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4]

2014年度“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4]

  西藏自治區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名單(65個)(2014年11月23日)
46、米瑞鄉 [西藏林芝市巴宜區] 工布歌舞
  林芝縣轄鄉。1960年設米瑞區,1987年改鄉。地處雅魯藏布江北岸,土地肥沃,氣候溫和,素有林芝“糧倉”之美稱。距縣府42公里,面積800平方公里,人口0.2萬。轄貢覺、玉容增、通麥、木多、色古拉、米瑞、增巴、肖仲、本仲、拉奶、嘎沙、貢尼公嘎、達嘎扎、比東、吉定、仲沙、米糧麥、在來、丁拉1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種植青稞、小麥、油菜、豌豆。有水電站一座。境內有薩摩崔司石刻,雕刻于798至815年,……。
  “南伊”意為“圣地”;“珞巴”意為“南方人”,故名。1959年8月,設米林鄉、東多鄉,屬米林區。1970年鄉改人民公社,米林鄉和東多鄉各劃出一部分組建南伊(后又稱納玉)人民公社,剩余區域合并設置米林人民公社。1984年各公社復鄉。1985年1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將納玉鄉改設為南伊珞巴民族鄉,屬米林縣管轄。米林縣轄鄉。1984年12月南伊公社改為南伊珞巴族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8公里。面積約……。
  因500多年前由扎西和繞登兩位僧人建立的扎西繞登寺而得名。“扎西”意為“吉祥”;“繞登”意為“永恒”。1959年9月,設扎西繞登鄉、彩門、加馬學登、章達4個鄉,屬扎西繞登區。1970年扎西繞登區更名為東方紅區,所轄鄉改人民公社。1984年各公社復鄉,東方紅區復稱扎西繞登區。1988年4月在全區撤區并鄉中,撤銷扎西繞登區,將原扎西繞登鄉、彩門鄉、加馬學登鄉、章達鄉合并,設置扎西繞登鄉,屬米林縣管轄。……。
  曲孜卡鄉位于芒康縣城南面,距縣城 100 公里,瀾滄江邊,東南與納西民族鄉接壤,西北與左貢縣扎玉鎮和我縣幫達鄉連接,距國道 214 線 2 公里。轄小昌都村、達水村、拉久西村 3 個村民委員會, 13 個村民小組。有 480 戶 3172 人,耕地面積 3655.5 畝(其中:雙季地 1695.8 畝、一季地 2300.2 畝),牲畜存欄 12473 頭(只、匹)。區域面積 657.43 平方公里……。
50、日通鄉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 藏藥制作
  日通鄉位于昌都縣中北部,扎曲河流域,平均海拔3300米。其四周分別與本縣如意鄉、沙貢鄉、柴維鄉、妥壩鄉相接,幅員面積546.76平方公里。下轄15個行政村,51個自然村(村民小組)。該鄉為昌都縣的老農業區之一。由于在康區享有盛譽的祖傳藏醫傳人就在該鄉,藏醫藥技術精湛,于1972年成立日通衛生院,1980年建成日通藏醫院,1992年改建為昌都縣日通藏醫藏藥研制中心。經過多年艱苦努力,在昌都地區甚至整……。
  城關鎮又稱昌都鎮,是藏東地區第一大重鎮,有西藏的東大門之稱。位于縣境中南部,瀾滄江的兩大支流扎曲、昂曲在這里匯合成江向南奔騰而下,是縣政府所在地。西距自治區首府拉薩1121公里,東距四川成都1294公里,南距云南昆明1547公里,北距青海西寧1436公里,是重要的交通樞紐。面積195.39平方公里,其中城區面積4.8平方公里。……。
52、嘎瑪鄉 [西藏昌都市卡若區] 金銀鍛造
  嘎瑪鄉位于昌都縣北部,扎曲河流域西部的廣大地區。鄉轄域東與柴維鄉相接,東南部、南部與柴維鄉、約巴鄉相接,西部、北部與青海省襄謙縣和西藏類烏齊縣相接,面積498.93平方公里。扎曲河流經該鄉約50公里。下轄12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村民小組)。該鄉平均海拔3500米左右,在沿扎曲河流域有大片待開發的土地,土地、生態資源豐富,1998年11月昌都縣嘎瑪農業綜合開放區被列為自治區重點開發建設項目。不久……。
  香堆鎮有行政村13 個,兩個純牧業村,兩個半農半牧村, 9 個農業村。 自然村(組)60 個;總戶數1239 戶;總人口8222 人:男; 4070 人,女: 4152 人;勞動力3156 人。全鎮區域面積960 平方公里,草場面積12061 畝;耕地面積7765.45 畝;全鎮共有土地 7764.45 畝。 水澆地: 4115.81 畝;全鎮牲畜總數73973 頭(只、匹)。 香堆鎮平均海拔37……。
  氏族名,因傳說一鳳凰在此地生了一個黃色孩子而得名。“色扎”意為“黃孩”(氏族名)。1960年設卡通鄉,屬色扎區。1974年,卡通鄉改稱卡通人民公社。1975年5月,將卡通人民公社劃分為卡通、仲巴2個人民公社。1984年卡通人民公社復稱卡通鄉。1989年4月,在全區撤區并鄉中,撤銷色扎區;將原汝化鄉、貢桑鄉、卡通鄉、索巴鄉、木查鄉合并,設置色扎鄉,直屬丁青縣。丁青縣轄鄉。1960年建色扎鄉,1974……。
  波羅鄉是江達縣的農業大鄉,現有耕地13700余畝,擁有各類拖拉機100臺套以上,群眾基礎較好,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高,是農業技術推廣示范鄉,經過近幾年機耕技術的推廣,群眾已經從觀望、試試看的態度轉變為主動購買農機,開展機耕、機播、機收。經初步統計,2006年底波羅鄉古色一隊、二隊、三隊、四隊等四個自然村擁有懸掛系統(包括犁)70余套,全部由群眾自發從四川甘孜州等地引進。居測算每臺拖拉機(配套懸掛……。
  班戈縣轄鄉。1960年建尼瑪鄉,1970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鄉,1987年撤區并鄉時原尼瑪鄉和丘日鄉合并建新的尼瑪鄉。位于縣境東部,瀕臨納木錯湖。鄉府駐那爾恰,距縣府150公里。面積1410平方公里,人口0.19萬。交通方便。轄吾前、占雄、當古、賽龍、下地、窮古村尼德、賽吉7個村委會。屬純牧業鄉。.……。
  比如縣轄鄉。1960年建香曲鄉,1969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11公里。面積1000平方公里,人口0.34萬。通公路,怒江流經鄉境。轄納榮、熱喜、瓏姆、達加、貢許、恰如、亞札、色雄、培巴、亞爾冬、法當、陽壩、革答、旺宗、瑪讓、登卡、孟乃、楊巴、嘎旦、汪乃、奴瑪、色爾遜、巴姆吉23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青稞、小麥,牧養牦牛、山羊、綿羊等,產藥材蟲草。境內有帕當自然保護……。
58、比如鎮 [西藏那曲市比如縣] 達布阿諧
  比如縣轄鄉,縣府駐地。1960建比如鄉,1969年改公社,1980年復改鄉。位于縣境東部。面積1000平方公里,人口0.33萬。那昌公路過境。轄美日、琪達、圖卡、色貢、珠德、茶龍、永讓、巴公翁、尼龍、培巴、至貢、色瑪、亞諾塘、瓦奈、茶當、吉瓊、吉阡、江讓、夏乃、洛定、章達、孟慶、莫阿、銅丁24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青稞、豌豆,產蟲草,牧養牦牛、山羊、綿羊等。古跡有比如寺。.……。
  尼瑪縣轄鄉。1962年建文部鄉,1972年改公社,1981年復改為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來文部鄉和當窮美瑪鄉合并建現在的文部鄉。位于縣境南部,鄉府駐文部,距縣府95公里。面積3730平方公里,人口0.15萬。轄青龍、協龍、奶姆、姆加4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蔬菜和青稞等,牧養牦牛、山羊、綿羊等。屬多災易災鄉,主要有雪、風、旱災。.……。
60、若達鄉 [西藏那曲市索縣] 索榮卓舞
  索縣轄鄉。1966年建若達鄉,1971年改公社,1981年復改鄉,1988年撤區并鄉時原若達鄉和查巴鄉合建現在的若達鄉。位于縣境西部,鄉政府若達,距縣府52公里,人口0.18萬。轄姆榮、若達、索嘎、康達、得事、霍爾得、香索、查巴、索定、嘎俄10個村委會。屬半農半牧鄉。種植青稞、豌豆、油菜,牧養牦牛、山羊、綿羊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久久久久久99成 | 亚洲综合区第二页 |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3D视频 |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久久综合天天精品 | 午夜三级A三级三点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