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渦縣設城中鎮。 同年,改區,全縣分為12個區,城關屬第一區。 1931年,全縣分為8個區,城關地區屬城關區。 1939年,全縣劃分4個區,城關屬第一區。 1964年3月,城關區改稱城關鎮。 2009年6月,設立城關街道。 |
2018年3月經亳州市人民政府批,準撤銷城西、城東街道合并,成立星園街道。 2018年7月21日正式掛牌成立,地名沿用至今。 |
1979年稱為閘北公社,1983年改稱閘北鄉,1992年,根據民地字【1992】第057號,安徽省民政廳《關于同意阜陽地區(渦陽縣)撤區并鄉方案的批復》,同意由閘北鄉、樊橋鄉和河套鄉合并設立閘北鎮,2012年更名為渦北街道;2018年更名為天靜宮街道,地名沿用至今。 |
西陽鎮原是高爐區下轄的一個鄉。 1949年設西陽鄉。 1958年改公社。 1961年屬高爐區。 1983年6月改為西陽鄉,仍屬高爐區。 1992年撤區并鄉,西陽鄉、郭寨鄉合并設立西陽鎮。 |
1948年設雙廟區。 1958年改設雙廟公社。 1979年設雙廟區,轄王橋、楚店、雙廟、十里丁、胡鹼、豐集、公吉寺7個公社。 1981年公吉寺公社劃出。 1983年雙廟公社改稱為雙廟鄉。 1992年撤區并鄉,雙廟、胡堿、豐集三鄉合并設立雙廟鎮。 2012年更名為渦南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58年設楚店大隊,屬雙廟公社。 1961年建立楚店公社,屬雙廟區轄。 1983年屬雙廟區楚店鄉。 1992年撤區并鄉,楚店鄉、王橋鄉合并設立楚店鎮。 |
1949年成立高公鄉。 1958年成立高公公社。 1970年劃歸店集公社管轄。 1977年6月撤社劃區成立店集區,高公仍是公社,歸店集區管轄。 1983年復設高公鄉。 1992年3月撤區并鄉,高公、天廟2鄉合并成立高公鎮,沿用至今。 |
1958年劃為縣轄公社。 1961年設高爐區。 1969年又并為縣轄公社。 1979年又設區。 1983年5月改為高爐鄉。 1985年4月高爐鄉改為區轄鎮。 1992年3月撤區并鄉,高爐鎮、趙窩鄉和大呼鄉合并設立高爐鎮。 |
1943年10月建立曹市區;1944年秋,渦北縣改為雪渦縣,曹市區隸屬于雪渦縣;1958年建社時,成立曹市公社,為縣轄公社;1961年劃為曹市區轄公社;1969年并為縣轄曹市公社;1979年又劃為曹市區轄公社;1983年6月,曹市公社改為曹市鄉;1992年撤區并鄉,曹市、輝山、順河、高長營四鄉合并設立曹市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47年為青疃區,后撤銷。 1952年再次設為青疃區。 1957年為曹市區青疃鄉。 1958年9月為青疃公社。 1979年為青疃區。 1983年為青疃鄉。 1985年撤鄉劃鎮稱青疃鎮。 1992年撤區并鄉,劉村鄉、蔣瓦房鄉、殷廟鄉并入青疃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48年屬渦陽縣丹城區。 1950年丹城區改稱石弓區。 1958年,石弓區改為紅旗公社石弓基層社。 1961年春改為石弓區,下轄石弓、丹城、石羊、馬店、大孟、齊山、蔣瓦房7個公社。 1970年春,撤區并社,成立石弓大公社。 1979年又設石弓區,轄石弓、丹城、大寺、溫莊、齊山5個公社。 1983年6月公社改鄉,1985年石弓鄉改為區轄鎮。 1992年撤區并鄉,石弓、石羊、溫莊三個鄉合并設立石弓鎮,地名沿用至今。 |
1950年設區;1958年劃為縣轄公社;1983年5月,公社改為鄉,稱龍山鄉;1985年4月龍山鄉改為區轄鎮,稱龍山鎮;1992年,根據省民政廳《關于同意阜陽地區(渦陽縣)撤區并鄉方案的批復》(民地字【1992】第057號),龍山鎮、焦樓鄉和趙莊鄉合并設立龍山鎮。 |
1948年設義門區,轄一鎮六鄉。 1958年則設一鎮四鄉。 1961年建區劃社稱“義門公社”。 1970年撤區建社。 1979年建區劃社。 1992年撤區并鄉。 1992年3月撤區并鄉,同意由義門鄉、程樓鄉和鄧樓鄉合并設立義門鎮。 |
1950年新興劃為區;1958年劃為雪楓鄉;1961年改為新興區;1969年為縣轄新興公社;1979年建區劃社后為新興區;1992年撤區并鄉,新興鄉、大曹鄉和大李鄉合并設立新興鎮。 |
1979年成立臨湖公社,屬店集區。 1983年6月改為鄉。 1992年撤區并鄉,同意由臨湖鄉、孫店鄉和郭營鄉合并設立臨湖鄉。 1996年12月撤臨湖鄉設臨湖鎮,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