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為西外鎮五里店村。 2006年撤銷西外鎮五里店村1、2、3村民小組建置,設立新錦社區居民委員會,保留西外鎮五里店村4、5、6、7、8、9村民小組建置。 2019年12月為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新錦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76年前名為達縣西外公社2大隊,1976年設市后,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鄉2大隊,1982年更名為柏林口村,2006年更名為柏林口社區,2019年12月更名為鳳西街道柏林口社區。 |
1976年前為達縣西外公社8大隊,1982年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鄉高峰洞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高峰洞村,2006年設立高峰洞社區,2019年12月更名為鳳西街道高峰洞社區。 |
1976年前名為達縣西外公社10大隊,1976年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鄉10大隊,1982年更名為白廟村,1999年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白廟村。 2006年設立白廟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為鳳西街道白廟社區。 |
1976年為達縣市西外公社14大隊,1982年為達縣市西外鄉蒲家嘴村,1983年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鎮蒲家嘴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蒲家嘴村,1999年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蒲家嘴村。 2006年設立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蒲家嘴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設立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蒲家嘴社區居民委員會。 |
解放前為西外鄉第7保,建國后為西外鄉7村,1961年為達縣西外公社7大隊,1982年命名達縣市西外鄉石蓮花大隊,1983年撤鄉建鎮改為達縣市西外鎮石蓮花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石蓮花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石蓮花村。 2019年12月30日正式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石蓮花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52年置邱家鄉,轄6村,鄉政府設在邱家店,1956年并入西外鄉,1958年改為第6耕作區,1959年為6管理區,1961年為達縣西外公社6大隊,1982年命名達縣市西外鄉邱家大隊,1983年撤鄉建鎮改為達縣市西外鎮邱家店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邱家店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邱家店村。 而后根據區府函[2006]104號文件精神撤銷西外鎮邱家店村建置,相應設立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邱家店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設立鳳西街道辦事處邱家店社區,沿用至今。 |
民國29年前屬獨立3保,后為西外鄉6保,民國36年為4保,建國初為4村,1952年為邱家鄉2村,1956年改為西外鄉4村,1958為6耕作區,1959年為6管理區,1961年為達縣西外公社6大隊,1982年命名達縣市長嶺大隊,1983年撤鄉建鎮后命名為達縣市西外鎮長嶺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長嶺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長嶺村。 2019年12月30日設立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辦事處長嶺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76年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鄉9大隊,1982年為達縣市西外鄉五里店村,1983年為達縣市西外鎮五里店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五里店村,1999年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五里店村。 2006年改設為五里店社區居民委員會2019年12月更名為鳳西街道五里店社區。 |
2005年由柏林口村1、4組及其轄區單位成立柏閣社區,是西外鎮最早成立的一個社區。 社區成立之初為場鎮社區,隨著城市的快速發展以及襄渝二線等重點建設征占用土地后,為適應社區發展,2012年納入城市社區管理,沿用至今。 2019年12月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柏閣社區。 |
民國末年為西外11保,建國后置為11村,1952年為閣溪鄉1村,1956年劃為河市鄉2村,1983年又為西外鄉西河村,2006年更名為西河社區。 2019年12月設立達州市通川區鳳西街道西河社區居民委員會。 |
民國末年為河市鄉2保,建國后為4村,1956年建立合作社為達縣第一個農業高級社,1958年改為第7耕作區,1961年為河市鄉8大隊,1982年為龍家廟大隊,1983年劃歸西外鄉改為龍家廟村,撤鄉建鎮后更名為達縣市西外鎮龍家廟村,1993年更名為達川市西外鎮龍家廟村,1999年設立地級市,更名為達州市通川區西外鎮龍家廟村,2019年更名為通川區鳳西街道龍家廟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