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治安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的五、六、十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屬洞口縣五區。 1956年,設立石柱鄉。 1958年,并入山門公社。 1961年,山門公社析置石柱公社。 1985年,公社改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平鎮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五、六、九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月溪鄉屬洞口二區。 1956年,歐溪、管竹、白羊3鄉并入月溪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95年,撤銷區制,屬月溪鄉。 2018年,撤鄉設鎮。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平善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五、六、九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屬洞口縣第一區。 1958年,設立古樓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平善鄉。 1949年10月,屬武岡縣三、九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屬洞口縣第一區。 1956年,設立長塘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1986年4月30日,改為長塘瑤族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平鎮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的五、六、九區。 1952年2月,分屬洞口縣二區寶瑤、那溪鄉。 1956年10月,寶瑤鄉并入那溪鄉,設立那溪瑤族鄉。 1958年,瑤族鄉改公社。 1966年,那溪公社析置寶瑤公社。 1984年,公社改為那溪瑤族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平鎮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五區、六區、九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境域屬洞口縣二區。 1956年,設立渣坪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治安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五區、六區、十區管轄。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境域屬洞口縣五區。 1956年,設立桐山鄉。 1958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屬山門區。 1995年,轍區并鄉,屬桐山鄉。 |
民國二年(1913年),屬武岡縣治安鄉。 1949年10月,分屬武岡縣五、六、十區。 1952年2月,武岡縣析置洞口縣,大屋鄉屬洞口縣第五區。 1956年,并入桐山鄉。 1958年,屬桐山人民公社。 1961年,桐山公社,析出大屋公社。 1986年,改為大屋瑤族鄉。 |
1958年5月,洞口縣在茶鋪建立國營園藝場,由縣委、縣人委直接領導;1965年9月,改屬邵陽專區管理,并改名為邵陽專區茶鋪茶場,期間成立了"五七"干校和知青農場;1979年2月,中共邵陽地委將邵陽地區茶鋪茶場改為邵陽地區茶葉研究所。 1980年10月,恢復為邵陽地區茶鋪茶場。 1986年3月更名為邵陽市茶鋪茶場,歸口市委農村工作部、市政府農村工作辦公室和市農業局管理;1998年恢復邵陽市茶葉研究所,兩塊牌子,一套人馬。 2009年11月,經市人民政府批準,撤銷邵陽市茶鋪茶場和邵陽市茶葉研究所,成立洞口縣茶鋪茶場管理區,同時加掛洞口縣茶鋪茶場牌子。 2019年實行機構改革,機構內部設立“6辦3中心1大隊1站”。 管理區轄八角山、二家、雙桂、半山四個社區和雙塘村一個行政村,共36個村(居)民小組,總人口6893人;總面積8平方公里,除雙塘村的土地為集體土地外,均為國有劃撥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