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江夏區鄭店街等3個鄉鎮為“市級生態鄉鎮”,蔡甸區中法生態新城管委會大山口村等41個村為“市級生態村” |
鄭店街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 辦事處駐鄭店,人口39337人,面積141.21平方千米。鄭店街道位于湖北武漢市江夏區。下轄:420115005001 111 鄭店社區居委會 420115005002 112 段嶺廟社區居委會 420115005200 220 勞一村村委會 420115005201 220 勞四村村委會 420115005202 220 勞七村村委會 420115005203 2……。 |
金口街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 辦事處駐金口,人口80728人,面積230.68平方千米。轄8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花園、楊園、文字港、金水閘、閘東、金水、范湖、二道堤、永勝、淮山、沿江、涼亭、旭光、后湖、洞山、夏山、雷嶺、艾嶺、胡嶺、三湖、姚灣、同升、關山、長山、楊咀、余嶺、虎山、?凇|振、勤建、橫堤、嚴家、金水一、金水二、金水三、金水四、赤磯山、長江、紅燈、中灣、前進、南岸一、南岸二、南……。 |
漲渡湖街由漲渡湖、龍王咀農場合并而成,位于新洲區東南部,東臨舉水,西與團風縣隔河相望,南與雙柳接壤,北與邾城毗鄰。版土面積27.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776公頃,轄2個社區,人口1.51萬。境內地勢平坦,土質肥沃,排澇設施齊全,水資源十分豐富。近幾年來,漲渡湖街農業正規化基地建設和集約化生產發展迅速,超大萬畝果蔬基地、武漢華珍藥業基地、武漢苗木花卉基地、武漢中創食品公司等相繼建成,生態旅游觀光……。 |
此地起于奓山街道經大集街道至新農集的奓新公路,在距新農集1.4千米處經過馬鞍山。舊時是一條經過馬鞍山的小路,由于無人聚居,雜草叢生,顯得很是荒野,通過馬鞍山的地方,就像山體形成的一張巨大的口,得名大山口。清末屬漢陰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四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興隆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第二區;1950年屬大山口鄉興隆十三村;1956年組成大山口農業合作社;……。 |
中灣村,1950年初至1957年底屬金口區洋燈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和平一大隊,屬范湖公社管轄;1969年10月與和平二大隊合并為和平大隊;1979年12月分開再次命名為和平一大隊;1982年10月撤消和平一大隊名稱;1983年命名為中灣村,并成立中灣村委會,屬范湖鄉;2001年5月范湖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中灣村……。 |
原位于金水河與長江交匯處的沿江垸,故取名沿江村。沿江村,1952年2月土改時劃為金口鎮和平鄉;1955年合作化時改為沿江農業社;1958年3月劃入金口區范湖公社,取名為沿江大隊;1974年春由范湖公社劃歸金水公社管轄,仍沿用沿江大隊;1983年10月更名為沿江村,劃為金口鎮管轄;1984年金口鎮與金水鄉分開,劃為金水鄉管轄;1997年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1998年國家實施“移民建鎮”等方針后,沿江……。 |
“旭光”指旭日東升,光芒萬丈。解放初期屬大黃鄉新屋公社;1955年合作化為金口、五一兩個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取名為金口大隊;1961年將后湖大隊的一、二、三、四隊劃入改名旭光大隊;1967年將原劃入的4個隊分出后仍取名為旭光大隊,屬金水公社;1983年更名為旭光村,由金水鄉管轄;2001年5月范湖鄉、金水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2013年7月因中國智能骨干網……。 |
“夏山”即“夏家山”的簡稱。夏山村,1955年合作化時為七一農業社;1956年為和平鄉國光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金水公社七一大隊;1960年七一大隊分為春光、前進兩個大隊;1962年為金水公社東風大隊;1971年紅旗大隊并入東風大隊,屬金水公社管轄;1974年從東風大隊分出,稱紅旗大隊;1980年地名普查時更名為雷家嶺大隊;1983年更名為雷嶺村,屬金水鄉管轄;1990年雷嶺村分為雷嶺和夏山……。 |
“西湖”指靠近西湖。西湖村,1950年為金口區大城公社西湖大隊;1969年西湖大隊、群建大隊、前進大隊合并為三合大隊;1979年三合大隊解體,恢復為西湖大隊;1983年更名為西湖村,屬范湖鄉管轄;2001年5月范湖鄉、金水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西湖村……。 |
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當時有幾個人合股開了一座榨房叫同濟榨房,解放后以美好寓意將此地命名為同升村。同升村,解放初期屬新屋鄉;1955年合作化時為同升一、二、三、四和同升老社;1956年為新屋鄉同升大隊;1961年合并為新屋公社同升一、二、三大隊;1969年將同升一、二、三大隊又合并為同升大隊,屬金水公社管轄;1983年同升大隊撤分為姚灣、關山、同升三個村同升村屬金口鎮管轄;1997年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 |
清朝年間,東沙咀與西沙咀對湖相望,過湖客人使用木船往返,太平王有個王氐老爺為了東西兩咀連接,用樹打界樁,湖內北邊水域取名為三門湖,此后該灣與三門湖湖口相連,故取名為三門口村。三門口村,1955年為賀嶺鄉共升大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建立金水人民公社火箭營第六連,行政屬湖北省農科所管轄;1959年建立金水人民公社賀嶺管理區,與省農科所分開為省畜牧果茶所;1962年命名為共升大隊,屬金口區賀嶺公社管……。 |
東鄰三門湖,故取名三湖村。三湖村解放初期屬和平鄉。1956年合作化為新民、新光農業社。1958年公社化,為七一大隊。1960年分為胡嶺、國光、紅星三個大隊。1962年與紅旗大隊合并為東風大隊。1987年在區委、區政府及金水鄉政府的指導下,從原胡嶺村分出,成立金水鄉三湖村,2001年江夏區施行街鎮鄉體制改革,金水鄉、范湖鄉并入金口街,三湖村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三湖村……。 |
該居民點環前湖而居,故命名為前湖村。前湖村,1956年隸屬省農科所聯樂大隊,部分屬同樂大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金口區賀岺公社前湖大隊;1971年為范湖鄉賀岺大隊和賀岺村轄區前湖片(三村合并);1988年將賀嶺大隊拆分為白衣庵村、楓樹嶺村、前湖村;2001年5月范湖鄉、金水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前湖村……。 |
“南岸”即指在嘉魚水的南岸,“二”是序數詞,與南岸一村、南岸三村相呼應。南岸二村,1957年為新建大隊;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為大城公社五四大隊;1971年與新建大隊、南岸大隊、聯盟大隊合并為大城公社紅衛大隊;1983年更名為南岸村,屬范湖鄉管轄;1993年為范湖鄉南岸二片;1996年為范湖鄉南岸二村;2001年5月范湖鄉、金水鄉、金口街道(原金口鎮)合并為金口街道,屬金口街道管轄至今。南岸二村……。 |
清末屬山陽二里;民國初年,漢陽縣建立十八個區,屬第十五區;1945年全縣分四鎮十九鄉,屬黃陵鄉;1949年全縣劃分為五區一鎮,屬一區;1950年屬涼亭鄉;1954年成立建新、涼亭、新生、和平等4個初級農業社;1956年合并為前鋒高級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改名前鋒大隊,屬東風人民公社,后分為先鋒、幸福橋兩個大隊;1975年撤區并社,屬黃陵人民公社;1981年地名普査,更名為涼亭大隊;1984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