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共和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共和縣各街道鄉鎮情況介紹

恰卜恰鎮位于縣境東部,州府、縣府駐地。2001年,恰卜恰鄉并入恰卜恰鎮。轄7個居委會(第一、二、三、四、五、六、七),9個村委會(上塔買、下塔買、次漢蘇、東香卡、西香卡、西臺、尕寺、加拉、索吉亥)。

恰卜恰鎮 位于縣境東部,州府、縣府駐地。人口2.8萬,以漢族為主,還有藏、回等民族。面積7.3平方千米。轄一至七按順序排列的7個居委會。1956年設恰卜恰鎮,1958年改稱龍羊公社,1965年復稱恰卜恰鎮。

恰卜恰鄉(Qia Bu Qia Xiang) 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千米。人口0.8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52%。面積432平方千米。轄上塔買、下塔買、西臺、東香卡、西香卡、尕壽、加拉、索吉鄉、次漢蘇9個村委會。1949年屬上郭密區塔買鄉,1958年撤區后合并到次漢土亥鄉,1958年并入龍羊公社,1965年改設恰卜恰鎮,1968年由恰卜恰鎮析置恰卜恰公社,1984年改稱恰卜恰鄉。2001年,并入恰卜恰鎮。

倒淌河鎮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府駐地44千米。人口1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78%。面積0.2萬平方千米。轄蒙古、東衛、黑科、拉乙亥麻、次漢達哇、哈乙亥、甲乙、黃科、措卡、元者10個牧委會。1949年屬千卜錄區,1956年設倒淌河鄉,1958年改為倒淌河公社,1965年改為倒淌河鄉。2001年改設鎮。
曲溝鄉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府駐地12千米。人口0.8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38%,還有漢、回、土等民族。面積748平方千米。轄黃河、德勝、后菊花、龍羊新村、馬尼毛臺、曹多龍、克才、多隆溝、阿乙亥、次汗土亥、瓦里關、龍才12個村(牧)委會。1949年為上郭密區曲溝鄉,1958年并入龍羊公社,1961年分設曲溝公社,1965年與瓦里關、蘇乎拉公社合并為曲溝鄉,1968年改為曲溝公社,1984年復稱曲溝鄉。2002年4月2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青政函[2002]29號文批復,設立龍羊峽鎮;撤銷曲溝鄉并入龍羊峽鎮。
英德爾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4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4%。面積0.2萬平方千米。轄知海、哈爾梗、中果、郎娘、更尕、曲讓、黃河、加什達8個牧委會。1949年為都秀區轄鄉,1958年并入沙珠玉鄉,后改稱三湖公社,1963年分設為英德爾鄉,1965年并入沙珠玉鄉,1981年從沙珠玉公社分設英德爾公社,1984年復稱英德爾鄉。2006年8月,共和縣撤銷英德爾鄉,設立塘格木鎮.。
黑馬河原稱大喇嘛河,系藏語達乃亥瑪的音譯。漢語得名黑馬河。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環湖八族之都秀藏族部落徙于此。

為百戶頭人管治。

民國十八年(1929年),建縣后屬都秀區。

新中國成立后,置巨什科鄉。

1956年,改稱都秀四鄉。

1958年初,都秀區改為大喇嘛區置,大喇嘛河鄉,1961年,改稱黑馬河公社。

1984年,復改鄉。

2017年12月,撤鄉設鎮。

黑馬河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府駐地148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0%。面積0.1萬平方千米。轄加卜龍、直合去乎、文巴地、然去乎4個牧委會。1953年改為黑馬河鄉,1968年改為黑馬河公社,1984年復稱黑馬河鄉。。

石尕亥鄉位于縣境北端,距縣府駐地180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3%。面積319平方千米。轄切吉、鐵卜加、如龍、向公、尕日拉、魯色6個牧委會。1949年設石乃亥鄉,1958年并入黑馬河鄉,1961年分設石尕亥公社,1963年改為石尕亥,1968年改為石尕亥公社,1984年復稱石尕亥鄉。。
江西溝系蒙語江斯的諧音,意為有冠頂珠的山溝,故得名。1953年,屬廿地鄉。

1958年,設江西溝公社。

1984年,改為江西溝鄉。

江西溝鄉位于縣境北部,距縣府駐地108千米。人口0.5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81%。面積681平方千米。轄元者、大倉、上社、下社4個牧委會。1953年屬廿地鄉,1958年設江西溝公社,1984年改為江西溝鄉。。

沙珠玉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35千米。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35%,還有漢、回等民族。面積681平方千米。轄珠玉、上村、種子、耐海塔,上卡力崗、下卡力崗、曲溝、大連海、知耐亥9個村委會。1949年為都秀區轄鄉,1958年并入三湖公社,1963年分設沙珠玉公社,1965年改為沙珠玉鄉,1968年改為沙珠玉公社,1984年復稱沙珠玉鄉。
鐵蓋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府駐地50千米。人口0.6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49.1%。面積0.1萬平方千米。轄鐵蓋、吾雷、馬漢臺、拉干、拉才、上合樂寺、下合樂寺、托勒臺、七臺、委曲、哈汗土亥11個村(牧)委會。1949年為上郭密區居力蓋鄉,1956年改稱鐵蓋鄉,1958年并入龍羊公社,1961年改稱鐵蓋鄉,1958年并入龍羊公社,1961年分設鐵蓋公社,1984年改為鐵蓋鄉。
廿地鄉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府駐地25千米。人口0.4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6%。面積707平方千米。轄廿地、切扎、拉龍、羊讓、曲什納5個牧委會。1949年為加拉區轄鄉,1958年并入三湖公社,1961年分設廿地公社,1963年改為廿地鄉,1965年并入沙珠玉鄉,1971年分設廿地公社,1984年改稱廿地鄉。
切吉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府駐地90千米。人口0.7萬,以藏族為主,占總人口的91%。面積0.4萬平方千米。轄東科、莫合、塔秀、喬夫旦、新村、祁加、加什科、哇合8個牧委會。1949年屬上郭密區轄鄉,1953年設切吉區,1958年改設切吉公社,1963年改稱切吉鄉,1968年又改稱切吉公社,1984年復稱切吉鄉。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欧美国产国产一区二区 | 性国产区在线视频 | 欧洲亚洲国产精品 | 特级做a爱片久久久久 |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久久久 | 欧美十八禁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