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為華山東路街道。 1958年,屬華山公社。 1962年,復置華山東路街道。 1969年,并入華山地區革委會。 1974年,華山地區革委會析置華山街道。 2004年10月,原華山、武成、北門街道辦事處的部分社區和原盤龍區環城街道的2社區合并為新的華山街道。 |
宋神宗元豐三年(1080年),屬高氏領地。 2004年9月,由原來盤龍區小南、長春、南強街道和原五華區崇仁、新村、華山、珠璣街道的一部分社區組成護國街道。 |
1956年,成立大觀街道。 2004年10月,由原新村街道的靖國、三合營、東風西路中段、五一路、富春社區,崇仁街道的順城社區,西壩街道的篆塘、新聞里、彌勒寺(一部分)、省委社區,大觀街道的大觀商業城、大觀路(一部分)、建工社區,以及由原西山街道劃入的棕樹營東片區域等組合成新的大觀街道。 |
1956年,置西站街道。 1958年,并入大觀公社。 1962年,復置西站街道。 1969年,并入大觀地區革委會。 1974年,復置西站街道。 2004年10月,原大觀街道的人民西路社區,西站街道的風翥社區、西站社區、菱菱社區、西園北路社區、菱角塘社區和原西山區馬街街道劃入的紅聯社區的趙家堆、李家堆居民小組、蔡家村和棕樹營街道劃入的潘家灣社區、潘家灣大村、小村、新村重組整合為龍翔街道。 |
1983年,置虹山街道。 2004年10月,由原虹山街道的羊仙坡、虹山東路、虹山北路、虹山中段4社區和原西山區馬街街道的黃土坡、洪園、紅聯3個社區組成豐寧街道。 |
現蓮華街道境域原屬五華區北門街道。 1987年5月,由北門街道析出置蓮華街道。 2004年10月,蓮華街道保留原名,由原蓮華街道的教場北路、教場中路、蘇家塘、蓮花池、昆明理工大學等社區和原虹山、西站街道的部分社區及官渡區聯盟鎮馬村、虹山社區整合為新的蓮華街道。 |
1958年,屬官渡區龍泉公社。 2004年10月,由原官渡區龍泉街道的北倉、右營、崗頭村等社區新組成城鄉混合型街道紅云街道。 |
明清時,為利一里、黑林里、班莊里下轄地。 民國時,為靈源鄉、范竹鄉。 1950年,屬昆明縣第五區部分地。 1954年,屬昆明市第八區的一部分。 1956年后,屬西山區。 1961年4月,由東風公社劃出部分區域建立海聯人民公社。 1984年5月,將海聯人民公社改為海聯街道辦事處。 1988年1月,海聯街道辦事處與黑林鋪街道辦事處合并設立黑林鋪鎮。 2003年6月20日,經省、市批準撤銷黑林鋪鎮,設立西山區黑林鋪街道辦事處。 2004年10月,黑林鋪街道劃入五華區,由黑林鋪社區和昭宗、團山、海源行政村組成城鄉混合型街道,仍保留原街道名稱。 |
1950年,為昆明縣第五區部分地。 1954年,屬昆明市第八區的一部分。 1956年后,屬西山區。 2004年10月,由原西山區黑林鋪街道所屬的普吉社區,大塘、聯家、普吉村組合而成。 |
原為西山區沙朗白族鄉、廠口鄉。 2004年10月,劃入五華區,保留原有建制。 2009年,撤鄉建街道,仍保留原名。 2011年5月,原沙朗街道和原廠口街道合并為西翥街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