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全縣轄鎮,縣府駐地。清為天全州治所,1938年并上、下街鄉置城廂鎮,1958年更名城關鎮,1981年復城廂鎮。位于縣境東部。面積15平方公里,人口2萬。國道318線與縣道形成網絡連通各鄉鎮。轄東城、北城、黃銅、沙壩、白石、十里、西城7個村委會和東城、正西、新民、西城4個居委會。鄉鎮企業有采礦、石材和木材加工、水泥、水電、建筑及運輸等。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城西街口有古禁門關隘,原西康省主席……。 |
天全縣轄鎮。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1942年設始陽鄉,1968年置鎮。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7.8公里。面積10平方公里,人口1萬。國道318線過境。轄新村、興中、新民、光榮、蕩村5個村委會和始陽居委會。鄉鎮企業有石材加工、水電、汽車修理、運輸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1935年紅四方面曾在此建立蘇維埃政權。著名經濟學家胡寄窗出生于此。.……。 |
天全縣轄鄉。1913年置仁義鄉,1942年改永興鄉,1958年建公社,1981年更名仁義公社,1983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7公里。面積26平方公里,人口0.7萬。天(全)蘆(山)公路縱貫境內。轄永興、程家窩、李家、石橋、巖峰、溪口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采礦、糧食加工及運輸等業。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特產水稻珍品香秈(俗稱香谷米),相傳為古代“貢米”。.2019年,撤銷仁義鄉和老……。 |
新場鎮,據傳境域古為兵家必爭之地,履遭兵禍,后新建集市,故名新場即為新建的場鎮。清成豐八年(1858年),新場鎮境域屬和源鄉忠義村。民國二年(1913年),改忠義鄉。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改名新場鄉。1952年,改新場區公所。1958年,改新場公社。1984年,公社改鄉。2006年,前陽鄉并入。2019年12月11日,撤銷新場鄉,設立新場鎮,將原新場鄉和興業鄉馬子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場鎮管轄……。 |
天全縣轄鄉。清咸豐時屬和源鄉,1913年屬玉宜鄉,1942年置思經鄉,1958年建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5.1公里。面積27平方公里,人口0.6萬。天全至大河公路過境。轄思經、民主、馬渡、新政、百家、進步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采礦、水電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子。盛產茶葉,為縣茶葉生產基地之一。.2019年,撤銷思經鄉和魚泉鄉,設立思經鎮,以原思經鄉和原魚泉鄉所屬……。 |
天全縣轄鄉。1951年置安樂、樂英兩鄉,1954年合并為安樂鄉,1958年建公社,1981年更名樂英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1.2公里。面積41平方公里,人口1.1萬。天全至滎經公路過境。轄安樂、姜家壩、仁義、幸福、愛國、王家營、鹽店、樂壩、群山、石家10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采礦、石材加工、化工及運輸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子。.……。 |
天全縣轄鄉。1942年置小河鄉,1958年屬沙坪公社,1980年析置小河公社,1983年復小河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6.5公里。面積342平方公里,人口0.5萬。白沙河林區公路過境。轄順河、秋豐、關家、曙光、龍門5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采礦、石材加工、水電、運輸等業為主。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子。特產牛膝、獼猴桃、薇菜。.2019年,撤銷小河鄉,設立小河鎮,以原小河鄉和原紫石鄉紫石關村7……。 |
天全縣轄鄉。1913年置忠容鄉,1942并入永盛鄉,1951年由永盛鄉析出置新華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2.6公里。面積20平方公里,人口0.4萬。天(全)新(華)公路過境。轄永安、孝廉、落靄、下冷、新華、河堰6個村委會。鄉鎮企業有榨油、水電、糧食加工、磚瓦、運輸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油菜子,盛產蘋果、甘蔗、花生。.……。 |
天全縣轄鄉。1942年置興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5.3公里。面積37平方公里,人口0.5萬。天全至滎經公路和天全至銅廠公路在此交會。轄峽口、隴窩、大深、馬子、羅李、羅家、甘營7個村委會。境內芒硝、煤、石膏等礦產資源豐富。鄉鎮企業有采礦、芒硝加工、糧食加工等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小麥、豆類、油菜子,盛產茶葉。.……。 |
因境內有喇叭河風景區而得名。2019年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雅安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復(川府民政〔2019〕14號):撤銷紫石鄉和兩路鄉,設立喇叭河鎮,以原紫石鄉紫石關村1至6組,新地頭村、小仁煙村、大仁煙村和原兩路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喇叭河鎮的行政區域,喇叭河鎮人民政府駐紫石關村4組7號。2019年,撤銷紫石鄉和兩路鄉,設立喇叭河鎮,以原紫石鄉紫石關村1至6組,新地頭村、小仁煙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