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潁上縣迪溝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潁上縣迪溝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迪溝鎮迪西社區居委會位于迪溝開發區穎利路西部,迪溝鎮委、鎮政府所在地、也是全鎮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全區總面積2.6平方公里,3506戶、9708人,有“兩委干部”7人、黨員22人、居民代表63人.迪溝中心小學、安徽涉外旅游學院、農民廣場、國家AAAA級風景區竹音寺坐落其中。

迪西社區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精神為指導、以服務廣大居民、造福社會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共駐共建治理于服務之中、因地制宜的原則.推進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夯實基礎工作、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促使社區工作社會化、強化了社區意識、基本建成了較為完善的事情服務體系、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有了改善。

迪溝鎮迪東社區位于迪溝開發區潁利路以東,面積約為2.6平方公里,總戶數2600多戶,總人口11000多人,黨員38人,迪溝中學、中心幼兒園、生態園、人民醫院、農貿市場、服裝市場、小商品市場坐落其中。人杰地靈,鐘靈毓秀。

迪東社區自成立以來,始終以科學發展觀和黨的-精神為指導,以服務群眾、造福社會為宗旨;堅持以人為本、共駐共建、寓治理于服務之中、因地制宜的原則,推進社區治理體制改革,建立各項規章制度和網絡,夯實基礎工作;以滿足社區居民的實際需要為出發點,促使社區工作社會化,強化了社會的社區意識,基本建成了較為完善的社區服務體系,使居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環境有了改善。

潁淝村位于潁上縣迪溝鎮東北部,北鄰陳橋鎮,南于湯店村相接,東部緊靠鳳臺縣,西與陳橋鎮接壤,鄭彭路、王鐵路、截崗溝路南北向貫穿全村。有1427戶,人口數5860,組數19個,耕地8310畝,黨員127人。

潁淝村位于潁上縣迪溝鎮東北部。地勢平坦、開闊,高差較小,地貌表現為黃泛河流地貌特征。潁淝村屬溫暖帶半濕潤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適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氣溫15.1℃,歷年最高氣溫41.4℃(1953年6月20日),歷年最低氣溫-20.4℃(1969年2月5日)。多年平均無霜期220天左右。平均降水量881.3mm(19542001年),平均蒸發量1604.2mm。全年主導風向為偏東風,年靜風頻率為11.7%,年平均風速2.7米/秒。

湯店周圍是灣地,受水,造成人員趕集不便,湯圩大財主湯子倫湯店經商戶湯瑞堯商討,把湯店集遷到湯圩,若有趕集人農副產品當天賣不掉,湯子倫一律包銷,潁州府濟北村有一古集,因湯氏人多,故稱湯店集,1944年更名湯店。解放后建湯店鄉人民政府,1958年公社化時撤,1961年建區劃社時成立湯店公社,同年劃屬鳳臺縣,1964年又歸屬潁上,1969年撤區并社,本社隨之撤銷。

1973年建湯店管理區,1979年建區劃社時恢復湯店公社原稱,1983年撤社改鄉,改為湯店鄉,1992年撤區并鄉仍為湯店鄉,1999年撤鄉設湯店鎮,改為湯店村委會,2007年隸屬于迪溝鎮。

湯店村有總戶數1320,總人口5285,11個村民小組,耕地面積5909,勞動力3327人,村干部數12,組干部數10人,黨員115人,村民代表124人。

楊莊村村位于潁上縣迪溝鎮中心地帶,全村總面積為7.5平方千米,1197戶,4934人,有耕地3618畝,轄9個自然莊,與迪溝生態園、動物園、謝橋煤礦相接壤。

近年來,楊莊村黨支部從文明創建入手,立足自身區位優勢,以農村黨組織建設為統領、以加強支部建設為目的、以服務人民群眾為核心、以村級經濟工作為重點,一步一個腳印狠抓支部建設。先后創立一批經濟實體,建成了近400平方米村辦公樓房、村農貿市場3個、醫療衛生服務室1所、非機動車存放處2處、綠化休閑廣場1處、道路建設8條,和諧支部初顯雛形,支部建設成果豐盈。目前,楊莊村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初步形成集旅游、休閑、居住、集貿為一體的和諧綜合性農村黨建示范村。

三河村有總戶數1667戶,人口5909人,有12個小組,耕地總面積6008畝。共有黨支部1個,黨員126名,入黨積極分子7名,團支部1個,團員105名。

近年來,三河村黨支部在鎮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堅持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全面貫徹黨的-精神,按照“五個好”村支部的創建標準,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農村政策,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積極開展了“五個好”村黨支部的建設,并取得了顯著成績。

迪溝鎮五岔村位于迪溝鎮東南部,面積約3200畝,總戶數900戶,人口約3800人,其中黨員81人,村干部7人。

五岔村是潁上縣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有潁上縣審計局下派干部1人,選聘生(省委組織部統一選拔的大學生村干部)1人。

五岔村屬于煤礦塌陷區,因謝橋煤礦開采所致地面嚴重塌陷,目前全村除彭海隊以外已經全部搬遷至迪溝鎮開發區,主要安置在開發區東市場、金華街、五樓小區、楊莊新村、盧圩新村,共安置群眾650戶,安置總人口約為3400人。

五岔村有耀迪服裝廠、裴燕蛋雞廠、楊玉肉雞廠、裴建云養豬廠等大型養殖廠,群眾安居樂業,生產生活井然有序。

五岔村是塌陷安置最早的村,也是分批最多的村,第五批村民安置房已建成,近期分房。

謝彭村地處濟河北岸,潁利路貫穿其中,全村原有16個自然莊,現拆遷開發區的有10個自然莊,老自然莊6個,轄18個村民小組總人口6198人,原有可耕地9236畝,由于受采煤塌陷無法耕種的5000余畝,現有可耕地4000多畝,全村總面積415平方公里,全村有隊干部18人,村干部7人現有總勞力3527人。其中男勞力1930人,女勞力1597人,黨員121人。

盧高村位于迪溝鎮西部,總戶數1291戶,人口5162人, 耕地總面積6739畝。共有黨支部1個,黨員85名,入黨積極分子5名,團支部1個,團員99名。近年來,村黨支部全面貫徹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和農村政策,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基層黨建工作,積極在組織建設、教育方式、活動載體、工作內容、運作體系等方面大膽探索、勇于實踐,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創新之路。

近年來,村支兩委班子以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根據上級政府關于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部署,緊密依靠群眾,扎實做好新農村建設各項工作,使我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鄉村道路完成硬化;50%農戶改廁并用上了和城市一樣的自來水;沼氣新增用戶50戶;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100%;60%以上的農戶修了兩層以上的樓房;手機網絡及電視信號和城區無異,村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村環境都得到了極大改善。村黨組織除在引導村民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長農民收入的實際工作中發揮著先鋒模范帶頭作用,還組織開展了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效果顯著。我村連續多年均是零刑事案件發生,零吸毒人員,零輟學率,無非法組織、宗教活動,無群體性-事件,干群關系非常融洽,全村基本形成一個和諧的大家庭。并多次獲得國家、省級榮譽:我村黨支部于08年榮獲安徽省“五個好”村級黨組織;2009年被公示為文明村鎮。一個文明、美麗、富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正在形成。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精品受辱视频在线看 | 婷婷六月综合缴 |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婷婷开心色四房播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