碭城鎮為標準建置鎮,座落在碭山縣中心,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七縣交界處,是縣委、縣政府所在地,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區域面積45.5平方公里,轄10個社區居委會,25個行政村,城鎮總人口近1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8萬人,現有耕地面積2456公頃,以種植蔬菜、水果為主。隴海鐵路、310國道、10l省道穿境而過,碭(山)單(縣)、碭(山)豐(縣)、碭(山)永(城)、碭(山)夏(邑)等縣道組成連接……。 |
廟鎮地處蘇魯豫皖四省結合部,轄22個行政村,98個自然村,215個村民組。人口5.4萬人,可耕地面積7萬畝,共81.7平方公里。 近幾年來,在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經過全鎮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共同努力,玄廟鎮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2004年人均收入達到2000元。該鎮曾先后連續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經濟運行十強鄉鎮”,被授予“六好鄉鎮黨委”光榮稱號、全市“畜牧養殖先……。 |
唐寨鎮位于碭山縣東北邊境,為二省(安徽、江蘇)三縣(蕭、碭、豐)交界處。全鎮累計安裝程控電話3000部,82個自然村全部通了程控電話,居全縣之首,是全省第一個程控電話鎮。唐寨鎮結合本地實際,實行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兩高一優農業,主攻水果,狠抓企業,穩中求進。鎮成立果樹技術服務中心,推廣酥梨套袋、生物農藥使用、建立酥梨精品園、配方施肥、良種培育和選用、水果貯藏、節水灌溉、青貯飼料、酥梨喬化密植栽培、地……。 |
周寨鎮地處安徽省最北部,距碭城17公里處,周圍分別與權集鄉、玄廟鎮、劉暗樓鄉及豐縣宋樓鎮接壤,南北最長約12公里,東西最寬約10公里,總面積74.3平方公里。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資料,全鎮人口45370人,11038戶,共有105個自然村,分為24個行政村,205個村民小組,共有耕地6.4萬畝。1999—2001年糧食總產量分別是17567噸、14568噸、18281噸,農業總產值分別是9053萬元……。 |
葛集鎮是1978年經安徽省人民政府批準的副縣級建制鎮,位于碭山縣東北部蘇皖交界處。總面積85.8平方公里,1988年撤高寨區置葛集鎮,鎮政府駐葛集,距碭城19公里。鎮轄23個行政村,13895戶,58600口人,另有非農業人口1200人。農村男女勞動力28825人。全鎮79350畝耕地,沿故黃河一線為沙質土垠,其余為兩合土和粘土地。全鎮現有機井738眼,井灌面積達48000畝。2002年,全鎮工農……。 |
程莊鎮位于碭山縣東南部,距縣城25公里,東西長約9公里,南北寬約8.5公里,總面積74.38平方公里。101省道貫穿該鎮,村鎮修柏油路,石渣路50多公里,達到村村通公路。 全鎮耕地面積58279畝,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紅芋及其他雜糧等。油料作物有大豆、花生、油萊等。經濟作物有梨、蘋果、桃、杏、西瓜、蔬菜、棉花等。為開創一條有該鎮特色,適應市場經濟的高效農業之路,根據該鎮資源優勢,各村實施選擇一個……。 |
關帝廟鎮位于碭城東南部,距縣城9公里。s101國道、碭蕭公路穿境而過,鎮區內全部通柏油、砂石路,公路四通八達。鎮轄29個行政村,133個自然村,面積90.5平方公里,耕地72000畝,16014戶,61391人。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干群發展名、優、新、特的高效農業,目前已形成糧食、水果、蔬萊、瓜、棉、銀杏、池藕等商品生產基地,實現了萬畝噸糧豐產方。主要果品類有馳名中外的碭山酥梨、富士蘋果、水密……。 |
趙屯鄉與碭山縣城毗鄰,緊靠碭山火車站,西部北部與曹莊鎮、官莊壩鎮相連,西南與河南省夏邑縣的駱集、楊集接壤。全鄉轄38個行政村,1999年4月葦子園、于樓、高莊、花園四村劃歸城關鎮,2001年又有5個村并人大村,現有29個行政村,140個自然村,189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戶15235戶,人口57966人,耕地面積64588畝,多以青沙地為主。該鄉交通極為便利,隴海鐵路穿鄉而過,蔣莊火車站座落境內,31……。 |
良梨鎮位于碭城東15公里處,主干公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310”國道擦邊而過,交通極為便利。全鎮耕地面積5萬畝(全部為梨園),土質多為故黃河沖積的沙土或沙壤土。鎮轄17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14064戶,55070人。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63億元(1990元不變價),財政收入32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49元。2003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2.14億元(1990年不變價),財政收入……。 |
官莊壩鎮位于碭山縣西北部,黃河故道南岸,北與山東單縣隔河相望,西與河南虞城接壤,東西分別與縣內權集、玄廟、趙屯、曹莊比鄰。地處北緯34°26至34°34,東徑116°11至116°19,地勢北高南低,海拔48.8米,屬全縣之冠,全鎮平面圖形東南西北斜長,地質沙堿化,飛沙土壤,全鎮面積為110.6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1406.6畝,轄20個行政村,78個自然村,203個村民小組,12590戶,總人……。 |
碭山縣李莊鎮是安徽省政府批準的六十個中心鎮之一,有著“四省通衢、商貿重鎮”的地域特色和承東啟西、經緯南北的區位優勢。境內隴海鐵路橫貫東西、310國道、李永(河南永城市)、李豐(江蘇豐縣)公路在此縱橫交織,是蘇魯豫皖邊緣地區的重鎮要塞。全鎮轄23個行政村,5.25萬人,區域面積68.5平方公里,主要為黃河沖積平原,處溫暖帶大陸性半濕潤氣候。人文傳統深厚,產業優勢明顯,果香四季飄溢,自古以來就是一塊鐘……。 |
341321402001 121 南苑社區居委會 341321402200 121 道南東村村委會 341321402201 121 隴海新村村委會 341321402202 122 孟飯棚村村委會 341321402203 122 薛口村村委會 341321402204 121 孫莊村村委會 341321402205 121 馮園村村委會 ……。 |
經濟開發區……。 |
朱樓鎮位于碭城東南部,東連程莊鎮,南接河南省永城市,西鄰黃樓鄉,北毗李莊鎮,轄區面積55平方公里,全鎮18個行政村,64個自然村,總人口41300人,耕地面積45000畝。2002年糧食總產量為12655噸;2003年糧食總產量為9201噸,2004年糧食總產量為11950噸;2002年農業總產值7048萬元;2003年農業總產值6900萬元;2004年農業總產值12150萬元;2002年農民人均……。 |
該鎮地處豫皖兩省三縣結合部,隴海鐵路、310國道平行從鎮前穿堂而過。全鎮37617人,17個行政村,81個自然村,耕地面積39098畝,是一個典型的農業鎮。2004年,全鎮經濟總收入7655萬元,人均收入1688元,鄉鎮企業已發展到186家,從業人員達2711人,年產值達1.8億元。 幾年來,在以鎮黨委、政府的帶領下,全鎮人民齊心協力,搶抓機遇,巧借優勢,認準“強農固本,興工強鎮,科教興鎮”這一戰……。 |
341321401001 123 神湖一社區居委會 341321401002 123 神湖二社區居委會 341321401003 123 神湖三社區居委會 341321401004 123 神湖四社區居委會 341321401200 122 利民村村委會 341321401201 122 沙河村村委會 341321401202 122 清河村村委會 341321401203 122 小神村村委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