼新、霞溪13個村委會。主要企業有日用瓷、建材瓷、包裝紙、機械設備等廠和建筑公司。農業主產水稻、紅薯、水果。.……。 |
閩清縣轄鎮。1958年設池園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西南,距縣城29公里。面積89.5平方公里,人口2.2萬。轄池園、潘亭、東洋、葉洋、麗山、麗星、九斗、頂坑、福斗、井后、隔兜、寶山、寶新、店前、東前、柯洋、嶺頭、仁周、田地19個村委會和池園居委會。高嶺土儲藏量豐富,素有“寶山”之稱。主要企業有瓷器廠和水電站。農業主產水稻,兼產茶葉、水果。.……。 |
民國時期有上寨保,蓮埔保,建國后合并一個鄉,各自取一個字,稱為“上蓮”。宋代屬永寧鄉仁壽里。元、明屬壽寧鄉仁壽里十二都。清代,蓮埔、溪坪、峰洋等10個自然村屬淳化鄉。民國初屬第四區五團,后屬二區雙芝鄉。1949年9—12月成立雙溪鄉,轄溪村、上蓮、石豐、秋園4個保。1950年設石豐、上蓮、溪村3個鄉屬第四區。1958年設上蓮、溪村、石峰3個大隊屬池園公社。1961年由池園公社分設上蓮公社。1964……。 |
洪塘鎮位于同安區東面,屬城鄉結合部。東北面分別與翔安區馬巷鎮和新圩鎮交界,西面與祥平、大同街道毗鄰,北面與五顯鎮接壤,總人口30823人,16個行政村,轄區面積37.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594畝,2004年工農業總產值9.22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7.96億元,農業總產值1.26億元,財政總收入1939.3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26元。.……。 |
枋洋鎮因駐地枋洋村而得名,枋洋村地處一片楓樹林,取名楓洋,因楓與枋同音,改稱枋洋。1958年為衛星人民公社,后改為枋洋人民公社,1984年改枋洋鄉,1992年改枋洋鎮。長泰縣轄鎮。1958年置枋洋公社,1984年改鄉,1992年改鎮。位于縣境東北部,龍津溪上游。面積2031平方公里,人口34萬。郊柏公路過境。轄美宮、喬美、林溪、石橫、江都、青陽、內枋、杉洋、赤嶺、徑侖、尚吉、科山、演柄13個村委會……。 |
馬坪鎮位于漳浦縣東北部丘陵地帶,北與龍海市白水鎮交界,東與前亭鎮和白竹湖農場接壤,南與佛曇鎮毗連,西與赤嶺鄉為鄰。四面環山,以“馬山”和“大坪嶺”得名為“馬坪”。全鎮土地面積5225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和一個鎮辦場。全鎮共4297戶,17724人,耕地面積21萬畝,山地33萬畝。全鎮有耕地21萬畝,主要農產品有稻谷、水果、蔬菜。山坡地33萬畝,已種植果樹2萬多畝,主要有龍眼、荔枝、香蕉、桃、……。 |
峛嶼鎮[Lǐ Yǔ]位于福建省云霄縣南部,距縣城20千米。轄12個行政村。鎮境三面環山,一面臨海,海岸線長15千米。有縣文物保護單位墓林山尖峰貝丘文化遺址及劍石巖、梅川等名勝古跡。 峛嶼鎮是漳州市二十九個沿海重點鄉鎮之一,地處閩南金三角腹地,與東山島一衣帶水。全鎮三山六海一分田。轄有十二個行政村。總戶數6751戶總人口23009人。素有“魚米之鄉”之稱。也是僑鄉,有僑屬143戶。 [代碼]350……。 |
馬鋪鄉位于福建省云霄縣西北部,與平和縣安厚、國強、南勝毗鄰交界,地域面積161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19.8萬畝,耕地面積1.85萬畝,林業面積17.6萬畝。全鄉共有28個行政村,237個自然村,總人口4.2萬人。這里氣候宜人,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境內交通便捷,縣道坂云線、馬火線貫穿全鄉,規劃中的國防交通戰備公路、高速公路穿越境內;轄區內人文景觀資源豐富,有“太平廟”、“碧湖巖”、“爐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