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縣縣城原名為古艾鎮,1962年改名新寧鎮,2003年9月26日,新寧鎮人民政府遷至黃塅,管轄黃塅鎮、嚴陽鄉全部和南市鄉一部分地區,在原新寧鎮轄區設立豫寧街道。取舒適安逸、寧靜之意。 |
取轄區駐地另遷新址之意。 |
以高泉山和路口各取一字。 |
因境內魯溪洞得名。 |
轄區介于兩條小港之間的狹長地段,形似小船,故名。 |
因傍澧溪河而得名。 |
意指地處四面群山羅列,正中一望平川。 |
因明宣德年間(1426~1435)張氏由修水遷此建有石門框樓房得名。 |
因位于宋家塅溪畔而得名。 |
大洞蔑業社所在地,處于贛鄂交界的幕埠山轄深山溝里,木竹參天,荊棘叢生而得名。 |
因境內主要街道沿武陵山溪流東西延伸,踞武寧至通湖北省陽新的古大路得名。 |
意指轄區內四面環山,形似蓮瓣;正中小丘儼若蓮心之意。 |
意指鄉政府駐地在東林。 |
以駐地得名,溫湯是以溫泉得名,聞名較廣,歷史悠久,是公社所在地,故名“溫湯公社”;1984年更名為武寧縣上湯鄉。 |
早在洪武初期,河南開封府魏世富等人,因家鄉受災,逃來此地建村,已有五百余年歷史,在此以前,該地原為一片荒郊,漫生菖蒲、野草,魏世寶率同旅人等,墾荒辟田,取“蒲”字去草治水之意,定名甫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