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民安街,屬城關區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民安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2001年改名為永安鎮,屬永安鎮管轄。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南順街,屬城關區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和永勝街合并成立新勝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南順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南關街,屬城關區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南關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東關街,屬城關區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成立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前劃為新華街,屬城關區管轄。 1958年人民公社化和永勝街合并成立新勝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新華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1958年成立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張莊鄉的張莊村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張莊鄉的顧冊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該村原名鳳凰臺鋪,后經演變,改為豐臺鋪,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張莊鄉的豐臺鋪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該村原名辛莊,后改為東辛莊,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張莊鄉的東辛莊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該村自得名以來沿用至今,解放后劃歸行政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下韓鄉的土橋鋪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為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為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渾源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總結》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下韓鄉的神溪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
該村解放后劃為行政村,曾為八區區公所所在地,沿用至今。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為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為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渾源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總結》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
該村原名金龍口,后改名柳家口,最后改名唐家莊,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 1958年改稱管理區。 1961年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稱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根據晉政函﹝2008﹞8號文件,《關于渾源縣張莊等四個鄉的八個村劃歸城關鎮管轄的批復》(同政法﹝1999﹞132號)收悉,同意將東坊城鄉的唐家莊劃歸到城關鎮管轄。 2001年城關鎮更名為永安鎮。 |
該村原名續村,后改為許村,沿用至今,解放后劃為行政村,曾為我縣五區區公所所在地。 1958年人民公社化改叫管理區。 1961年5月13日,根據縣人委《關于調整公社建制》的通知,改叫生產大隊。 1984年9月15日,根據縣《政社分開、建鄉(鎮)政府》工作報告,改稱村委會。 自1984年得名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