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林鎮,因境域最早有人類居住時森林茂密富足而得名。 |
九襄鎮“戊戌變法”時人口滿5萬成立自治會鎮所,于是將周圍諸鄉并入,得九個半鄉,因“鄉”與“襄”同音,故名九襄。 |
烏斯河鎮,舊稱窩石河,1964年修成昆鐵路建火車站改名烏斯河。 |
宜東鎮,原名泥頭場、泥頭驛,是千年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后根據諧音為宜東,因此得名。 |
明朝初期,富莊鎮境域以物產富庶、交易興隆而得名。 |
清溪鎮是原古縣城,歷為州、郡、縣治所,清朝雍正七年(1729年)政土歸流,以清溪城東、西兩澗溪水清澈可鑒,且順大清之意,更名為清溪縣。 |
歷代在此駐兵,以戍守大渡河之意名大戍堡,后演化為今名。 |
皇木鎮,皇木以明、清兩代建造皇宮采伐原木而得名。 |
唐家鎮,因境域盛產甘蔗熬糖,糖、唐諧音,故名唐家。 |
富泉鎮,以泉多、水好而得名。 |
安樂鎮,因明、清年間百姓民不聊生渴望安居樂業而得名。 |
前域鎮,因轄區位于后域之前而得名。 |
富鄉鄉,因1961年6月建鄉時,所轄5個大隊,均以“富”字為頭命名,故稱“富鄉鄉”。 |
馬烈鄉,因鄉人民政府駐馬烈村得名。 |
河南鄉,因鄉境位于大渡河之南,而得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