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時設西山陽洞長官司,明初廢,后復置:清朝時改置西山汛: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前屬永從縣,為第五區公所和西山鄉公所駐地:1953年建政前時將玉堂鄉的卡翁、滾郎兩村劃入建鄉,更名為西甕鄉;1956年并鄉時,由西甕鄉、岑杠鄉(大、小丑村劃歸四合鄉)等11個村寨組成西山鄉;1958年人民公社化時建西山人民公社。 1984年8月,西山公社改為西山鎮,屬五區(西山區)行政區劃范圍。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由原西山區的西山鎮、岑杠鄉合并成西山居委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西山居民委員會。 得名后使用至今。 |
坪寨的發展歷史較長,歷來是基層行政機構駐地。 遠在元朝于坪寨置西山陽洞長官司。 解放前后均是西山區、鄉公所駐地;1953年建政后屬西甕鄉;1956年合作化時建社,命名為“大同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西山工區,同年建坪寨大隊;1961年屬西山公社,仍稱坪寨大隊;1984年8月屬西山鎮,改稱坪寨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坪寨村民委員會。 |
解放后,陡寨歷屬西山鄉轄;1953年建政后屬西甕鄉;1956年合作化時建社,命名為“陡寨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西山工區,同年建陡寨大隊;1961年屬西山公社,仍稱陡寨大隊;1984年8月屬西山鎮,改稱陡寨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陡寨村民委員會。 村委會建于2001年。 |
解放前和解放初,滾郎各村寨屬玉堂鄉;1953年建政后屬西甕鄉;1956年合作化時建社,命名為“長久農歷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西山工區,同年建滾郎大隊;1961年屬西山公社,仍稱滾郎大隊;1984年8月屬西山鎮,改稱滾郎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滾郎村民委員會。 2018年3月10日縣政府批復西山鎮并村方案,同意滾郎村、卡甕村合并為滾郎村村民委員會。 |
解放前至解放初,岑杠屬西山鄉;1953年建政后劃屬岑杠鄉;1956年屬西山鄉;合作化時建社,名為“岑鞏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岑杠工區,同年建岑杠大隊;1961年屬岑杠公社,仍稱岑杠大隊;1984年8月屬岑杠鄉,改稱岑杠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岑杠村民委員會。 岑杠村委會2014建成。 |
解放前至解放初,烏林各寨屬西山鄉;1953年建社時劃屬岑杠鄉;1956年屬西山鄉,同年建社,名為“烏林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岑杠工區,同年建烏林大隊;1961年屬岑杠公社,仍稱烏林大隊;1984年8月屬岑杠鄉,改稱烏林村民委員會(現名稱務林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務林村民委員會。 村委會1987年建成,1998年搬到新駐地。 2018年3月10日縣政府批復西山鎮并村方案,同意務林村、撈里村合并為務林村村民委員會。 得名后使用至今。 |
解放前和解放初,頂洞屬鞏安鄉,鄉址駐頂洞;1953年建政后屬四合鄉;1956年合作化時建社,命名為“安樂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西山工區,同年建大隊,名為新興大隊;1961年屬西山公社,仍稱新興大隊;1965年更名為頂洞大隊;1984年8月屬西山鎮,改稱頂洞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頂洞村民委員會。 村委會辦公樓建于1984年,2009年寨火損毀。 |
解放前至解放初期,小丑屬鞏安鄉;1953年建政時劃屬四合鄉;1956年屬西山鄉;同年建社,名為“小丑農業生產合作社”;1957年屬西山片;1958年屬西山公社岑杠工區,同年建小丑大隊;1961年屬岑杠公社,仍稱小丑大隊;1984年8月屬岑杠鄉,稱成小丑村民委員會。 1992年撤區并鄉建鎮后屬于西山鎮,仍稱小丑村民委員會。 小丑村委會建于2012年。 |
2018年設立得名,沿用至今。 |
2018年設立得名,沿用至今。 |
2018年設立得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