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威遠縣龍會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威遠縣龍會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據傳此地河流中曾有鳥龍相斗,后百姓在此聚居,形成集市,取名龍會場,社區借此名為名。1987年3月建立龍會場居民委員會。

2003年更名為龍會場社區居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威遠縣龍會鎮龍會場社區位于龍會鎮東南方,街道全長約2600米,占地約1.5公頃,相鄰龍會村,政權村,郭林村,互助村。有戶籍居民1896人,7個居民小組,有黨員96人,4個黨小組,其中大部份居民系退休人員,以養老保險為主。

清光緒二年建場,附近多為李姓人家居住,故名李家場,社區借此為名。1992年10月建立李家場居民委員會。

2003年更名為李家場社區居民委員會,并沿用至今。

威遠縣龍會鎮李家場社區位于龍會鎮西北方,街道全長1000米,占地約80畝,是原來的鄉政府所在地,相鄰高灣村,麻柳村。有戶籍居民471人,3個居民小組,有黨員30人,二個黨小組,其中大部份居民系農村占地農民,以農業為主。

楊嶺村位于威遠縣東部龍會鎮南部,距縣城10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4公里,東鄰龍會鎮龍會村,南界曉陽村,西連嚴陵鎮建立村,北與高石鎮藍田村相鄰,轄區幅員面積5.3127平方公里,總戶數1162戶,總人口3224人,17個村民小組,現有低保戶51人,特困供養人員38人。殘疾人口123人,F有黨員103名,村黨委1個,村支委3個。本村耕地3060畝,其中水田1244畝,旱地1816畝,以種植、養殖為主。

壩上村位于龍會鎮西南方約8公里,東臨龍會鎮曉陽村、南臨威遠縣界牌鎮賈山村、橋凼村交界。西臨威遠縣嚴陵鎮食豐村交界。北鄰嚴陵鎮新塘村交界。轄區面積約5.3平方公里,16個村民小組,總戶數973戶,總人口數2776人。現有黨員77名,黨小組3個。本村耕地4294畝,田面積1986畝,土面積2308畝,(其中包括退耕還林898畝。)全村16個社已全覆蓋安通天然氣、自來水、寬帶。村主要產業以種殖、生豬、雞、鴨、羊,麻竹、為主要發展產業。

曉陽村位于龍會鎮西南方向,東靠本鎮龍會村,西與窯灣村交界,北與楊嶺交界,南與共同村交界,轄區幅員面積5.1平方公里,總戶數930戶,總人口2642人,18個村民小組,現有低保 39 戶 48人;特困供養人員 39 人;殘疾人口 90 人;貧困戶53戶,共87人已經全部脫貧,高鐵占地400余畝,拆遷房屋49戶,農轉非安置名額221人,現有黨員79名,其中預備黨員一名,黨支部兩個,本村耕地3172畝,糧油,養殖為我村主導產業。

威遠縣龍會鎮互助村距離縣城區15公里,內宜高速公路24公里,距龍會場鎮2公里,全村幅員面積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46.4畝,現有桑樹種植1600畝,發展果桑500余畝。轄16個村民小組?倯魯1209戶,人口3369人。全村16個社已全覆蓋安通天然氣、自來水、寬帶。村主導產業以蠶桑、果桑、大頭蓋菇、生豬、雞、鴨、羊為主要發展產業。

龍會村在2020年由原龍會村、原郭林村和原政權村合并,合并后的新村命名為龍會村,F在龍會村為龍會鎮場鎮村,繞場鎮一周,依托蠶桑、果木、蔬菜等資源。龍會村位于威遠縣東部,距縣城15公里、圍繞龍會鎮鎮政府及龍會場社區、地處丘陵地帶,平均海拔高度280米。水、電、氣、寬帶全覆蓋。轄區面積6.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037.57畝;龍會河橫穿龍會村約7公里長,形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全村公路總長為24.68公里,生活道18.32公里,目前已實現公路硬化里程18.32公里。共有27個村民小組、1788戶4567人,其中男性2330人、女性2237人,常住人口2332人,其中60歲及以上1047人,占44.9%;青壯年勞動力847人,占36.3%;16歲及以下438人,占18.8%。外出流動人口2335人,占全村人口51%,脫貧戶82戶166人。

新花村位于龍會鎮東部,距縣城15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1.5公里,東鄰鳳金山村,南界龍會村,西連互助村,北與久安村相連。有11個村民小組、508戶1543人,現有黨員41名,其中一個預備黨員,黨支部一個,本村耕地2059.7畝,其中水田726.57畝,旱地1333.13畝,桉樹種植面積70.3畝,桑樹種植235余畝。

威遠縣龍會鎮共同村位于龍會鎮西南方,本村距離威遠縣城17公里,距離龍會鎮政府3公里,東鄰龍會鎮龍會村,南界龍會鎮曉陽村,西連界牌鎮賈山村,北與東聯鎮佛爾崖村相連,全村公路硬化10.78公;里,轄區幅員面積約4.04平方公里,總戶數1011戶,總人口數3008人,16個村民小組,F有黨員104名,黨支部3個。本村耕地2815畝,其中水田面積1323畝,土地面積1492畝,麻竹面積629.17畝,以麻竹、水稻、玉米、畜牧養殖為支柱產業,種植面積1546余畝。

高灣村位于威遠縣東部,龍會鎮東南部,距縣城13.8公里,距離鎮政府所在地5.2公里,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地處高山地帶,地形多淺丘,平均海拔高度355米,其中最低海拔高度為120米。全村土地總面積5.2平方公里,水、電、氣、寬帶全覆蓋。耕地4144畝,其中水田1632畝,旱地2512畝,轄區內有月合水庫1座,面積100余畝,堰塘20口,25度以上坡耕地400余畝。全村實現公路“戶戶通”,公路硬化里程18.3公里,未硬化里程14.5公里。共有23個村民小組、1401戶3815人,其中男性2030人、女性1785人,常住人口2099人,其中60歲及以上1092人,占28.6%;青壯年勞動力1258人,占33%;16歲及以下425人,占11.1%。外出流動人口1716人,占全村人口45%,主要流向廣東省、江蘇省,成都市從事行業主要為制造加工業和建筑業。近年返鄉回流人口約110人左右,回流原因主要是照顧父母子女,主要從事的工作是服務業和建筑業。目前勞動力缺乏,80-89歲高齡老人81名,90-99歲高齡老人16名。全村脫貧戶134戶405人,其中監測戶3戶10人(脫貧不穩定戶1戶2人,突發嚴重困難戶1戶6人,邊緣易致貧戶1戶2人),低保戶59戶78人,五保戶42人。全村人均收入13000余元,集體經濟收入10.2萬元。目前,高灣村產業發展相對滯后,現土地流轉1300畝,主要用于柑橘、檸檬、苗木種植,其余種植業大多為農戶零散種植水稻、玉米、油菜,養殖業有豬、羊、雞、鴨等家禽散養。

威遠縣龍會鎮麻柳村位于龍會鎮北緯29°32"52',東經104°48"21',距鎮政府6公里,全村面積2.2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2400余畝,全村共有11個村民小組,共有835戶,戶籍人口2283人,在家945人,外出1338人,黨員58人,下設2個黨小組。全村特困人員共43人,其中分散供養40人,集中供養3人(均在敬老院);殘疾89人;低保人員24人。黨員活動室1間、衛生室1所,文化室1間。全村已全覆蓋安通天然氣、自來水、寬帶。本村以種養植為主導產業,主要農產品為:水稻、玉米、油菜、良種蠶豆等,經濟作物主要為蔬菜,核桃、柑橘等。養殖業為生豬、養魚、蝦,泥鰍。

久安村位于龍會鎮東北方向,東靠本鎮尹家村,西與高石鎮群建村交界,轄區幅員面積5.15平方公里,本村耕地3033畝,其中水田1098畝,旱地1935畝。本村共13個村民小組,黨員70名。總戶數1039戶,總人口2829人。脫貧人口45戶106人,監測戶2戶8人。主要產業為春見、不知火、大雅、愛媛、砂糖桔、金桔、花椒、麻竹和蠶桑,種植面積500余畝。村上有集體經濟、文化室1間、衛生室2間、村級硬化道路3公里、村域內通廣電、移動、電信網絡。

威遠縣龍會鎮尹家村位于龍會鎮邊部,距鎮政府9公里,全村面積2平方公里,土地總面積2800余畝,其中退耕還林200余畝,田700余畝,全村共有9個村民小組,共有702戶,總人口1890,農業人口1890人,在家1034人,外出856人,黨員57人,3個黨小組,黨員活動室1所、衛生室1所,文化室1所。全村已全覆蓋安通天然氣、自來水、寬帶。全村以種養植為主導產業,以務工為支撐。主要農產品為:水稻、玉米、油菜等,經濟作物主要為蔬菜。養殖業為生豬、養魚、泥鰍。

五皇村位于龍會鎮東北方向,東靠東聯鎮,西靠麻柳村,南靠高灣村,北靠尹家村,總戶數679戶,總人口1998人,10個村民小組,現有低保30戶37人,特困供養人員21人。殘疾人口1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96戶302人。現有黨員62名,其中1個預備黨員,黨支部兩個,本村耕地2300.6畝,其中圣核集團承包167畝,以傳統種植糧食、蔬菜、畜禽、等為主要發展產業。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久久中文字幕永久第一页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精品2020 |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隔壁老王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一男人 | 一本中文在线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