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農業農村部、應急管理部和省農業農村廳、省應急管理廳關于創建“平安農機”活動有關部署要求,今年我省繼續深入組織開展了“平安農機”創建活動。經市、縣、鄉政府和農機服務組織自愿申報,市級農業農村和應急管理部門初評推薦,省農業農村廳和省應急管理廳聯合審核和實地核驗,按照綜合考評結果,初步確定了2023年度擬公布省級“平安農機”示范單位名單。 |
九戶鎮位于山東省鄒平縣北部,南距縣城和濟青高速公路20公里,西距省會濟南90公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通訊條件便利,全鎮轄67個行政村,農業人口3.8萬人,耕地面積93540畝,版圖面積91平方公里。 九戶鎮人杰地靈,物產豐富。據《齊東縣志》記載:“清光緒19年冬,齊東知縣康鴻達奉準遷城于九戶鎮。‘本縣民業耕織,士尚廉恥,勤儉樸素,饒有古風,以之提倡新生活最為相宜。’” 進入新世紀以來,古老的齊東……。 |
孫鎮位于鄒平縣北部,小清河南岸。南北長11.2公里,東西寬11.5公里,全鎮版圖面積98.5平方公里,轄41個行政村,擁有耕地面積9.5萬畝,境內居住人口3.8萬人。省道慶(云)淄(川)路橫貫南北,西距濟南國際機場50公里,北距濱州僅一小時路程,南距濟青高速公路15公里、距膠濟鐵路30公里,東距青島港兩個小時路程。西漢時鄒平縣治所在。2200年的文明史,讓這里人文薈萃,文化底蘊豐厚。近年來,鎮黨委……。 |
皂戶李地處魯北平原,位于黃河三角洲對外開放區,屬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鄉。全鄉版圖面積82平方公里,轄74個行政村,3萬人口。該鄉地理位置優越,北依天津、南靠濟南、東臨濱州、西接德州,是京、津、唐聯系江南的必經之地,距濟南飛機場80公里,省干線慶淄路、大濟路縱貫南北,全鄉村村通柏油路,交通十分便利。鄉內建有220KV和35KV變電站兩座,電力充足,通訊設備先進,國際國內電話……。 |
商店鎮位于陽信縣南部,轄8個工作片,96個村,土地總面積為9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為75836.04畝,人口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為41501人,農業人口總戶數為11938戶。2001年國民生產總值為34767萬元,財政收入為131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為2370元。 商店鎮是2001年5月17日原小桑鄉和商店鎮合并成立的東部大鎮,農業占比重較大,經過農業結構調整,按農業產業化、規模化、標準……。 |
水落坡鎮位于陽信縣境的東南部,因鎮政府駐水落坡故名。東鄰濱城區,北接沾化縣,西與勞店鎮、商店鎮接壤,南與惠民縣為鄰,是山東半島和京津兩大經濟發達地區的連接地帶,素有陽信東大門之稱,轄125個行政村,129個自然村,總面積13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萬畝,人口5.8萬人。濱陽路貫穿全鎮,205國道從境內穿過,擁有濱博高速在陽信境內的唯一出入口,德龍煙鐵路、濱陽大道正在建設中,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 |
定陶縣轄鎮。1958年成立超英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東部,定(陶)豐(縣)公路穿過鎮中部,南接定(陶)碭(山)公路,西距京九鐵路25華里。面積59.5平方公里,人口3.3萬。轄黃店集、馬莊、北張莊、周海、趙丁、西臺集、閻樓、劉莊、前陳莊、張樓、眼藥李莊、牛莊、后牛樓、南王莊、路樓、西吳莊、何莊、朱莊、高廟、孫樓、徐莊、孔莊、北丁集、邵集、草廟、袁樓、孔李樓、大趙莊28個村委會。農業以蔬菜種……。 |
定陶縣轄鄉。1958年8月成立紅星公社,1984年改為南王店鄉。位于縣城南。面積50.6平方公里,人口2.8萬。京九鐵路與菏(澤)商(丘)公路從鄉中南北穿過。北有古柳河,中部南坡河,南依東魚河,水利條件較好。轄長寨、大萬莊、沈莊、豐莊、西董莊、大李莊、王店、王樓、劉橋、王莊砦、宋莊、齊莊、吳樓、田樓、司廟、從廟、張董集、晁新莊、后晁樓19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瓜菜。粉皮加工遠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