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頭鄉與潭灣鎮成建制合并設立潭灣鎮辰溪縣轄鎮。1953年設潭灣鎮,1956年改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建鎮。鎮政府駐潭灣。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58.7平方公里,人口2.5萬。1844省道過境,鎮東濱臨辰水。轄潭灣居委會和楊溪、老田、杉林、溪邊、柏林、株木坨、王坪橋、覃家塘、巖溪口、賒沖、麻田、水田坪、茅棚沖、馬路坪、南莊坪、楓香沖、石牌、三甲塘、橋灣19個村委會。鄉鎮企業以……。 |
辰溪縣轄鄉。1953年設上蒲溪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設鄉,1989年改上蒲溪瑤族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89公里,面積58.2平方公里,人口0.9萬,其中瑤族3385人。鄉政府駐上蒲溪。縣道與180省道相連。轄六屋場、蒲潭、寶樹坪、茂蘭沖、溫溪、田坪、中蒲溪、上蒲溪、龍垴上、五寶田、排子坡,當風12個村委會。礦產主要有玉竹石。農作物主要為水稻。鄉鎮企業主要有小水電站3座。.……。 |
辰溪縣轄鄉。1953年設龍頭庵鄉,1958年改龍頭庵公社,1984年改龍頭庵鄉。鄉政府駐龍頭庵。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52.7平方公里,人口1.6萬,其中瑤族2000人。有縣道與1807省道連接,沅水縱貫南北。轄雪峰、九曲、茶園、寨門、大村、皇灘、龍頭庵、石溪口、棗子村、戴家坪、中溪口、塘沖、長田13個村委會。農作物以水稻種植為主,盛產茶油,為縣油茶林基地之一。.……。 |
辰溪縣轄鄉。1956年建蘇木溪鄉,1958年為蘇木溪公社,1984年恢復蘇木溪鄉,1989年改蘇木溪瑤族鄉。鄉政府駐蘇木溪。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87公里,面積51.8平方公里,人口0.9萬,其中瑤族4682人。縣道與1807省道連通。轄蘇木溪、茶園坪、金雞洞、塘田、響水洞、小溪、石門、彎坪、田坳、繚田、二都灣、白羊坡、田山13個村委會。礦產主要有石灰石、硅石、鈾、鉛、鋅、硫酸等。農業以水稻種植為主……。 |
辰溪縣轄鄉。1953年設龍泉巖鄉,1958年改龍泉巖公社,1984年恢復龍泉巖鄉。鄉政府駐龍泉巖。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51.1平方公里,人口1.1萬。有公路通縣城。轄龍泉巖、板溪、夏家坪、青山灣、劉家坪、蘇家灘、坨田垅、金家坳、孔沖、店邊灣、松林溪11個村委會。鄉村企業有水電站、農機修配及鞭炮廠等。農產有水稻、油菜、小麥等。境內椅子山上建有50年代初期在剿匪戰役中犧牲的中國人民解放……。 |
板橋鄉與孝坪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孝坪鎮辰溪縣轄鎮。1953年由沅陵縣劃入烏金鄉,1956年并入田灣鄉,1957年建孝坪鎮。位于縣境北部,與瀘溪縣浦陽,辰溪縣板橋、田灣三鄉鎮接壤。面積48.7平方公里,人口3.2萬。東接319國道、1845省道,西濱臨沅江。鎮政府駐孝坪。轄茄子嶺、核桃坳、號灣坪、螺絲灣、李家坪、社塘坪、橋板溶7個居委會及江東、米家溪、皂角坪、千里坪、竹坪、巖梯、洞潭、塘灣、古寨、杉坳、……。 |
石馬灣鄉與安坪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安坪鎮辰溪縣轄鎮。1953年設安坪鎮,1956年改鄉,1958年建公社,1984年復建鎮。鎮政府駐安坪。位于縣境西南部,龍門溪入辰水匯合口處,面積42.4平方公里,人口1.7萬。有公路通縣城。轄安坪、紅敏2個居委會和王安坪、新屋場、王家洲、長路坪、湄河灣、九巖坪、瞿家人、竹搭橋、迎龍、蔣家坪、曾家坪、瞞田垅、翁雞坪、瓣溪、漁業15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是縣糧食主產區……。 |
石碧鄉與錦濱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錦濱鎮辰溪縣轄鄉。1953年設錦濱鄉,1958年改老寨公社,1984年恢復錦濱鄉。鄉政府駐大路口。與辰陽鎮隔水相望。1845省道過境,北臨沅水,西依辰水,交通便利,面積39平方公里,人口1.2萬。轄花塘坪、錦濱、老寨、石溪溶、小黃埠、紫金山、木路口、大路口、楊家灣、唐家人、龍頭腦12個村委會及大路口1個居委會。境內有地、縣屬建材、機械、造船工業企業。鄉鎮企業有耐火材料、……。 |
城郊鄉與辰陽鎮成建制合并設立辰陽鎮辰溪縣轄鎮。隋設縣后,歷為縣治所。1935年設陽城鎮,1937年改辰陽鎮,1951年改城關區,1953年改城關鎮,1981年恢復辰陽鎮,面積27.74平方公里,人口6.07萬。1845省道經過境區,沅水常年通航。轄中山街、新市街、公園街、雙溪口街、文昌巷街、龍頭井、柳樹灣、余家巷、廣恩寺、大路口、小路口、先鋒、東風、熊首山、漁業15個居委會及桐灣溪、汪家橋、陸家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