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有一座橫跨京杭運河的古橋--荊山橋。1992年,在當地設立徐州經濟開發區,取“荊山橋”諧音命名為“金山橋開發區”,寓意開發區架起經濟發展的金橋。 |
因轄區內有東三環路穿過,因地處徐州市東三環路兩側而得名,故稱東環街道。 |
1620年,黃姓人遷徙鳳凰山(又名落鳳坡,今小黃山村北山)南坡定居,繁衍生息,后又分支到荊山一帶生活。到清朝時期,有黃姓一人被封為將軍,并將“鳳凰山”改名“小黃山”。大黃山村后有一座山也叫鳳凰山,因其比“小黃山”高,而改名“大黃山”,后隨時代變遷逐漸形成大黃山鄉,大黃山鎮到現在大黃山街道。 |
據傳,街道轄區內,史上曾有一座宏偉的廟宇,建于唐太宗年間,明末時仍香火鼎盛,故名大廟。 |
原為“三八河”與房亭河的交匯處,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此地規劃建設公園景區,開挖形成小型湖泊,命名為金龍湖。寓意開發區經濟發展如金龍騰飛。 |
鎮政府駐地徐莊,因徐姓建莊始居得名。村莊、鄉鎮使用駐地村莊命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