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門街道因境內古南門橋而得名。地處象山區北部;東至桃花江、寧遠河,與象山街道相連;南至將軍橋,與平山街道接壤;西至齒輪廠,與秀峰區甲山街道為鄰,北至桃花江與秀峰區麗君街道、秀峰街道毗鄰,東西最大距離3.4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04千米,面積8平方千米。
南門街道主要交通干線有中山南路、翠竹路、上海路、建安路、龍船坪路等。
截至2011年末,南門街道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南溪山摩崖石刻、南溪山玄元洞三清造像和雉山摩崖石刻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圣母池、秦霖紀念碑2處。
電話:(0773)3821261 |
象山街道因境內的象山(又稱象鼻山)而得名。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象山區,地處象山區東北部;東至漓江中心航線,與七星區東江街道、穿山街道相望,南至南門橋、安家洲半島,與南門街道相鄰;西至西門橋、桃花江,與南門街道相連;北至陽橋、榕湖、杉湖,與秀峰區秀峰街道接壤。2011年,象山街道常住人口有39553人。
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現象山街道境域屬桂林市培鳳鎮;1997年5月,設象山街道。[1]截至2020年6月,象山街道下轄7個社區,街道辦事處駐文明社區南環路15號。 象山街道有百貨銷售中心,有中山中路、西城路商業步行街、象山夜市等現代商貿街。
象山街道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李宗仁官邸、摩崖石刻2處,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有開元寺舍利塔、象鼻山頂普賢塔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有虹橋、云峰寺、崇善路清真寺3處。
象山街道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象山景區,境內榕湖杉湖景區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兩江四湖”的主要景區之一。
轄7個社區居委會: 五美、西城、文明、虹橋、文新、安新、安家洲。 |
平山街道因境內的平山而得名,隸屬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象山區,地處象山區中南部;東至漓江,與七星區、穿山街道相望;南與二塘鄉相鄰;西至龍頭山、絹紡廠,與秀峰區甲山街道相連;北至南溪河,與南門街道接壤,總面積14.23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末,平山街道有常住人口11.68萬人。
清朝時,現平山街道境域屬臨桂縣;1997年7月,由柘木鎮改為平山街道。截至2020年6月,平山街道下轄13個社區、2個行政村,[2]街道辦事處駐瓦窯社區瓦窯西路18號。 平山街道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初步形成了以紡織工業、汽車制造為主的工業體系。
截至2020年6月,平山街道下轄13個社區、2個行政村:同心社區、銀海社區、龍泉社區、力創社區、平山東社區、平山西社區、大鳳山社區、瓦窯社區、將軍橋社區、溪園社區、猴山社區、凈瓶社區、凱風社區、同心村、平山村,街道辦事處駐瓦窯社區瓦窯西路18號。
|
象山區二塘鄉地處桂林市南郊,距市中心12公里,所轄六個行政村,北與市區接壤,東與雁山區柘木鎮相鄰,西與臨桂縣交界,南與雁山鎮相接。總面積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53公頃,總人口13350人。
二塘鄉以糧食生產為主。近年來,該鄉大力興辦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種植名、優、新、特水果及無公害蔬菜。北芬三塘一帶已初步形成一個集園林、花卉、苗木、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產業帶。通過技術指導、品種改良,豬、牛、羊、雞,鴨的產量均有提高。 畜牧養殖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比重進一步加大。積極發展立體養殖,其中特種養殖就有蝦、蛙、鱉等。2003年11月,全鄉已出欄牲豬1.5萬頭,存欄8000多頭,牛存欄1810頭,雞鴨出欄23.8萬羽,禽蛋產量達560噸。2003年實現農業總產值447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483元。 二塘鄉圍繞堀鎮化建設目標,積極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目前已啟動新村規劃點7個。鄉鎮企業近年來也發展迅猛,一些資金和技術力量雄厚的企業不斷落戶該鄉,象桂林大家具批發城、象山門業有限公司、安新工業園等。僅2003年就引進了如一建攪拌廠、迪亞織造有限公司,農機大市場等一批創稅項目11個,引進資金1850萬元。2003年實現工業總產值3100萬元。 二塘鄉交通便利,黃金旅游通道—桂陽公路就貫穿全鄉南北,每年有近千萬名游客途經該鄉,其蘊藏著無限的商機。二塘鄉土地資源非常豐富,特別是在桂陽公路兩側可供開發的處女地就達數百公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