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意人民群眾向往美好幸福生活。 |
鎮駐地原為小山坳,明初建坳仔圩。鎮因圩名。 |
鄉駐地1930年形成圩集,名汶朗圩,因處汶塘和草朗村之間,故名。 |
清乾隆年間(1736—1795)稱甘灑堡。民國12年(1923)形成甘灑圩。 |
駐地鳳崗圩四周環山,形似五鳳,故名。鎮名從之。 |
鎮政府駐洽水圩,圩因在東坑、西坑兩水匯合處得名。 |
駐地梁村因梁姓居民多得名。唐代已有聚落,清末形成梁村圩。鎮因圩名。 |
駐地明初形成大崗圩。鎮因圩名。 |
清末駐地形成崗坪圩,因地處平坦崗地得名。 |
鎮西側古有一深圳,四季清澈幽涼,名冷坑。 |
相傳明洪武年間(1368—1398)稱“馬營”,即拴馬匹的地方。清末改稱馬凝,1920年改為馬寧。1943年鎮駐地形成馬寧圩。 |
鄉駐地清咸豐年間(1851—1861)形成圩集,名藍洞街,因周圍盛產藍淀染料,此地形成染料的交易場所,故名。民國9年(1920)改名藍鐘圩,以藍洞、銅鐘二聚落名各取一字組合成。 |
鄉駐地永固圩為南朝宋元嘉元年(424)永固縣治,《懷集縣志》:“重山峻嶺,居然平邑,故名永固”。 |
相傳鎮駐地詩洞圩歷有吟詩作對的習慣,故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