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屬十四都;解放前屬天宮鄉第五保;解放后為第5村;1961年分立上寶相、下寶相、水磨嶺頭3大隊;1984年分別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上寶相、下寶相、水磨嶺頭3村合并稱寶相行政村;2018年又與護國村的普光山自然村合并,成立桃源谷村,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四都;解放前屬厚澤鄉第十保;解放后為第10村;1956年入白鶴鄉;1961年分立頭基巖、秀園2大隊;1983年復村;2018年秀園村、頭基巖村(轄內天打巖、山盤坑因無人居住廢)與護國村的治路自然村合并,成立福泉村,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屬天宮鄉第七保;解放后屬第7村;1961年成立上白巖大隊;1968年與下白巖合稱第7大隊;1980年分,復名為上白巖大隊;1984年改村時,轄上白巖、染坊頭(后廢)2自然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與治路、普光山合屬護國行政村;2018年從護國村析出與張家岙村、厚澤村的下白巖自然村合并,成立仙巖村,天政函〔2018〕17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四都;解放前為厚澤鄉第三保;解放后屬第3村;1961年成立勝利大隊;1981年復名為中澤大隊;1983年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梁村、長聞并入;2018年中澤村與厚澤村合并成立三茅村,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七都;解放前屬天宮鄉第十五保;解放后屬15村;1961年屬義宅公社,稱塘下褚大隊;1984年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18年塘下褚、孟岸陶、孟家塘3村合并成立橫片村,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三都;解放前屬天宮鄉第九保;解放后屬第9村;1961年屬義宅公社,稱山茅科大隊;1984年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長塘范并入;2018年長塘范析出(并入長塘盧村),山茅科自然村與新樓村合并成立飛渡村,天政函〔2018〕172號文件命名。 |
古屬十四都;解放前屬厚澤鄉第五保;解放后屬第5村;1961年成立鷓鴣畈大隊;1966年為莊公畈大隊;1980年復名鷓鴣畈大隊;1983年改村;2018年鷓鴣畈村與小田村合并成立田畈村。 |
古屬十七都;解放前屬厚澤鄉第八保;解放后為第8村;1956年并入白鶴鄉;1961年成立井頭大隊;1983年改村;2018年井頭、登頭、余村、霞徐4村合并,成立飛泉村。 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四都;解放前為白鶴鄉第三保;解放后為第3村;1955年稱石板路農業合作社;1961年成立石板路大隊;1983年改村;2002年下泥并入;2018年石板路、上王、陳岙3村合并,成立北街村,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八都;解放前屬橫西鄉第七保;解放后為第7村;1956年屬民主鄉;1961年分立丁村、龐村、廣龍鄭3大隊;1984年分別改村;2001年入白鶴鎮;2002年丁村、龐村、廣龍鄭3村合并,稱丁龐廣村;2018年丁龐廣村、紅豐村合并,成立橫西村,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解放前均屬橫西鄉第四、五保;解放后同為第4、5村;1961年屬民主公社,分立東莊、張家坑、塘頭孫、樓下徐、浪坑5個大隊;1981年入鶴樓鄉;1984年分別改村;2001年入白鶴鎮;2002年東莊、張家坑、塘頭孫樓下徐、浪坑5村合并,以地處白嶺周邊稱白嶺新村;2018年白嶺新村與奓洋畈村合并,成立橫東村。 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二都;解放前屬松關鄉第六保;解放后為第6村;1950年屬左溪鄉;1961年分立嶺根、呂家岙2個大隊;1984年分別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嶺根與呂家岙合屬嶺根行政村;2018年嶺根與寶通兩村合并,成立盤龍村。 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八都;解放前屬橫西鄉第四保;解放后為第4村;1956年屬民主鄉;1961年成立小岙大隊;1984年改村;2001年入白鶴鎮;2018年小岙、邢顧兩村合并,成立臥龍村。 2018年8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1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古屬十六都;解放前屬松關鄉第七、八保;解放后屬第7、8村;1950年屬左溪鄉;1961年分立七一、上新屋2個大隊;1984年分別改村時,后墳王轄新屋、對岸山、高湖平4個自然村,上新屋轄五十羅、二畝山3個自然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后墳王、上新屋兩村合屬后上行政村;2018年后上、西岙兩村合并,成立山榮村。 2018年10月,天臺縣人民政府(天政函〔2018〕172號)文件命名,沿用至今。 |
解放前屬松關鄉第十三(英科嶺)、十四保;解放后為第13(英科嶺)、14村;1961年分立前岙、塘頭殿、英科嶺3個大隊;1983年分別改村;1992年入白鶴鎮;2002年前岙、塘頭殿、英科嶺3村合屬萬年山行政村;2018年萬年山村與九華村合并,成立萬馬渡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