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樂安縣各街道鄉鎮歷史沿革

樂安縣各街道鄉鎮歷史沿革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以前,鰲溪屬崇仁縣忠義鄉;后樂安建縣。

清同治年間,屬樂安縣忠義鄉情同里一、二、三、四、六、七、都。

1931年設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鰲溪屬第一區管轄,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先后稱鰲溪人民公社和城關人民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撤社設鎮至今;1986年10月,撤銷石陂鄉并入鰲溪鎮。

2001年10月,撤銷潭港鄉并入鰲溪鎮。

得名后沿用至今。

南北朝梁普通三年(522)為巴山郡治,后擴為高州。

隋開皇九年(589)屬崇仁縣天授鄉。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建縣時劃入樂安縣管轄。

清同治年間屬天授鄉二十九都。

1912年至1949年為第五區公溪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成立公溪鎮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公溪公社,1960年11月至1962年劃為撫州地區縣級直轄鎮。

1963年2月劃回樂安縣管轄,恢復公社建制。

1984年5月撤社設鎮改稱公溪鎮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天授鄉甘泉里二十八都和巴山里三十一都、三十二都。

1911年至1949年先后隸屬公溪、航橋、桐江和龔坊等鄉,1956年3月成立山碭鄉;1958年成立山碭人民公社;1959年山碭公社撤銷,所轄大隊、生產隊分別劃入公溪、龔坊公社;1961年10月進行社隊規模調整,重新恢復山碭公社,駐地山碭村;1968年8月擴社并隊,山碭公社被撤銷并入龔坊公社;1980年2月由龔坊公社劃出,設立山碭公社,駐流坊村;1984年5月體制改革,撤社改鄉;2001年3月撤鄉建鎮;2001年11月,撤銷航橋鄉并入山碭鎮。

得名后沿用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分屬本縣樂安鄉長安里十七、十八都和天授鄉三十三、三十四、三十五都。

1912年后,分別劃歸四區、五區管轄。

1933年5月至1934年建立濂坑區蘇維埃政府,管轄濂坑及新干周邊蘇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四區龔坊鄉。

1958年設立龔坊公社,1961年改設龔坊區公委,1964年復稱龔坊公社。

1968年8月,山碭公社并入龔坊公社,1980年2月劃出山碭公社,1984年5月撤社設鄉改稱龔坊鄉。

1999年撤鄉建鎮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境域分屬樂安鄉長安里十九都,提楊里二十、二十一、二十二都和天授鄉崇仁里二十三都。

1912年后屬第四區管轄;1933年4月至1934年12月,建立竹山區、白石區蘇維埃政府;1949年10月,設立第四區(戴坊)人民政府,駐戴坊街;1956年5月,分別成立戴坊、鵬州、竹山、沙堆4個鄉人民政府;1958年10月戴坊、鵬州、竹山、沙堆4個鄉組建戴坊人民公社,駐戴坊街;1961年10月戴坊公社劃分為戴坊、竹山、鵬州三個公社;1968年10月,竹山、鵬州公社撤銷,并為戴坊公社;1976年1月,重新恢復鵬州公社;1984年5月,體制改革改為鄉人民政府;1985年5月,撤鄉改為戴坊鎮;2001年11月,撤銷鵬州鄉并入戴坊鎮。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云蓋鄉望仙里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都;1912年至1949年屬第三區,分屬牛田、流坑2個鄉;1932年7月至1934年6月建立水南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為第八區,分屬牛田、流坑、峽圳3個鄉;1958年牛田、流坑、峽圳3個鄉合并成立牛田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改稱牛田鄉;1985年撤鄉設鎮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云蓋鄉安樂里四十都、四十一都;1912年至1949年為萬崇鄉,1932年5月至1934年12月,建立萬崇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改為萬坊鄉。

1958年并入湖坪公社,1962年分設萬坊公社,1965年再次并入湖坪公社,1976年恢復萬坊公社,1983年更名為萬崇公社,1984年5月撤社設鄉,更名為萬崇鄉,2001年5月撤鄉建鎮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分屬忠義鄉仙橋里和仙臺里八都、九都、十一都、十二都。

1912年至1949年為第一區,分屬帶陂、增田兩鄉。

1932年8月至1934年6月建立增田區蘇維埃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境內設有帶陂、增田、舟坊、東湖、瑤前等鄉,同屬第一區人民政府,1958年成立增田人民公社。

1984年5月撤社設鄉更名為增田鄉。

2002年3月撤鄉建鎮。

得名后沿用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分屬豐樂里五十一都和長樂里四十七都;1912年至1949年屬南二區;1932年5月至1934年底建立招攜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設立第二區,1956年設立招攜鄉,1958年成立招攜人民公社,1969年因修建洞口電站,撤銷招攜公社,并入金竹公社;1975年恢復招攜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更名為招攜鄉,1985年3月撤鄉建鎮,2001年11月8日,撤銷望仙鄉,劃歸招攜鎮。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境域分屬樂安鄉興平里16都,天綬鄉崇仁里24都、尚善里25都、甘泉里30都。

1912年后境內設立小陂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五區管轄。

1956年撤區并鄉后,境內設立東堆鄉。

1958年成立東堆人民公社。

1961年設立湖溪人民公社。

1968年分別劃歸公溪、龔坊、石陂三個公社。

1972年恢復湖溪公社建制。

1984年9月撤社設鄉更名為湖溪鄉。

2000年2月鄉政府機關由原駐地湖溪村遷至小陂村鑿樹橋。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云蓋鄉安樂里所下轄的四十二、四十三、四十五都。

1912年屬第三區羅陂鄉,1950年屬湖坪區管轄,1955年8月撤區并鄉時為羅陂鄉,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并入湖坪公社,1962年6月單獨成立羅陂人民公社,1965年再次并入湖坪公社,1976年恢復羅陂公社,1984年4月撤社設鄉。

更名為羅陂鄉,得名后沿用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云蓋鄉善和里四十四都、四十六都,1920年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為第三區管轄。

1930年2月建立南二區(善和區)蘇維埃政府,后由善和遷至湖坪,改名湖坪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建立第三區(湖坪區),轄萬坊、羅陂;1955年撤區并鄉,分出萬坊、羅陂,單獨成立湖坪鄉;1958年設立湖坪公社(含萬坊、羅陂、善和),1961年萬坊、羅陂、善和公社分別單獨成立公社,1964年善和并入湖坪公社,1965年萬坊、羅陂并入湖坪公社;1975年12月萬坊、羅陂又單獨析出;1984年6月撤社設鄉更名為湖坪鄉,得名后沿用至今。

清同治年間(1862-1874)屬云蓋鄉長樂里四十八、四十九都,1926年屬南一區48都;1930年5月建立望仙區蘇維埃政府管轄南村鄉,1931年成立太平區蘇維埃政府,1933年3月,中共樂安中心縣委、縣蘇維埃政府設于南村。

1949年9月中旬在南村建立樂安縣人民政府;1950年4月,太平鄉由崇仁縣劃歸樂安縣管轄,設第六區太平區;1952年設第七區南村區;1956年5月,設南村、太平鄉;1957年太平、南村鄉合并為南村區;1958年11月設南村公社,后又分為南村、望仙、太平、谷崗四個公社;1961年望仙、太平兩個公社并入南村公社;1964年分設南村、望仙公社;1984年5月體制改革更名為南村鄉。

1912年屬豫章道;1932年后屬于第七行政區管轄;1932年12月至1934年底,建立谷崗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屬崇仁縣管轄;1950年劃歸樂安縣管轄;仍為谷崗鄉。

1956年建立谷崗鄉、歐坊鄉、路南鄉;1958年成立谷崗公社,撤銷歐坊、路南鄉;1961年增設水口公社,1964年撤銷水口公社,劃入谷崗公社;1984年6月撤社設鄉改稱谷崗鄉至今。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建縣前屬永豐縣云蓋鄉。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隨云蓋鄉劃入樂安縣。

清同治年間(1862-1874),金竹仍屬云蓋鄉豐樂里,下轄五十都、五十二都、五十三都、五十四都。

1912年后屬南二區;1930年2月建立竹溪區(后改稱南一區)蘇維埃政府,1931年成立金竹區蘇維埃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第二區;1956年轄區內芳草、半坪、大金竹、引水、坪溪、嚴杭6個鄉合并成大金竹、引水、坪溪、嚴杭4個鄉,之后又合并成金竹、坪溪兩個鄉;1958年分別成立人民公社,1959年兩個公社合并為金竹人民公社;1969年因修建洞口水電站,撤銷招攜公社,并入金竹公社,1975年分為金竹、坪溪兩個公社;1984年體制改革,金竹、坪溪再次各自為鄉,2001年12月金竹鄉與坪溪鄉合并為金竹鄉;2002年10月經省政府批準設立金竹畬族鄉。

得名后沿用至今。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日韩在线观看不卡视频 | 天天爱天天久久 |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的 | 亚洲成色最大综合在线播放6 | 亚洲九九影院在线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