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地產開發,大量居民入住,為便于管理,于2018年新設梁野社區,屬城廂鎮管理。 |
因地產開發,大量居民入住,為便于管理,于2018年新設香樟社區,屬城廂鎮管理。 |
因地產開發,大量居民入住,為便于管理,于2018年新設碧水社區,屬城廂鎮管理。 |
民國時期稱南興保,建國初叫南興村,1956年與始通合為南通鄉,均屬城廂區。 1958年成立南通大隊,屬城關公社,同時析出靈通大隊。 1961年屬城郊公社,1978年析出原始通幾個自然村,成立始通大隊。 1983年屬城廂公社。 1984年成立南通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靈通保,建國初與始興合為始通村。 1956年又與南興合為南通鄉,均屬城廂區。 1958年公社化后,從南通析出,成立靈通大隊,屬城關公社,1961年屬城郊公社,1965年又歸城關公社,1983年屬城廂公社。 1984年成立靈通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始通保,屬城廂鎮,建國初期和靈通合為始通村,1956年又與南興合為南通鄉,均屬城廂區,1958年公社化時為南通大隊,隸屬城關公社。 1961年屬城郊公社,1978年從南通大隊析出為始通大隊,仍屬城關公社,1983年屬城廂公社,1984年成立始通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屬溪東保,建國后屬興東村,1958年為興東大隊,1984年從興東大隊析出成立上東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村西有一條溪,故稱溪東。 民國時期稱溪東保,隸屬城廂鎮。 建國初為溪東村,1952年改為溪東鄉,均屬城廂區,1958年稱興東大隊,屬城關公社,1961年屬城郊分社,1965年又并入城關公社,1983年城廂公社。 1984年興東大隊分別成立上東、下東兩個村委會。 本村地處南部下游故稱下東,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凹坑保,屬城廂鎮,建國初設凹坑村,1952年為凹坑鄉,均屬城廂區,1958年屬城關鎮,公社化時設凹坑大隊,先后屬城郊、城關公社。 1983年屬城廂公社,1984年成立凹坑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建國初設汾忠村,1952年為汾忠鄉,均屬城廂區。 1958年,撤區并鄉時,合文溪及中和鄉的新埔社為汾忠鄉。 公社化后,拆為汾水、金橋、文溪、載文等大隊。 先后隸屬城關和城郊公社。 1983年屬城廂公社,1984年成立汾水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在民國時期為長黃保,屬中山鄉。 建國初,屬中山太平村,1952年太平村析出,設長居鄉。 1958年公社化時設長居大隊,屬城關公社。 1984年成立長居村委會,屬城廂鄉,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黃溪保,屬城廂鎮,建國初,與載文合為文溪村,1952年稱文溪鄉,均屬城廂區。 1958年屬汾忠鄉,公社化時,設文溪大隊,屬城關公社。 1963年礤文析出另立大隊,1984年成立文溪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65年,由十方公社新埔大隊,城關公社金將大隊和文溪大隊的東進坑和仁科橋合并成立的大隊,屬城廂鄉,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時期設載文保,屬城廂鎮,建國初,與黃溪合為文溪鄉,1958年公社化時為文溪大隊。 1961年從文溪大隊拆出,成立載文大隊,屬城關公社,1983年屬城廂公社。 1984年成立載文村委會屬城廂鄉,村委會駐蛇埂上,地名沿用至今。 |
民國初期,屬城區,后來成立東崗保,先后屬萬東鄉和城廂鎮,建國初合東團、云礤稱東云村;1952年析出成立東崗鄉;1956年再次合并;均屬城廂區;1958年撤區并鄉時屬萬安鄉,公社化時設東崗大隊,先后屬城郊、城關公社;1960年合東云稱東風大隊,1972年又分設東崗大隊,1983年屬城廂公社;1984年成立東崗村委會,屬城廂鎮,地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