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吐祥公社管家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管家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和街村和管家村合并為禹王宮居委會;2013年改建為禹王宮社區;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禹王宮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吐祥公社龍泉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龍泉村;1992年建制調整時將原金子鄉、白蠟鄉、范家鄉等合并為吐祥鎮,龍泉村由吐祥鎮管轄;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龍泉村、龍盤村和華云村合并為龍泉村;2008年改建為龍泉社區;并于同年掛牌設立龍泉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2年名老橋保;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新橋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新橋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后為新橋社區;并于同年掛牌設立黃連社區居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吐祥公社大河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吐祥鎮大河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梨坪村和大河村合并為大河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大河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吐祥公社櫻桃大隊、中和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吐祥鄉櫻桃村、中和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中和村和櫻桃村合并為櫻桃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櫻桃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吐祥區朝陽公社黃林大隊、石筍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吐祥鎮金子鄉黃林村和石筍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黃林村和石筍村合并為石筍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石筍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六鐵廠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白蠟鄉響水村;1996年拆鄉并鎮后由吐祥鎮所管轄;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泉水村、青云村和響水村合并為響水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響水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白蠟公社;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白蠟鄉;1996年撤銷白蠟鄉,成立白蠟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李家村、麒麟村和白蠟村合并為白蠟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白蠟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3年為馬驛鄉燕子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馬驛公社燕子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馬驛鄉燕子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石油村和燕子村合并為燕子村,歸吐祥鎮管轄;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燕子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3年得名龍河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馬驛公社龍河區隊;1961年將龍河區隊改為龍河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馬驛鄉龍河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龍河村、張家村和糖坊村合并為龍河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龍河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3年為馬驛鄉復興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馬驛公社復興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馬驛鄉復興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復興村和百園村合并為現在的復興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復興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3年為馬驛鄉新林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馬驛公社新林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馬驛鄉新林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馬驛鄉新林村、馬驛鄉銅鼓和馬驛鄉小河村合并為新林村,歸吐祥鎮管轄;并于同年掛牌設立新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范家公社青林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范家鄉青林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廟梁村、毛塝村和青林村合并為青林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青林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范家公社紙坊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馬驛鄉紙坊村;2003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紙坊村和滴水村合并為紙坊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紙坊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時為范家公社范家大隊;1983年公社改為鄉、大隊改為村、生產隊改為村民小組后為范家鄉范家村;2004年村級建制調整時將原范家村和杜家村合并為范家村;并于同年掛牌設立范家村村民委員會,沿用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