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縣政治、經濟、文化、商貿中心——晉熙鎮,地處大別山南麓、長江北岸。東望天柱,西應廬山,合九鐵路、滬蓉高速、105國道貫穿其間。史料記載有1500多年的輝煌歷史,商賈云集,車水馬龍,是皖西南歷史名鎮。全鎮轄1個社區工委、15個村委會、6個居委會、7.6萬人;現有黨總支、支部87 個,黨員1875 人;國土面積165平方公里,耕地33216畝,水面10136畝,森林覆蓋率58.9%! 〗陙,鎮……。 |
新倉鎮位于縣之東南,由原花園鄉、新倉鎮合并而成。西臨縣城,東與懷寧,南與望江三縣交界。屬太、望、懷、潛四縣交通樞紐,是皖西南商貿、客流聚散地之一。總面積161平方公里,人口7.3萬,轄16個行政村,屬太湖縣東南重鎮。 鏡內河川密布,土地肥沃、氣候溫和,十分適宜農作物生長。全鎮耕地面積4688公頃,盛產優質水稻、棉花、油菜,年產優質水稻3000萬公斤以上,是太湖縣著名的“糧倉”,水資源豐富,內湖、水……。 |
素有“小上!敝Q的徐橋鎮始建于清咸豐初年,位于太湖縣城南省211線22公里處,是大別山皖西南物資貿易集散地,是太湖、宿松、望江、懷寧四縣貨物流通渠道和仔豬生產交易基地,2000年被列入安徽省中心鎮,2003年被批準為全省重點中心鎮,2004年被建設部等六部委命名為全國中心鎮。全鎮總面積97平方公里,耕地3.7萬畝,林地2.8萬畝,水域0.86萬畝,轄10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394個村民小組,總……。 |
小池鎮位于太湖城東16公里處,素稱太湖的東大門.合九鐵路,滬蓉高速公路,105國道三大交通動脈穿鎮而過.全鎮總面積12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420個村民組,總人口4.18萬.黨員1713人,設15個總支,64個支部.小池鎮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人文薈萃,區位優越.古時小池是重要的驛站,三國時曹操麾下大將曹仁曾在這里建有上格城,至今保留完整的城墻;相傳公元735年唐玄宗年間,為給后宮貴妃楊玉環運……。 |
彌陀鎮地處太湖縣西北角,是皖鄂山區邊陲重鎮,也是省市綜合改革試點鎮,鎮區面積近3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達1.2萬人,由于商貿繁榮,流動人口日益增加,包括企業在內,平均年用水量達120多萬噸,F有的鎮自來水廠,始建于80年代,水管網絡布局不盡合理,雖經一系列改造,但水源、水質、水量仍不能完全滿足我鎮快速發展的需求,根據規劃,到2020年,彌陀鎮常住人口達2.5萬人。日用水量達0.35萬m3/d。為徹……。 |
北中鎮地處大別山南麓,皖鄂兩省四縣交界,211省道穿境而過,縣道通達岳西、英山、蘄春三縣,交通便捷,是皖鄂省際邊貿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的聚散地。總面積182平方公里,轄18個行政村,4萬人。鎮黨委下設42個支部,一個教育總支,10個農村總支,1263名黨員。北中鎮因解放初期北桐區蘇維埃政府中心縣委而得名,歷史悠久,位置優越,文化底蘊深厚,清嘉慶狀元、出使日本群島大使趙文楷、趙氏四代翰林趙文楷、……。 |
江塘鄉位于太湖縣城南部,距縣城12公里,轄11個行政村,310個村民小組,8382戶,36010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20人! ∥惶幋髣e山脈南陂,為丘陵地區,以扁石黃紅壤、扁石黃紅土和紅壤性土為主,部分地區屬酸性豬石泥和石灰巖土。地下藏有紅色粘土巖中的凸鏡狀赤鐵礦,儲量約200萬噸。有五通石英砂巖,儲量200萬噸以上。有朱羅煤,儲量80萬噸以上。有絹云母片巖,儲量約200萬噸! 【硟壬角嗨恪⑸健。 |
大石鄉位于太湖縣西南部,瀕臨泊湖,東南與望江接壤,西南隔湖與宿松相望,全鄉轄9個行政村,一個漁業隊,面積103平方公里,總人口3.4萬人,改革開放以來,大石人民開拓創新,扎實苦干,贏得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雙豐收。綜合實力不斷增強,通過優化第一產業,壯大第二產業,發展第三產業,2005年財政總收入63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50元,綜合實力處于全縣前列,2000年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小康鄉鎮”。……。 |
寺前鎮位于太湖縣西北部,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花亭湖畔的文化古鎮,已故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進中央名譽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杰出的愛國宗教領袖趙樸初先生的故鄉。寺前鎮山川秀美,人杰地靈,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域內花亭湖水中有山,山里有水,山水交融,相映成輝,美不勝收;山中多古木蒼松,茂林修竹,飛瀑流泉,奇花芳草。“駱駝峰”、“天柱塔”、“香爐石”等奇峰怪石鬼斧神工,嘆為觀止。距鎮區約5公里……。 |
牛鎮鎮是太湖縣城西北24公里、花亭湖上游的一個山庫區鎮,是全縣山區交通樞紐,鎮政府座落在太湖縣城進山的赤北、太北兩條主干公路和薜義河、南陽河、彌陀河三河交匯處,北臨岳西縣店前鎮,上海至武漢高速公路店前出口距鎮政府約 35 公里,F牛鎮( 2004 年行政區劃調整,原天橋鄉整建制和原黃鎮鎮嚴姜村劃入)轄 10 個村委會, 290 個村民小組,總面積 163 平方公里,人口 2.5 萬。牛鎮鎮黨委、政……。 |
百里鎮位于太湖縣西北邊陲,古時是太湖縣城通往湖北英山縣的主要驛站,沿長河而下,到太湖縣城100華里而得名百里。地處岳西、太湖、英山三縣交界,東臨牛鎮鎮,西與北中鎮相接,南與彌陀鎮相靠,北與岳西縣冶溪鎮、店前鎮毗連,素有太湖西北大門之稱。1992年3月由原百里鄉、共和鄉、耿家鄉合并成百里鄉。2001年8月經省政府根椐完全建制鎮的標準要求批準撤銷百里鄉、設立百里鎮。2005年6月鄉鎮區劃調整中保留原建……。 |
“品遍錫蘭和宇治,清芬獨賞我天華”!疤烊A”之名即源于樸老這一樸實詩句。我鎮做為太湖縣進山第一鎮,既是典型山區,又是重點庫區。美麗的花亭湖風景區沿岸線該鎮占2/3。188平方公里的總面積居全縣之首,全鎮轄39個行政村,357個村民小組,8426戶,3.27萬人。近年來,全鎮人民緊緊圍繞“集鎮建設這個中心,努力做好旅游、山場、水面三篇文章”,在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邁步前進。全鎮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 |
劉畈鄉位于大別山南麓,花亭湖上游,太北公路與劉南公路交匯處,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117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254個村民小組,4812戶,人口2.13萬。劉畈鄉屬革命老區,這里的擁軍優屬工作搞得有聲有色,愛國擁軍氛圍十分濃厚,建國以來有1100人參軍,現役軍人76人。劉畈鄉既是一個山區鄉,又是一個庫區鄉,有兩個半庫區村,耕地總面積8710畝,山場面積141450畝。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建設通過扶……。 |
城西鄉位于太湖縣城西鄰,素有太湖西大門之稱,全鄉總面積88平方公里,鄉、村區劃調整后為6個行政村,245個村民小組,6464戶,2.62萬人。山場面積67786畝,耕地面積14160.5畝。地理坐標在北緯30°20’29’,東徑116°12’—18’之間。城西鄉區位優勢得天獨厚,交通便捷,山川錦繡、物華天寶、人杰地靈。全鄉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勵精圖治,奮斗不息,這里將……。 |
太湖縣湯泉鄉因該地湯灣溫泉而得名設鄉,全鄉土地總面積124平方公里,山場140010畝,耕地8340畝,湯泉鄉轄10個行政村,216個村民小組,4610戶,17555人。2007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8800萬元,財政收入64.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580元,脫貧解困520人。由于地處國家級貧困縣的山庫區鄉鎮,基礎設施依然薄弱,貧困面還很大,2007年內貧困人口4920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1524……。 |
經濟開發區位于安徽安慶市太湖縣。下轄:340825400001 121 太湖工業園居委會 340825400200 122 龍安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