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為高武山第九堡轄;1950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廠頭行政區;1956年為高武鄉廠頭高級社;1958年為下山管理區廠頭大隊;1962年為下山公社廠頭大隊;1992年為下山鎮廠頭村;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廠頭村、下山村的大樹、季沖整合為廠頭村,辦公地點設在原廠頭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第十堡;1950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茅坪行政村;1956年為下山管理區茅坪大隊;1962年下山公社茅坪大隊;1992年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海馬村、茅坪村的土田、白泥、麻園、沙壩、土地堂、茅上、茅下、老寨子整合為茅坪村,辦公地點設在原茅坪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第一堡;1950年至1955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第一村轄;1956年為高武高級社;1958年為潘家莊公社高武管理區高武大隊轄;1962年為高武公社高武大隊轄;1977年高武大隊劃分三個村改為馬乃營村;1992年為下山鎮馬乃營村。 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馬乃營村、崩土村整合為馬乃營村,辦公地點設在原馬乃營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第五堡;1995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第五村;1956年為高武鄉八一高級社;1958年為潘家莊公社高武管理區大石大隊;1962年為高武公社大石大隊;1992年為下山鎮大石村。 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大石村、院子村整合為大石村,辦公地點設在原大石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北寧鄉第五堡;1950年為北寧鄉人民政府第五村;1953年為高武鄉第五村;1956年為高武鄉馬乃屯高級社;1958年為潘家莊公社高武管理區馬乃屯大隊;1962年為高武公社馬乃屯大隊;1992年為下山鎮馬乃屯村;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馬乃屯村、楊家莊村整合為馬乃屯村,辦公地點設在馬乃屯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第三保;1950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第三村;1956年為高武鄉哨上村高級社;1958年為潘家莊公社高武管理區白巖大隊轄;1962年為高武公社白巖大隊;1976年分為哨上大隊;1992年,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學堂坪村、哨上村整合為哨上村,辦公地點設在哨上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第五堡;1950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第一村;1956年為高武鄉白巖高級社;1958年潘家莊公社高武管理區白巖大隊;1962年為高武公社白巖大隊;1992年為下山鎮白巖村;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白巖村、馬關村整合為哨上村,辦公地點設在原白巖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1992年,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榨沖村、三角山村、民族村整合為民族村,辦公地點設在原三角山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
解放前為高武鄉下山小鄉第八堡;1950年為高武鄉人民政府潘家莊村轄;1956年為下山鄉苦森箐初級社;1958年為下山管理區典母大隊轄;1964年為典母大隊轄;1971年分村為苦森箐村;1992年為下山鎮苦森箐村;地名普查和資料更新調查后,該村寨隸屬于下山鎮;2007年9月,根據《興仁縣人民政府關于對下山鎮村級整合實施方案的批復》仁府函[2007]84號文件,同意將原來苦森箐村、壩上村整合為苦森箐村,辦公地點設在原壩上村的村民委員會辦公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