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里庵街道位于蜀山區東部,轄區面積3.33平方公里,總人口83564人,20893戶。管轄范圍東起環城西路和金寨路,南與黃山路毗鄰,北與長江西路接壤,西至合作化南路。轄區內業態豐富、人氣興旺,有安徽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安徽中醫學院等高等學府;有安醫附院、中醫附院、肺科醫院等一流醫療單位;有安徽移動公司、合肥電信公司、浦發銀行安徽省分行、銀保大廈等金融通信機構;有稻香樓賓館、安徽飯店、梅山飯店等高檔接待賓館;有梅山路餐飲一條街;有三里庵國購廣場家樂福商業集聚區;有合肥知名的老住宅小區西園新村,等等。 街道下設竹蔭里、龍河路、梅山路、績溪路、二里街、杏林六個社區黨組織(工作站)。本著“和諧社區、百姓網格”的人本理念,著力構建“街道-社區-片區-責任網格”四級網格化管理服務體系,通過劃分了21個片區、49個網格,貼近群眾、關注民情,實現精細化、動態化、科學化的服務,全面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平。 新區域,孕育著新機遇、新發展。2008年5月區劃調整后,三里庵街道趁勢而上,緊緊圍繞區委、區政府的決策部署,以“構建特色經濟板塊,打造三里庵大商圈”為第一要義,通過招商引資、項目推進,資源整合,加快樓宇經濟、總部經濟及現代服務業在本埠落戶的步伐。堅持“圍繞社區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依托駐地豐富的人文資源、環境資源、科教資源和商貿資源,著力打造“一居一品”特色街居,更好地促進轄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
稻香村街道位于蜀山區東南部,轄區范圍東到金寨路,西到合作化南路,南到金寨路與合作化路交匯處,北到黃山路,面積2.918平方公里,人口6.8萬人,街道下轄朝陽、黃山路、合作化南路、望江西路、金寨南路5個社區。轄區內有中科大西區、合肥學院、六十九中學等34個單位,百盛苑、印象西湖、安高城市天地等近10家高檔小區,黃金廣場、頤高數碼等多家成熟IT市場,并形成專業街區。雄厚的科教資源、適宜的人居環境、獨特的高新技術產業、豐富的三產服務業、便捷的交通優勢使街道成為商家投資興業必爭之地。 稻香村街道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緊緊圍繞建設“魅力蜀山”的工作目標,不斷強經濟、夯基礎、保民生、優環境,經濟和社會事務等工作均邁上了新臺階,先后榮獲安徽省依法行政街道、合肥市平安街道、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合肥市低保先進單位、合肥市物業管理先進單位、蜀山區優秀基層黨組織等多項榮譽。 |
琥珀街道位于蜀山區東北部,東瀕琥珀潭風景區,北鄰南淝河,西至合作化北路,南沿長江西路,面積3.5平方公里,人口7.5萬,區域內有琥珀山莊、翡翠園、翠竹園、奧林花園、國軒苑、康居時代家園等高檔住宅小區,以及1500平方米集市兩處,商服網點600余家。有安徽農業大學、安徽省公路勘探設計院、琥珀中學、省農科院蠶?蒲兴锐v地單位。轄區內景色宜人,人居環境優雅,科教氛圍濃郁,商網布局合理。全省最大的、具有徽派風格的琥珀精品古玩市場08年開門納客。琥珀潭流光溢彩,“琥珀流光”被譽為合肥市新十景之一,是集文化、商貿、旅游為一體的街道。 街道下轄六個社區(工作站):飛虹社區、安農社區、奧林花園社區、翠竹園社區、北苑村社區、琥珀潭社區。內設六科室一公司:黨政辦公室、財經發展科、綜合執法科、社會事務科、人口與計劃生育科、司法所、琥珀物業公司。街道黨工委下轄黨總支3個、黨支部15個、“兩新”組織4個,共有黨員783人。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開拓創新,以黨建促社建,大力發展區域經濟,注重社區民生服務,突出個性特色,使人與自然、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城市服務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欣欣向榮,街道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通過自身努力,先后獲得“全國創建精神文明城市示范點”、“全國青年文明社區”、“全國綠色街道”、“全國社區服務示范街道”、“全國商業示范社區”、“安徽省依法治理示范街道”、“安徽省先進體育社區”、“安徽省商業示范社區”、“安徽省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2008年,街道黨工委、辦事處與時俱進,大膽探索,提出“特色街區、靚麗城區、和諧社區”的“三區建設”發展規劃,打造“0、二線、一特”的琥珀商網,即圍繞古玩精品市場這一特色,提升品牌效應,以清溪東路、長江西路二線齊飛,大力發展“商鋪、樓宇、總部”經濟,以大潤發合肥店、官亭路小商品一條街、安農大學術交流中心三個點,全力推進街道經濟發展。目前,轄區內“鑫鵬、登云庭”等地標性項目正在建設中。琥珀人真誠的歡迎廣大有識之士來琥珀投資、發展,共劃琥珀發展新篇章。 |
南七街道位于合肥市蜀山區東南部,南至鐵路專用線與本區荷葉地、筆架山街道相鄰,西至懷寧路與本區井崗鎮相連,北到黃山路與本區西園街道相望,東至合作化南路與本區稻香村街道一路之隔,F轄區面積4.508平方公里,人口7.7萬余人。下轄丁崗、洪崗、新華、科企、丁香五個社區。轄區內有解放軍炮兵學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安徽省分行、省旅游學校、省路橋公司等多個中央、省、市單位和萬科、華潤、綠城、新華等多個高檔生活小區。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堅持以黨建為龍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緊緊圍繞區“兩個率先”目標,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先后榮獲“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全國社區服務示范街道”、“全省再就業先進單位”、 “合肥市雙擁模范先進街道”、“合肥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范街道”、“合肥市平安街道”、“合肥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合肥市爭創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城區先進街道”、“合肥市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合肥市衛生先進單位”、“合肥市城市低保工作先進單位”、首屆“合肥市文明街道”等榮譽稱號。 街道依托望潛路口、黃潛路口和黃合路口三大商業核心區建設,全力打造南七主題休閑商圈。特別是在望潛交口,規劃了六大高密度、高規格的商業組團,如今,位于路口東南角的大唐購物中心、樂購超市、左岸影城、伊賽特家居匯等已經開業;東北角的優德港匯廣場已經開工建設;西南角、西北角已完成初步規劃。南七正成為一片發展潛力巨大的投資熱土。 |
西園街道位于蜀山區中部,2008年5月區劃調整后轄區范圍:東至合作化南路與三里庵街道毗鄰,西達岳西路與井崗鎮交界,南到黃山路與南七街道相連,北到長江西路與五里墩街道交界。轄區面積3.431平方公里,人口41158人,下轄美虹、光明、安居苑、漢嘉、七里塘、岳西新村6個社居委;駐地單位有解放軍電子工程學院、省計生委、省消防總隊、市科技館等34家。街道辦事處現位于長江西路與潛山路交叉口。
街道地址:合肥市蜀山區潛山路418號
服務時間: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 公交路線:乘坐3路、22路、48路、51路、108路、232路、快速公交4號線到三十四中(長江西路)站牌下;105路、119路、113路、124路、518路到三十四中(潛山路)站牌下。 |
五里墩街道位于蜀山區中心地帶,縱貫蜀山南北,承接蜀山東西,轄區內有中電集團38所等科研院所10余家,科教人文氛圍濃厚,居民文明程度高;各級黨政機構、各類企事業單位、教學院校星羅棋布;人居環境優美,中高檔小區、商務樓宇鱗次櫛比;現代服務業發達,餐飲特色明顯,各類商業社區服務網點林立,是典型的科教文化商貿街道。 街道轄區轄區面積5.422平方公里,東到合作化南北路,西接岳西路、樊洼路,北臨南淝河,南至長江西路,人口4.1萬余人。下轄6個社區,包括:青陽路社區,清溪路社區,陳村路社區,團安村社區,家家景園社區以及最近成立的龍居社區。 街道黨工委下轄6個黨委,1個黨總支,24個黨支部,其中“兩新”黨組織11個,社會化管理黨支部2個,共有黨員近723人。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不斷加強街道社區黨建工作力度,積極探索創新,黨建工作始終堅持以街道黨工委為核心,社區黨組織為基礎,社區全體黨員為主體,社區各類基層黨組織共同參與的“三縱兩橫一帶”(三縱:社區黨組織、退管黨組織,“兩新”黨組織;兩橫:駐地單位黨組織、在職黨員;一帶:黨員的示范帶頭作用)的社區黨建工作新格局,努力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開創新時期基層黨建工作新局面,先后獲得了“合肥市六個好街道黨工委”、“合肥市黨建工作示范單位”等榮譽。 多年來,五里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始終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搶抓機遇,開拓創新,大力發展區域經濟,著力強化社區建設,切實提升城市管理服務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良好局面,使得五里墩街道經濟和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處于其蜀山區的領先位置。街道先后獲得,“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全國社區服務示范街道”、“全國商業示范社區”等殊榮。 |
荷葉地街道地處安徽省合肥政務文化新區的東部,傳說此地古為集鎮,四周河塘環抱,村民喜種蓮藕,逢盛夏荷 花盛放成一景致,后譽以“荷葉地里的集市”,久之地名稱“荷葉地”。轄區東起金寨路、合作化路,西與市政府大樓相鄰,南與經濟技術開發區交界,北至鐵路專用線,面積6.21平方公里,下轄綠怡居、金荷、嘉和苑三個社區,駐地單位有中鐵四局建筑公司、中鐵四局七公司、四方集團、皖西機械廠等大型企業集團,在冊人口4萬多人。隨著合肥市大發展、大建設的深入推進,荷葉地街道作為未來城市的核心區域地位進一步凸顯,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將以更高的起點、更高的標準、更優質的服務全力把街道打造成集文化、體育、商貿、旅游為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不僅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居民的文化品味和文化素質,而且增強了社區居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 社區建設
作為合肥市“141”城市空間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五年來,荷葉地街道在加速發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基礎設施先行,著力優化投資環境,用環境配套吸引投資,用文化 氛圍聚集人氣,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和發展的活力。配套設施齊全,文博中學、綠怡小學、嘉和苑小學、國際花都雙語藝術幼兒園、綠怡小金豆幼兒園等一大批教育設施起點高,硬件設施一流,奧體中心、賴少齊藝術館等文化體育設施的建成為居民健身娛樂提供了優良條件;日之惠、合家福、喜客多等大中型超市入駐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購物環境;即將投入使用的心腦血管醫院是一家三級甲等醫院,規格高;街道區位優勢明顯,轄區交通便利,在外部交通方面,轄區與西火車站僅五分鐘車程,與即將建成的新橋國際機場僅二十公里,與合肥南門高速公路網入口僅十分鐘車程。街道投入10多萬元在綠怡居東區社區廣場建成30米的社區文化長廊,長廊共由12塊長2.5米寬1.3米的不銹鋼框組成,社區將定期張貼各種文化活動信息及圖片,以此營造濃厚的社區文化氛圍。街道所轄綠怡居社區文化資源豐富,坐擁合肥賴少其藝術館,轄區有綠地藍海、蔚藍商務港等高檔寫字樓群,國際花都玫瑰苑、郁金苑、天香苑等高檔商住小區環繞其中。幾年來,街道從打造社區文化品牌著手,加大投入夯實基礎,強化教育提升素質,豐富活動營造氛圍,實現了以文化促和諧、以文化促發展的良好態勢。 - 文化建設
2007年以來,街道先后投入70多萬元用于社區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拿出綠怡中路27間門面房共600多平方作為社 區圖書室,社區書畫室、夕陽紅俱樂部、廬劇社、手工藝制作室等社區文化場所專用,購買了圖書、電器、音響等配套設施。為豐富社區老年人文化生活,街道在綠怡居小區中心位置建起300多平方的社區老年活動中心,開設棋牌室、健身室、音像室等六個活動室,活動中心現已成為社區老年人娛樂體閑的好去處。街道還按照小區內每2000平方設一處文體活動點標準,在綠怡居小區建了10多處文體健身點,并以賴少其藝術館文化廣場為中心,設置了3個文化活動示范點,帶動居民開展各種文體活動。街道以社區文化活動室、市民文明學校、社區老年學校等活動陣地為依托,積極組建各類文體團隊,先后成立綠怡居社區巾幗鑼鼓隊、腰鼓隊、綠怡廬劇團、手工編制隊、老年健身舞蹈隊、社區書畫協會等社區文體隊伍,還聘請專業教師定期指導,目前參加各種團隊的居民數超過300多人,在重大節日期間,社區文體隊伍經常開展一些群眾喜聞樂見文體活動。[1]。 |
筆架山街道成立于2004年4月,地處大蜀山東南、合肥市委市政府核心區、美麗的天鵝湖畔,轄區范圍東至潛山路,沿祁門路到懷寧路與荷葉地街道交界;南臨312國道,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肥西縣交界;西至合九鐵路合肥西站,與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交界;北至鐵路專用線,與井崗鎮、南七街道交界,轄區總面積7.11平方公里,人口約10.8萬人。街道內設黨政辦公室、財經發展科、社會事務科、人口和計劃生育科、綜合執法科和司法所6個科室,下設匯林閣、翠庭園、天鵝湖、文博苑、學林軒5個社區工作站。
近年來,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聚焦區位優勢,搶抓發展機遇,落實民計民生,堅持依法行政,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三個服務”體系(服務市委市政府、服務駐地企業、服務轄區群眾),傾力打造“政務文化、商務樓宇、生態人居、和諧首善”四型街區。曾獲得省級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省級計劃生育工作先進街道、省級社區教育先進街道、省級廉政文化建設示范街道、“捷幫”省級先進志愿者服務單位等多項省級榮譽,以及衛生先進單位、民防建設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近百項市、區級榮譽,有力推動了經濟和社會事業科學、協調發展。
政務文化之街。合肥市委、市政府等市級領導機關坐落于此,這里是全市新興的政務中心;在合肥新十景之一的美麗天鵝湖畔,中央人民日報社安徽分社、省出版集團、省報業大廈、省文博苑、市文廣中心、合肥大劇院、市文化藝術中心、市青少年活動中心、合肥新八中依次落成,這里是合肥先進的文化教育中心。街道扎實開展“三個服務”,以建立地區黨建聯誼會為載體,服務好市委市政府;以領導干部包聯項目責任制為抓手,服務好駐區企業;以黨群連心驛站、人大政協進社區為平臺,服務好居民群眾,已然形成了政事通達、人和業興的生態政治環境。
商務樓宇之街。聞名全市的五星級天鵝湖大酒店、五星級泓瑞金陵大酒店以及總商會大廈、安德大廈、宏源大廈、平安大廈等高檔商務樓宇吸引了一大批國內外知名企業總部全面入駐,省商務廳、中國聯通安徽分公司、省廣電中心等省直單位陸續遷入,轄區商氣、人氣、財氣日益聚集,“筆架山大商圈”逐步產生規模,三個社區商業圈、六條特色商業街匯集形成了商貿、購物、觀光、旅游、休閑多位一體的現代化新城區。
生態宜居之街。轄區儲蓄、郵政等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擁有10多條公交線路,與駱崗機場約30分鐘車程,15分鐘上312國道,5分鐘進火車西站,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天鵝湖、匡河景觀帶優美宜人,綠化、美化一流,被選入合肥新十景;香榭水都、岸上玫瑰、山水名城、水墨蘭庭、西湖花苑、頤園世家等一批現代化高檔小區星羅棋布,比翼爭輝。街道還發出了“和諧社會聯創、公益事業聯辦、生活環境聯建、文體活動聯誼、社區服務聯抓、轄區治安聯動”的“六聯”倡議,得到了省市級單位的響應和支持,并與市人民法院、市旅游局、市直機關工委、市婦幼保健院、省出版集團、省商務廳等26家單位結成共建對子,發揮他們的資源優勢為轄區群眾提供法律維權、醫療健康、政策指導、困難救助等多種服務,積極構建了一個大轄區、大街道的良好格局。
和諧首善之街。街道立足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的目標,結合街情實際,精心打造“捷幫”社區服務品牌,大力實施“為民服務、富民創業、育民素質、安民綜治”四大工程;“黨員之家、老年之家、婦女創業基地、青少年之家、托老室、文體娛樂室”六大平臺家喻戶曉,“壽星卡、巾幗卡、靈童卡、特群卡、連心卡”五卡特色服務深入人心,全力做到“迅捷幫扶,無所不及”;社區“廉政清風園”、“婚育新風園”、“社區文化園”、“全民健身園”和“法制宣傳長廊”、“梅蘭竹菊”等四園一廊被評全省一流;和諧建設軟件硬件全面升級,服務群眾步步深入,街道轄區正在展現一片和諧奮進的美好景象。 |
井崗鎮(原名蜀山鎮),位于合肥西大門,有著光榮的歷史。2003年區劃調整后,鎮域面積27.17平方公里,轄2個農業村、7個社居委、1個省級開發區(蜀山經濟開發區),人口7萬余人。井崗鎮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山色水景,美如圖畫,既是人文旅游勝地,又是休閑居家樂園。鎮域連接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政務文化新區、中國(合肥)科學城、蜀山新產業園區、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合肥通用機械研究院、省武警總隊、省邊防總隊等中央、省、市單位40多家座落其中。 “十一五”期間,井崗鎮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思路是: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圍繞實現大跨越、建設新井崗這一目標,抓住科學城建設和蜀山區實施“西進北優”戰略兩大機遇,突出“環境做美、產業做強、城區做精”三個重點,保持經濟總量擴張和結構升級、城鄉面貌改變和市民素質提高、強鎮和富民、加快發展和生態優化和四個同步,實現“富裕井崗、山水井崗、活力井崗、和諧井崗、文明井崗”建設五個跨越,努力把井崗鎮建設成為“美、強、精”的現代化山水城區。 到2010年,全鎮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億元,年均增長25%;稅收總規模達到4.2億元,年均增長25%;全社會固定資產累計達到107億元,年均增長25%;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8500元,年均增長10%以上。 地質 土地承載力在2.5~2.8kg/cm之間,地下巖石埋深1015米,為第三紀紅砂巖,無明顯地下河道,無地質斷層。 區位 井崗鎮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分水嶺南側,東經117o10’北緯31o50’。 氣候 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平均氣溫15.7o,無霜期226天左右。 設施(水、電、氣、通訊) 鎮內供電、供水、通訊等設施完善,功能齊全。 交通 312國道、合寧、合淮阜(高速);合九線、寧西、滬漢蓉(鐵路)貫穿鎮域,交通十分便利。驅車到南京僅有2個小時,到上海僅5個小時,到合肥駱崗機場約需20分鐘,到合肥西站僅10分鐘,是合肥市西部最重要的人流、物流集散地。 |
2013年8月,省民政廳批復同意合肥市蜀山區與肥西縣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將肥西縣小廟鎮整建制劃歸蜀山區管轄。
肥西縣小廟鎮位于安徽省會合肥市西郊,系肥西縣重鎮,鄉鎮區劃調整之后,面積198.34平方公里,轄29個村、1個居委會、5個管委會,7.8萬人口,鎮行政中心區3.5平方公里。 小廟鎮環境優美,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基礎設施完善,集貿市場繁榮,交通便捷,水源豐富,電力充沛;通訊設施先進,程控電話網絡狀分布,移動、聯通高強度覆蓋;有凈化自來水、有線電視和寬帶網;金融、保險、醫療等機構完善。餐飲服務業更有享譽省內外的農家樂餐飲 “王拐崗土菜一條街”。 小廟鎮區位優勢明顯。東與合肥市科學城、蜀山區零距離相接,離高新技術開發區、合肥政務文化新區和已建成的合肥大學城不足5公里,緊倚風景秀麗的廬州第一山——大蜀山,西鄰淮軍故里圩堡群:臺灣首任巡撫劉銘傳故居劉老圩、兩廣總督張樹聲故居張老圩等3.5公里,南倚國家級森林公園紫蓬山風景區,北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僅2公里。小廟鎮交通條件優越,合肥市29路公交車直達鎮行政中心區,312國道、合武鐵路、寧西鐵路、正在建設之中的合六高速、省道上小路、小高路等穿境而過,互相交匯。合肥市供水主渠道淠史杭總干渠橫跨鎮東西,流向董鋪水庫。 在這充滿希望的熱土上,肥西縣小廟鎮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創造了輝煌的成果。在縣委、縣0的正確領導下,鎮委、鎮0團結帶領全鎮人民,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縣委、縣0提出的“全省創一流、全國爭百強”目標,抓住機遇發展,迎著挑戰奮進,0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新成就。2004年6月小廟鎮被評為“全市信訪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3月被評為“目標管理優秀鄉鎮”、“農業六大特色產業帶建設優秀鄉鎮”和“動物防疫工作先進單位”,2006年3月被合肥市0評為“合肥市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先進集體”,2005年7月小廟鎮黨委被合肥市委評為“‘五個好’鄉鎮黨委”,2006年又被評為“省先進基層黨組織”。 展望未來,我們小廟鎮黨委、0將以最實際的行動,帶領為小廟鎮人民的幸福生活開創一片美好的藍天,小廟鎮7.8萬人民將用勤勞的雙手描繪更加燦爛的明天!。在黨指引的康莊大道上,一個生機勃勃的肥西縣小廟鎮,一個欣欣向榮的肥西縣小廟鎮,一定會展現在世人面前。我們熱忱歡迎國內外朋友前來投資興業,合作開發!.。 |
因其位于蜀山區,是為提高工業化的集約強度、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功能布局,通過行政手段劃出的一塊區域,故得名。1992年成立的,成立之初,在蜀鑫路上辦公,名稱是蜀山工業園區,1993年,從聯發大廈搬至希望路15號,名稱是蜀山經濟開發區。 蜀山新產業園區位于安徽合肥市蜀山區。下轄: 340104400001111仰橋社區居委會 340104400002111田埠社區居委會 340104400003111立新社區居委會 340104400004111衛星社區居委會 340104400200111鄧店村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