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坡渡村和長塝村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8年公社化后,建坡渡管理區,坡渡村建立坡渡大隊。 長塝村建立長塝大隊。 1963年納回龍管理區為坡渡公社,隸屬獅溪區。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坡渡公社改為坡渡鄉,隸屬于羊磴區。 1992年,桐梓縣實行撤區建鎮并鄉,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坡渡村和長塝村合并建立坡渡村。 2017年,桐梓縣實施“村改居”,撤銷坡渡村村民委員會設立坡渡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50年,木人臺村和田灣村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8年公社化后,建坡渡管理區,木人臺村建立莫人臺大隊。 田灣村建立田彎大隊。 1963年納回龍管理區為坡渡公社,隸屬獅溪區。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坡渡公社改為坡渡鄉,隸屬于羊磴區。 莫人臺大隊改為木人臺村,田彎大隊改為田灣村,隸屬于坡渡鄉。 1992年,桐梓縣實行建鎮并鄉撤區,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木人臺村和田灣村合并建立木人臺村。 2020年,桐梓縣實施“村改居”,撤銷木人臺村村民委員會設立木人臺社區居民委員會。 |
1950年,回龍、龍井、田埡村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8年公社化后,建坡渡管理區,回龍村建立回龍大隊。 龍井村建立聯盟大隊。 田埡村建立田埡大隊。 1963年納回龍管理區為坡渡公社,隸屬獅溪區。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坡渡公社改為坡渡鄉,隸屬于羊磴區。 回龍大隊改為回龍村,聯盟大隊改為龍井村,田埡大隊改為田埡村,隸屬于坡渡鄉。 1992年,桐梓縣實行撤區建鎮并鄉,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回龍、龍井、田埡村合并建立田埡村。 |
1953年建林紫鄉,林紫、興隆、大坪、聯豐村同屬林紫鄉,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8年為林紫管理區,林紫村建立林紫大隊。 興隆村建立興隆大隊。 大坪村建立大坪大隊。 聯豐村建立聯豐大隊。 1962年管理區建林紫公社,隸屬獅溪區。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林紫公社改為林紫鄉,隸屬于羊磴區。 林紫大隊改為林紫村,隸屬于林紫鄉。 1992年,桐梓縣實行撤區建鎮并鄉,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林紫、興隆、大坪、聯豐村合并建立林紫村。 |
1950年酒店、柏香、桐梓元村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6年,合并桐元、高粱兩個鄉為桐元鄉,酒店、柏香、桐梓元村同屬桐元鄉。 1958年公社化后,撤羊磴區,桐元鄉隨木瓜、水銀等鄉歸松坎區管轄,酒店村建立光明大隊。 柏香村建立柏香大隊。 桐梓元村建立桐梓元大隊。 1963年撤管理區建桐元公社。 1966年撤桐元公社建置,將所轄光明、柏香兩個大隊劃歸木瓜公社。 桐梓元大隊劃歸坡渡公社。 1977年恢復桐元公社建置。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桐元公社改為桐元鄉,隸屬松坎區。 光明大隊改為酒店村,隸屬于桐元鄉。 1992年,桐梓縣實行撤區建鎮并鄉,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民組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酒店、柏香、桐梓元村合并建立酒店坎村。 |
1950年,高臺子村和半臺村隸屬九區,駐羊磴。 1955年,改各區數序稱謂,冠以區駐地地名,九區稱羊磴區。 1956年,合并桐元、高粱兩個鄉為桐元鄉,高臺村和半臺村同屬桐元鄉。 1958年公社化后,撤羊磴區,桐元鄉隨木瓜、水銀等鄉歸松坎區管轄,高臺村建立火箭大隊。 半臺村建立建新大隊。 1963年撤管理區建桐元公社。 1966年撤桐元公社建置,將所轄火箭、建新兩個大隊劃歸坡渡公社。 1977年恢復桐元公社建置。 1984年調整體制,并區設鄉鎮,桐元公社改為桐元鄉,隸屬松坎區。 火箭大隊改為高臺村,建新大隊改為半臺村,隸屬于桐元鄉。 1992年,桐梓縣實行撤區建鎮并鄉,坡渡鄉、桐元鄉和林紫部分村合并建立坡渡鎮,駐地坡渡河。 2003年,根據省、市要求,實施合村并組,高臺村和半臺村合并建立高臺子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