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建鄉,屬百家、斗古米落鄉;1955年改第七區為牛棚區,屬牛棚區;1956年為牛棚區斗古公社,1958年為斗古人民公社三營大隊,1963年為斗古人民公社三營大隊,1970年為斗古人民公社三營大隊,1984年斗古鄉人民政府三營村,1958年改區為大公社,鄉改稱管理區;1961年恢復區建制,管理區改稱公社,同時改百家公社為水塘公社,米落公社為關口公社;1985年改稱鄉,下轄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1992年建并撤,撤銷牛棚區和管轄的斗古鄉、關口鄉、水塘鄉合并建立斗古鄉;2015年12月改鄉為鎮更名為斗古鎮三營村;2016年改為三營居民委員會;所屬斗古鎮管轄,至今。 |
解放前屬黑姑鄉8保;1951年屬牛棚區;1953年牛棚區與法阿河區合并成立黑土河區,屬黑土河區黑土河鄉,1958年區駐地由黑土河遷至水果梁子稱中水區,同時黑土河公社與白么公社合并,屬中水區黑土河公社水塘大隊;1963年兩社分開,屬白么公社;1985年公社改稱鄉,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屬白么鄉水塘村委會;1992年建并撤,撤銷中水區和管轄的黑土河鄉、新華鄉、白么鄉合并建立黑土河鄉,屬黑土河鄉;2015年12月撤鄉設鎮,屬黑土河鎮至今。 |
建國前,屬迤溝鄉六保。 1953年建立百家鄉,屬百家鄉;1959年改為百家管理區,屬百家管理區,1961年成立水塘公社,屬水塘公社;1985年公社改為鄉,屬水塘鄉;1992年撤并建,屬斗古鄉;2015年斗古撤鄉改鎮,屬斗古鎮至今。 |
建國前屬迤溝鄉七保。 1953年建立米落鄉,屬米落鄉;1958年建立關口管理區,屬關口管理區,1961年成立關口公社,屬關口公社上關大隊;1985年公社改為鄉,屬關口鄉上關村;1992年撤并建,屬斗古鄉上關村;2015年斗古撤鄉改鎮,屬斗古鎮上關村至今。 |
建國前屬迤溝鄉七保。 1953年建立米落鄉,屬米落鄉;1958年建立關口管理區,屬關口管理區,1961年成立關口公社,屬關口公社;1985年公社改為鄉,屬關口鄉;1992年撤并建,屬斗古鄉;2015年斗古撤鄉改鎮,屬斗古鎮至今。 |
建國前屬迤溝鄉七保。 1953年建立米落鄉,屬米落鄉;1958年建立關口管理區,屬關口管理區,1961年成立關口公社,屬關口公社石營大隊;1985年公社改為鄉,屬關口鄉石營村;1992年撤并建,屬斗古鄉石營村;2015年斗古撤鄉改鎮,屬斗古鎮石營村至今。 |
1953年建鄉,屬百家、斗古米落鄉;1955年改第七區為牛棚區,屬牛棚區;1956年屬牛棚區斗古大隊,1958屬斗古人民公社斗古大隊,1984年建立斗古村村民委員會,屬斗古鄉斗古村,1958年改區為大公社,鄉改稱管理區;1961年恢復區建制,管理區改稱公社,同時改百家公社為水塘公社,米落公社為關口公社;1985年改稱鄉,下轄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屬斗古公社斗古村;1992年建并撤,撤銷牛棚區和管轄的斗古鄉、關口鄉、水塘鄉合并建立斗古鄉,2015年12月改鄉為鎮更名為斗古鎮斗古村,2016年“村”改“居”改為“斗古居民委員會”,2021年居恢復為村,屬斗古鎮管轄,至今。 |
1953年建鄉,屬百家、斗古米落鄉;1954年-1982年成立松山生產大隊,更名為松山村委會;1955年改第七區為牛棚區,屬牛棚區;1958年改區為大公社,鄉改稱管理區;1961年恢復區建制,管理區改稱公社,同時改百家公社為水塘公社,米落公社為關口公社,屬關口公社;1985年改稱鄉,下轄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1992年建并撤,撤銷牛棚區和管轄的斗古鄉、關口鄉、水塘鄉合并建立斗古鄉,屬斗古鄉;2015年12月改鄉為鎮,屬斗古鎮;2016年村改居更名為松山居委會,2021年居恢復為村,所屬斗古鎮管轄,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