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東區銀江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東區銀江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五道河社區成立于2021年3月,在攀枝花市建設之初,當地居民需要走過5道小河溝才能出山,故名為五道河社區。五道河社區位于東區東北部,轄區面積9.9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65戶669人;設有黨支部1個,共有黨員44名。轄區內有企業9家(其中工業企業4家)、商戶25家。近年來,五道河社區按照“黨建領航、多方參與、服務群眾”的思路,探索建立黨建引領基層治理“125”工作法,即成立1個“布鞋奶奶”工作室;密織2個治理網格,重點解決轄區環境衛生臟、亂、差現象,整治大貨車噪聲和粉塵污染問題;延伸5個居民小組,開展微服務、微關愛、微互助、微調解,打開了社區治理新局面。先后獲得攀枝花市終身學習品牌、“攀枝花市健康社區”“東區基層黨建工作優秀創新項目”等30余項榮譽稱號。

倮果社區成立于2001年9月,因由原倮果村城市人口組建新社區,新社區位于倮果地界,故命名倮果社區。倮果社區位于東區東北部,轄區面積8.8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024戶3072人;社區黨委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48名。轄區內有林地3700畝、企業86家(其中工業企業5家)、商戶135家,以維修、批發、零售、服務等產業為主。正在建設銀江水電站重點項目。近年來,倮果社區立足轄區居民人員結構復雜、居住分散等問題和城鄉交錯、工農結合等特點,依托“黨建+文體+志愿服務”共融共商共管模式,成立了“倮果大媽”志愿者服務隊、“銀江藝術團”“靚麗晚霞”舞蹈隊、少數民族打跳隊、乒乓球隊等隊伍,為轄區居民提供優質社會服務。先后獲得“國家級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省級“先進社區(村)”“市級文明單位”、市級“平安家庭創建市級單位”、市級“平安和諧社區”等榮譽稱號。

雙江社區成立于1975年10月,原隸屬五道河街辦(1975年初,五道河街辦遷址倮果,1987年4月改稱倮果街辦,2000年并入銀江鎮),因社區地處金沙江和雅礱江的交匯處,故命名雙江社區。雙江社區位于東區東北部,轄區面積11.38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250戶2458人;社區黨委下設4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62名。轄區內有林地7573畝、有企業272家(其中工業企業41家)、商戶124家,以餐飲、貨物運輸等產業為主,建有學校3所、醫院1家。近年來,雙江社區以“一社區一特色”為抓手,整合社區各類資源,注重發揮社區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產業發展、帶富致富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加強與企業合作,做好運輸相關服務,加大對餐飲服務的宣傳力度,提高“兩江小院”知名度,積極構建社區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格局,為全面推進社區各項發展提供堅強保證。

恒德社區臨時工作委員會成立于2020年6月,2021年1月換屆選舉后變更恒德社區居民委員會,2022年5月恒德社區黨總支升為恒德社區黨委,因轄區人口主要由恒大城和天德華府兩個小區組成,故命名為恒德社區。恒德社區位于東區東部,轄區面積3.2平方公里,現有居民2500戶5500人;社區黨委下設3個黨支部,共有黨員121名。轄區內有耕地113.3畝、林地4631.7畝,企業107家(其中工業企業9家)、商戶83家。恒德社區立足靠近新建攀枝花市婦幼保健院、在建花海小學等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社區集體經濟,目前已建成攀枝花市首個托幼一體綜合服務中心、少兒綜合訓練一體中心、攀枝花市婦女居家靈活就業示范基地,探索出發展社區集體經濟反哺社區共治共富、推動打造城鄉融合“幸福鄰里”的共富綜合體,構建起城鄉融合“鄰里共富”恒德樣板。

雙龍灘村位于攀枝花市東區銀江鎮西北部大黑山腳下;東與攀鋼(集團)公司朱家包包鐵礦相鄰;南與攀鋼(集團)公司蘭尖鐵礦接壤;北同仁和區務本鄉相鄰,三面環山,海拔1360——2700米左右,屬高海拔地形。全村幅員面積27796畝,耕地面積215.6畝(其中田57畝、地158.6畝)山高坡陡,人多地少,是典型的企業現代化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滯后鮮明反差的村落。 雙龍灘村由于礦山的開發建設,占去了大量的土地,形成了以缺水少地為核心的歷史遺留問題, 2001年被列為省定貧困村。 近年來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下,開展了以解決“缺水少地”為核心的惠民工程。村內基礎設施較為完善,交通便利。有硬化村主干道3.2公里,機耕道5公里;有蓄水20萬立方米的雙龍水庫,農業引水管道4000米,大小蓄水池120多個。農業生產實現了運輸機械化、灌溉設施化,開墾土地694畝,形成了集蓄、灌配套一體的農業基礎設施。2007年,結合村情在全鎮率先實行了土地集中流轉,土地流轉率達90%,實現了農業產業化、環境綠化,把種田人變成了產業工人。農業產業化為發展近郊田園觀光農業奠定了基礎,推動了農業經濟向生態經濟的轉變,傳統家庭經濟向服務經濟的轉變,2009年被四川省命名為生態文明村,2017年被四川省命名為“四好村”。 村民享受平價醫療和大病醫療救助,勞動保障、醫療、養老、五保等社保體系健全,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問題基本解決。

五道河社區位于金沙江河谷,地處五道河溝谷地段,北距二灘水電站約40公里,南距攀枝花火車站27公里,東起倮朱北路防空洞,西至礦山北路紅旗坡外。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社區分為五道河一生活區、二生活區、井巷生活區、三生活區、機修平房生活區。總戶數2046戶,總人數:5302人,管轄范圍所有住戶屬于攀鋼生活公司,環衛及道路設施均屬于攀鋼管理,轄區主干道隆慶東路屬于東區交通局。轄區無土地出租、無招商引資、無集體資產,社區辦公經費靠政府劃撥。轄區范圍內有朱礦、攀枝花市12小、五道河育新幼兒園、五道河郵政儲蓄所、五道河社區衛生院、敬仁堂藥房、鑫宏超市、如意超市等單位。該區域屬于老工業區,粉塵和噪音對居民有一定的影響。 五道河社區成立于2001年9月,社區現有工作人員5人,居民小組長6人,網格長3人,樓棟長48人。目前五道河社區擁有社區服務大廳、社區衛生站、社區文化活動站、社區就業服務站、社區居家養老工作站及社區勞動保障工作站等服務網點。社區主要以企業共建達到資源共享,共駐共建。社區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創建了和諧社區、平安社區。近年來社區受到區、鎮等各項表彰。先后被評為“優秀黨支部”、“平安社區”先進單位、 “巾幗文明崗”、 “大團委”特色團組織創建單位、 “先進基層黨組織”、 “銀江鎮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先進集體”、 “區、鎮、村換屆選舉先進集體一等獎”、 “東區科學協會先進單位”、多次獲得文化體育比賽第一名 、殘疾人趙攀偉榮獲《四川省棋王》,“信訪和群眾工作先進集體”等榮譽。

攀枝花村東起紅花田、西至硫磺溝,南起仰天窩、北至板依村,全村幅員面積16.77平方公里,下設兩個支部和六個黨小組,共有黨員117名。轄區共六個合作社,三社、四社是以一產農業為主,二、三產業為輔,一社、二社、五社、六社是以二、三產業為主的村。2018年全村共計939戶村民,2195人(其中:征轉人員1016人、農業人口1156人),有民族人口452人,民族戶數132戶。現轄區六個合作社中一、二、五三個社因攀密路修建和麗攀路修建征轉安置了一部分人員,三、四社屬于純農業合作社,六社因攀密路修建和陽光馨園修建已全部統征統轉。 二、本村未來發展方向 1、我村一社緊鄰麗攀高速公路出口和蘭尖礦區和家屬生活小區,可依托區位優勢發展商貿及倉儲物流項目; 2、我村四社地處大黑山森林公園山腳下,可依托有利資源發展近郊康養旅游業; 3、利用安國棗基地大力發展休閑農莊和特色果園種植,開展“休閑觀光+采摘體驗+農耕展示”的農康休閑旅游業。 4利用六社安置區空閑資源,招商引資,盤活資源,增加收入。

沙壩村地處攀枝花市東大門,地理位置優越獨特,交通方便,離市區不到3公里,是北上成都南下昆明,是通往會理、會東、紅格溫泉、二灘水電站的必經之路。幅員面積25.7平方公里,村所轄5個村民小組(第二、第五村民小組已基本征轉安置)560戶,1645人,其中男770人,女875人。耕種面積6600余畝。2017年人均年純收入12600余萬元。 沙壩村具有人杰地靈心齊聚力勢創一流的優勢和個性,加強黨的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核心和引領作用,努力改善民生提高村民生活質量,在社會經濟發展、創建國家文明城市、維護社會穩定、增強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支持國家重大項目建設等都取得優異成績,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沙壩村是全國文明村鎮,曾先后獲得:“兩江、兩路、兩園”黨建示范片、巾幗文明示范村、四川省環境優美示范村莊、攀枝花市“三村建設”示范村、黨建示范億元村、東區創建國家衛生城市先進村等榮譽。 芒果種植是沙壩村村民的主要支柱產業,成立了攀枝花市翔棋芒果種植專業合作社,被四川省農業廳等部門命名為省級示范農民專業合作社。沙壩村現成立農民家庭農場6家,其中“佳鎂好'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范農場。沙壩村芒果年產銷量居東區之首,銷往全國各地。 陽光康養休閑農莊是沙壩村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大主線,沙壩境內有玖月酒山莊、精華農莊、格外香、閑云樹下等休閑山莊,是境內外游客康養休閑的好地方,并有較高的知名度。 沙壩村是被市、區、鎮政府確定為重點打造“四川省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小鎮”,特色新村的區域,也是境內外商家來沙壩投資發展的最佳選擇。 沙壩村境內住外單位有:四川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申蓉項目汽車4s店等單位。銀江水電站機壩建設于此。

“阿署達”在彝語中意寓:“風吹樹葉沙沙響”,這里被譽為攀枝花的如畫江南,這是一個有著六百年歷史的彝族村寨,坐落在保安營北坡的山坳中,海拔1300米左右。阿署達村地處北緯26°,森林總面積600公頃,耕地面積800公頃。獨特的南亞熱帶為基帶的島狀主體氣候著稱,年平均氣溫20攝氏度,年平均日照270天以上,無霜期300天以上,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因此四季鮮花盛開。

阿署達人文化生活豐富,以生態文化為載體的各類民間活動、節日活動日益深入到日常生活。2月春季“賞花節”姹紫嫣紅的三角梅,為整片山谷染上了熱情的色彩。5月夏季“戲水歌唱節”,水上活動與歌唱比賽。農歷6月24“火把舞蹈節”……都為人們創造娛樂與學習、交流技術相融合的平臺。

阿署達村深入挖掘本地的人文、地域、生態等特色優勢資源,做足做好生態農業、特色農業文章,走“綠色農業、觀光農業、生態林業”的致富之路。阿署達村年產芒果100余萬公斤,僅水果一項年人均純收入近13000元。桂圓、蓮霧、杏子等后續產業也非常具有增收潛力。

阿署達陽光康養”旅游是一大特色,結合當地花舞人間旅游景區,每年吸引了眾多國內外的專家、康養人群、旅游愛好者前來,旅游人數近萬人。

華山村位于攀枝花大道中段,東臨巴斯箐,西鄰金沙江,北鄰公山灣,南鄰仁和溝,面積6平方公里,全村共3個合作社:渡口社、酸角樹社、老熊箐社,共計486戶村居民,總人口1147人。其中農業人口740人,非農業人口397人。渡口社從公山灣到原醫藥公司家屬樓背后山梁;酸角樹社主要居住在華山批發城;老熊箐社主要居住在西磁路;還包含仁和溝沿線,居住散亂。我村現有4個村民集中居住區,分別是五十四西磁路居住區;華山批發城居住區;華山干貨市場居住區;老醫藥公司家屬樓背后居住區;渡口橋天外天居住區。村民主要經濟收入依靠住房出租。

弄密村:由原弄弄溝村、密地村(4組、5組、6組) 區域合并而來。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日本中文字幕乱码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 |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视频在线观看 | 女同精品久久国产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