枝江市百里洲鎮位于長江中游荊江段首段,是萬里長江第一大江心洲,因環江堤防長74公里,合百余華里,故得名百里洲。1955年成立百里洲區,后多次變更,1998年撤鄉建鎮,版圖面積213平方公里,現轄41個村(居)委會,常住人口近10萬。百里洲鎮區位優越,北與枝江城區相望,西距三峽大壩70公里,三峽機場30公里,東距武漢250公里。境內有3個汽渡碼頭、1個快艇碼頭和35個客貨營運點,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 |
安福寺鎮地處宜昌市東郊,既是千年古鎮、歷史名鎮,又是湖北省中心鎮、全國建設重點鎮。全鎮轄25個行政村121個村民小組,3個社區居委會,5.1萬人,行政面積223平方公里,是枝江市行政面積最大的鄉鎮。區位優越、交通便捷。西距世界水電之都——宜昌市中心僅30公里,是宜昌市東郊第一鎮,宜(昌)黃(石)高速公路橫貫鎮域東西,在安福寺集鎮設有道口;雅(鵲嶺)來(鳳)省級公路穿越集鎮中心,距10公里與318國……。 |
仙女鎮區位優越,位于宜黃高速公路枝江道口處,東鄰荊州,西連宜昌,瀕臨萬里長江,緊靠焦枝柳鐵路,交通便捷,四通八達。全鎮國土面積171平方公里,現轄22個村8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5206人。全年實現工農業總產值3.7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2.7億元,農業總產值1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0萬元,財政收入931萬元,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6254萬元,農民人平純收入達到2975元。近幾年,仙女鎮經……。 |
“問安”歷史悠久,據傳說,三千年前有一個姓朱的寡婦,原住關廟山(原名叫“紅安寺”),由于經常發生火災,遷居于此,建立一座小廟,取名為“萬安寺”(萬事平安之稱)。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相爭,劉備于襄樊新野戰敗。義弟關羽千里單騎護送皇嫂“甘、糜”夫人轉移,從襄樊新野出發路經草埠湖,來到“萬安寺”(現在的問安),關羽每半個月都來向“甘、糜”夫人問安。后人為紀念關羽的“忠心”重修廟宇,把“萬安寺”改名為“問……。 |
枝江市董市鎮是一座距今已有1700年歷史的文明古鎮,公元220年名董灘潮,三國時期,蜀將魏延駐守此地改為董灘口,是蜀漢中郎將董和故里,后因商賈云集,半于邑城,遂而演變為董市。董市鎮位于枝江城西3公里,區位優越,交通便利。現有5.5萬人,145.4平方公里面積,轄24個行政村,2個社區居委會,耕地面積6.7萬畝。是枝江市中等城市規劃的三個中心區之一,是枝江城區發展的重點區域,是宜昌市工業重鎮、湖北省……。 |
枝江市七星臺鎮位天江漢平原西緣,與古城荊州隔河相望,是宜昌市的東大門,享有“湖北大蒜鎮”、“三峽油脂城”之美譽。全鎮總面積13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畝,人口5萬人。歷史淵遠流長相傳明朝初期,七個書生同船赴考忽遇狂風大作,遂避難一起江邊高臺。后傳這七個書生乃“七個星宿下凡”,故得名“七星臺”。地理條件優越長江黃金水道旁鎮東去,318國道、漢宜(武漢--宜昌)高速公路穿鎮而過,西距宜昌市60公里,三……。 |
長江出夷陵東走三十余里,即達三面環江的顧家店鎮。該鎮西接宜昌、東連荊洲、北鄰當陽、南望宜都,自古以來是商賈云集、貨殖中轉之地。全鎮總面積84平方公里,人口3萬余人,是宜昌市確定的長江經濟帶重點開發開放區。改革開放以來,全鎮沐浴春風喜雨,發展日新月異,變化天翻地覆,是各界朋友、客商理想的投資之地。 人杰地靈、資源豐富。顧家店鎮歷史悠久、能人輩出,顧店游子足跡遍布全國,在各行業各領-;全鎮資源豐富,……。 |
馬家店街道位于湖北省宜昌市枝江市,辦事處轄10個村、5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66.4平方公里,總人口街道一角11.5萬人。辦事處黨委下設10個黨總支,81個黨支部。全處共有黨員3721名。近年來,辦事處黨委履行管黨責任,以健全基本組織、建強基本隊伍、開展基本活動、完善基本制度、落實基本保障為基礎,大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積極健全和完善組織體系、服務體系、宣傳教育體系、自治體系、和諧穩定體系、保障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