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屬長沙市,位于湖南東部偏北,東鄰江西省銅鼓、萬載、宜春;南接江西省萍鄉及湖南省醴陵、株洲;西倚省會長沙;北界岳陽市平江。處于長沙、株洲、湘潭三市“金三角”地帶,距省會長沙60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40公里,距京珠高速公路50公里。瀏陽市地域東西寬105.8公里,南北長80.9公里,總面積5007平方公里。全市轄37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總人口133萬。瀏陽市經濟以鞭炮煙花、生物醫藥、紡織服裝、建筑……。 |
寧鄉,治邑于三國,建縣于北宋。隸屬湖南省會長沙,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縣,轄35個鄉鎮,384個村,總面積2906平方公里,人口132萬。寧鄉,地處湘中東北部、湖南“五區一廊”金三角地帶,是長沙通往湘中、湘北之要沖,具有良好的區位優勢和便捷的交通條件,處于長(沙)株(洲)(湘)潭金三角、武陵源、洞庭湖三大旅游圈連接地帶,東連古城長沙,西屏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南接韶山名人故里,北望浩淼八百里洞庭。交……。 |
長沙縣位于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總面積1997平方千米。總人口74萬人(2008年)。縣人民0駐星沙鎮,郵編:410100。代碼:430121。區號:0731。拼音:ChangshaXian。長沙縣是一塊美麗、富饒、充滿無限生機的活土,轄5個鄉,15個鎮,494個村,38個居委會。縣域面積1997平方公里。長沙縣位于省會長沙東郊,縣域經濟綜合實力有“三湘第一縣”之稱。長沙縣旅游資源豐富,勢頭強勁……。 |
望城——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雷鋒的故鄉,被-同志譽為“希望之城”,是歷史文化名城長沙近郊一座正在崛起的新城。她扼湘西北門戶,北連浩瀚洞庭,南毗麓山毓秀,望城縣轄13個鎮、3個鄉,總面積1046.42平方公里,總人口56.63萬人;縣域全境已納入《長沙市城市整體規劃(2003~2020)》。望城區位交通優越、基礎設施完善。地處美麗富饒的湘中河谷平原,湘江下游兩岸,位于北京至廣州、上海至重慶(京廣經濟走……。 |
文化名城與生態之都岳麓區系湖南省會、國務院首批公布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長沙的主要門戶和市轄城區,1996年4月經國務院和省人民政府批準而設立。岳麓區位于長沙市湘江西濱,以湘江主航道為界,劃江而治,岳麓區現轄10個街道、1個鄉、4個鎮、2個景區和2個科技園區,共87個村、81個社區,轄區面積552.02平方公里,戶籍人口59.72萬人。岳麓區既是傳統的文化大區、科教強區,也是正在建設的都市新區……。 |
長沙市雨花區地處長沙市的東南方向,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1個鄉、1個鎮,總面積115.2平方公里,人口50萬。雨花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是長沙市的東南門戶,占據了長沙市東南兩個方向出城口的主通道,是長、株、潭三市融城的接合部、橋頭堡,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和廣闊的發展前景。區內有長沙汽車南站、火車貨運南站和“五縱五橫”的道路交通網絡,交通十分便利。區中心地帶距長沙火車站、黃花國際機場僅十多分鐘車距,……。 |
開福地處長沙北部,總面積188平方公里,總人口88萬余人,轄2區2園1局1中心(金霞經濟開發區、開福高新區、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青竹湖生態科技產業園、洪山管理局、金霞保稅物流中心)和16個街道。開福人文薈萃、底蘊深厚。開福區因千年古剎開福寺而得名,是“楚漢名城”和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也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湘繡的發源地。擁有開福寺、潮宗古街、省博物館、市博物館、沙坪湘繡博物館、世界之窗、海底世界等……。 |
天心區地處湖南省會長沙的南大門,位于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融城的核心區域,京廣鐵路和107國道穿境而過,城市一、二、三環線緊緊相繞,距京珠高速公路不足2公里,距黃花國際機場僅20公里。全區現轄9個街道辦事處和1個鎮,總面積102平方公里(含湘江水面30平方公里),人口42萬。其中,以京廣鐵路為界,北部15平方公里為經濟繁榮、人氣旺盛的商業老區;南部57平方公里為風景秀麗、建設興盛的生態新區,南北聯動……。 |
芙蓉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省、市首腦機關匯集于此,是湖南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信息的中心,也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密集度最高的地域。長沙火車站、長沙汽車東站、湖南通信指揮中心的交通、信息樞紐駐于區內;五一大道等20多條城市主干道縱橫交織,京珠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轄區內街市繁華,人氣興旺,綜合商廈、大型市場和特色街市星羅棋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歷年居全省縣(區)第一。區內金融機構、星級賓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