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指原秦溪和虎溪居委會合并,又由于通元鎮是農業經濟開發區取禾字;“溪”指保留原居委會溪字。 |
2001年8月通元鎮行政區劃調整,將原新浦村、新友村合并組建通元鎮浦漾村,因兩村由浦漾相連而得名浦漾村。 |
因村境內有主要河流雪水港而得名。 |
豐義村由原劃水村和聯豐村于2001年合并形成,取聯豐村之“豐”字,寓意兩村合并后情義如一,故名豐義村民委員會。 |
因是通元鎮的城關村得名。 |
由村民委員會駐地滕涇橋得名滕涇。 |
地處通元鎮之北而得名通北,故名通北村民委員會。 |
由新拱、新凌合并而來,沿用原行政村名。解放初,為通南鄉新拱村,據《澉水新志》記載,此處原屬拱坊,故名。 |
因兩個行政村合并而得名,含“聯合更新”之意。 |
因行政村由彭家堰、繆家堰兩個村合并而成,“兩堰”當地方言諧音“良賢”,故名良賢村。 |
由石泉、新橋合并而來,以境內育才橋而得名。 |
因村境內有出海排撈工程長山河而得名。 |
由杜家村、高地村、長樂村三個村合并而成,村名有三村友誼組合之含義而得名。故取名三友村。 |
因村境內有一座大張橋,村以橋得名,為張橋村民委員會。 |
2001年8月,倪王村、高竹村合并組建石泉鎮鎮北村,由縣政府批準將石泉鎮鎮北改為鎮北村民委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