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3]

  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65個)(2014年11月23日)
  隆子縣轄鄉。1961年至1987年屬三安曲林區,1987年撤區設斗玉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132公里。面積333平方公里,人口0.05萬。轄斗玉、加麥、克木3個村委會。以農牧業為主,農作物一年兩熟。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牦牛、黃牛、羊。地處色曲河下游,建有裝機容量80千瓦的水電站1座。.……。
  澤當鎮位于雅魯藏布江中游南岸,是西藏山南地區行署所在地,也是西藏山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距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191公里,距貢嘎國際機場97公里。澤當,藏文意為“猴子玩耍的壩子”。相傳西藏猴子變人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著名的文化名勝古跡——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都在澤當鎮境內。澤當鎮所轄6個居委會,總人口6萬余人,其中常住人口2.58萬人。總面積21988.87畝,耕地面積7269.68……。
33、安繞鎮 [西藏山南市加查縣] 石鍋制作
  加查縣轄鄉,縣府駐地。1960年設安繞區,1987年撤區并鄉時將嘎玉、安繞、仲壩3個鄉并為安繞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10公里。面積391平方公里,人口0.22萬。轄索朗、嘎玉、尼夏、嘎麥、繞、者姆、仲壩、桑東、惹米9個村委會。以農為主,種植青稞、小麥、豌豆、油菜。縣主要產糧鄉,產水果。縣園藝二場、地區經濟林開發區在境內。.……。
34、冷達鄉 [西藏山南市加查縣] 木碗制作
  冷達鄉位于山南地區加查縣,加查縣山南地區轄縣。位于西藏自治區南部,東接林芝地區朗縣,南連隆子縣、曲松縣,西至桑日縣,北達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加查,系藏語“漢鹽”之意。加查是吐蕃時期活動頻繁之地,屬塔布地區。1951年前分設加查宗和拉綏,為塔布工布總管所轄。1959年,將加查宗和拉綏合并為加查縣。加查縣南北長102.2千米,東西寬88.2千米,總面積4492平方千米。縣0駐地安繞鎮。轄2個鎮、5個鄉……。
  浪卡子縣轄鄉。1959年設阿扎區,1968年改公社,1988年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450平方公里,人口0.13萬。轄頂巴、尤龍、阿扎、唐巴、增巴、夏瓦6個村委會。為半農半牧鄉,種植小麥、青稞、油菜、蕎麥,牧養牦牛、黃牛、羊。境內有永布多寺,建在羊卓雍湖區中央,對中外游客頗具吸引力。.……。
  打隆鎮系薩迦時期西藏三大古鎮(貢嘎縣杰德秀鎮、浪卡子縣打隆鎮、崗巴縣帕熱鎮)之一,曾名達隆、達隆宗、打隆宗等。打隆鎮位于喜馬拉雅山中段北麓,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羊卓雍錯湖西南岸,東部為山間谷地,地勢西高東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地處浪卡子縣西南部,東與多卻鄉相連,南與洛扎相鄰,西與不丹接壤,北與浪卡子鎮相鄰,距離縣城25公里,距離拉薩180公里,是距離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最近的邊境鄉鎮,是歷史聞……。
  昌果鄉地處薩嘎縣西部,本鄉就位于中尼邊境的交界處,邊境線總長達105公里,薩嘎縣至昌果鄉有105公里。該鄉有4個村,2004年底有252戶、1214人,52672頭、只、匹。公路交通便利,歷史上就是兩國邊民和商人的通商之地。2、根據2004年底我縣互市貿易的統計,我縣出口的品種主要有、活綿羊、山羊、牛、羊毛,等12個品種,出口總金額達到1361.6735萬元。3、對方的商人都是尼泊爾邊民。對方提供……。
  杰德秀鎮因鎮人民政府所在地杰德秀而得名。14世紀中葉,屬帕木竹巴政權管轄。17世紀中葉,格魯派執政后,第五世達賴喇嘛在杰德秀新設堆谿,并派僧俗宗本各1人管理堆谿。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后,建杰德秀區,轄杰德秀、斯麥、克西、秀吾、谷介5個鄉。1969年,成立杰德秀區革委會,所轄5個鄉相繼改為公社。1987年,撤區并鄉時,撤銷杰德秀區,組建杰德秀鎮和克西鄉,直屬貢嘎縣。1999年,克西鄉并入杰德秀鎮……。
39、下水鄉 [西藏山南市瓊結縣] 賓頓藏戲
  下水,為藏語音譯,意為護膚脂。1984年7月,成立下水鄉。1987年11月,久河鄉并入下水鄉。1999年8月,唐布齊鄉并入下水鄉。下水鄉位于西藏山南瓊結縣。下轄:542225201201 220 下水村 542225201202 210 措杰村 542225201203 220 唐布齊村 542225201204 220 久村 ……。
40、吉汝鄉 [西藏山南市扎囊縣] 氆氌編織
  吉汝,藏語音譯而來,意為喜悅的部落。1960年,設吉汝鄉。1975年,改吉汝公社。1984年,復改吉汝鄉。1999年,卓玉、肖拉2鄉并入吉汝鄉。扎朗縣吉汝鄉是有名的氆氌之鄉,全鄉10669人、1897戶,從事氆氌生產的就有10000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在搞氆氌編織,僅此一項年收入達880多萬元,成為農牧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勒,藏語含義為神仙居住的地方。勒門巴族鄉的名稱本來就是一個單字勒。1962年6月,設立勒鄉。1970年,改稱勒公社。1984年11月,成立勒門巴民族鄉。西藏山南錯那縣勒門巴民族鄉……。
  古玉鄉位于察隅縣北部,東臨左貢縣,南臨竹瓦根鎮,西臨上察隅鎮,北臨八宿縣,距縣城75千米。境內平均海拔3500米,鄉政府所在地海拔3480米。全鄉總面積2171.37平方千米。全鄉總人口2950人,其中城鎮人口134人,農牧民2816人。全鄉共轄10個村委會:羅馬村、古井村、玉和村、八一村、典東村、布玉村、龍沖村、然烏學村、典學村、博學村,共19個自然村。.……。
43、多吉鄉 [西藏林芝市波密縣] 西巴斗熊節
  “多吉”意為“金剛”,故名。1960年設多吉區,轄德吉、西達、通拉、星木、角洛5個鄉。1965-1971年,鄉改人民公社,其中董秋鄉改為洞邱人民公社,巴達鄉改八達人民公社。1984年各人民公社復鄉。1988年4月,在全區撤區并鄉中,撤銷多吉區,將原德吉、西達、通拉、星木、角洛5鄉合并,設置多吉鄉,屬波密縣管轄。波密縣轄鄉。1989年設多吉鄉。位于縣府東南,距縣府33公里。面積約1700平方公里,人……。
44、旁辛鄉 [西藏林芝市墨脫縣] 石鍋制作
  “幫辛”意為“草坪田”,故名。1967年7月,設幫辛鄉、朱鄉,屬旁辛區。1973年改人民公社。1985年復鄉。1988年4月全區撤區并鄉中,撤銷旁辛區,將原幫辛鄉、珠(朱)鄉2個合并,設置幫辛鄉,屬墨脫縣管轄。墨脫縣轄鄉。原為旁辛區,1988年改鄉。位于縣府東,距縣府68公里,人口0.12萬。轄旁辛、根登、幫固、肯肯、西登、崗玉、宗榮7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種植玉米、水稻、雞爪谷等。出產石鍋。.……。
  工布江達縣轄鄉。工布江達縣主要林區之一。1959年8月并三小鄉建錯高區,1987年9月改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100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0.2萬,均系藏族。轄扎達、九巴、麥措木、措果、結巴、落池6個村委會。農牧業并舉,種植青稞、小麥、大麥、油菜,牧養牦牛、黃牛、羊。有松錯風景區。.……。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先锋每日更新在线资源 |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不卡tv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 在线中文字幕亚洲日韩不卡 | 亚洲日本香蕉观看观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