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莊村位于東經113°21',北緯33°34'。北鄰康臺村,東連柏樹李村,南接后黨村,西與馬莊鄉大陳莊村毗鄰,距縣城6千米,為田莊鄉政府駐地。全村共有400戶1565人,轄6個村民組,地域總面積2.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00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養殖。以黨支部為核心各組織機構健全,制度完善,職責明確。“村三委”干部共有7人,黨員63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鄉政府王金明,幫扶單位是縣住建局,駐村第一書記是葉縣住建局張家俊,支部書記是田廣明。鄉中心大道從村中經過,2017年街道改建為柏油路面,2008年平頂山供電公司110kv田莊變電站建在本村,新農村2013年于村東完工,大街小巷均已硬化,戶戶通水泥路,街中泥河整修護坡并綠化,兩旁綠樹成蔭,2016年爭取投資1300萬元的“河南省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017年5月完工。該項目包含綠地廣場3個,公廁3座,污水處理廠1座,垃圾中轉站1座,道路硬化4000多米,有排水溝,污水管道,花池、路燈等。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8 戶15 人,監測戶5戶13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張申莊村位于東經113°19',北緯33°35'。東臨馬莊鄉李莊村、南臨道莊村、西臨黃營村、北臨灰河,距縣城4千米,距田莊鄉政府5千米。轄4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全村人口2083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1030人,全村共有黨員77人。 總面積2.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677畝,人均0.8畝,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村東500米有許南大道、縣級邰黃線從村南經過,南通東李新社區。村內街道全部硬化,美化,亮化。村小溪西側建紅頂黃墻別墅小區,與舊村升級改造融為一體,干凈整潔,錯落有致。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7人,黨員85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郭俊生,幫扶單位為教體局,支部書記是李留栓,駐村第一書記是鄭晨陽。該村兩委班子團結務實,發展思路清,工作戰斗力強,素質高,注重精神文明建設。村內有建有鹽廠采鹵站1個,紙箱廠、編織袋廠各一家。2015年7月該村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疏通村內河道650余米,沿河兩岸栽植綠化樹130余棵,新建綠化花池190余個,總面積6500余平方。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16戶46人,監測戶9戶32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道莊村位于東經113°18',北緯33°35'。道莊位于邵黃線以南。北與張申莊接壤、東與東李村隔溝相望、南接尤潦村、西與西孫莊村相連,距縣城5千米。為省級貧困村,道莊村為2014年脫貧村,全村共有275戶1127人,轄4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20畝,人均耕地1.35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養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40人,目前牛浩軍負責村內事務管理,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高浩峰,幫扶單位為葉縣教體局,駐村第一書記是王耀軍,駐村工作隊隊員是王效尊、竇亞軍、張高。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2017年村內主要道路全部硬化,交通便利,2017年投資200萬元建設裝機容量200千瓦的光伏電站一座。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23戶72人,監測戶8戶26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牛莊村位于東經113°17',北緯33°35'。北鄰黃營村、東連西孫莊村、南接關莊村、西與任店鎮輝嶺營毗鄰,距縣城6千米。全村共有234戶913人,轄4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080畝,人均耕地1.2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養殖;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5人,黨員41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李紅偉,支部書記是牛聚民,駐村第一書記為李曉陽,幫扶單位是政府辦。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鄉道村村通道路硬化,南通官莊、北通黃營、東通孫莊、村內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9戶22人,監測戶2 戶5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西孫莊村位于東經113°18',北緯33°35'。北鄰昆陽區疙朗店村、東連道莊村、南接梁寨村、西與大牛莊村相連,距縣城6千米。全村共有236戶881人,轄4個村民組、3個自然村,耕地面積1260畝,人均耕地1.39畝。村主要產業是小麥、玉米。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41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劉改紅,幫扶單位是市住建局,目前管理區長李紅偉負責主持村內工作,駐村第一書記是劉延飛。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縣道邵黃線有村此經過,村內道路均為水泥路面。城鎮化演變,與黃營、大牛莊共同規劃的新農村社區75戶,農民居住、生活條件正在改善。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 2戶6人,監測戶4戶8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黃營村位于東經113°17',北緯33°35'。東與西孫莊接壤、南與牛莊村相鄰、西接任店鎮輝嶺營、北鄰灰河,距縣城6.5千米。全村共有206戶836人,轄3個村民組、1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0.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790畝,人均耕地1.9畝。村主要產業是小麥、玉米、大豆種植。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41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王浩杰,駐村第一書記是婁路路,支部書記為王紀偉,幫扶單位是教體局。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縣級鄉道邵黃路通道村里,村內主要街道均為水泥路面。鄰村之間有水泥路相同。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3戶7人,監測戶3戶11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粱寨村位于東經113°17',北緯33°34'。北鄰西孫莊、東接尤潦、南與葉邑鎮大橋村接壤、西連任店鎮輝嶺村,距縣城8千米。全村共有488戶1976人,轄9個村民組、6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725畝,人均耕地1.39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小麥、玉米、大豆、花生。村三委班子健全,共 5人,黨員47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解科峰,支部書記是婁意猛,駐村第一書記是縣移民局郭紅杰。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村內主要道路均水泥路面,道路干凈、整潔。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 6戶 21人,監測戶4 戶 10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張林莊村位于東經113°18',北緯33°33'。北鄰東李、東臨英李、南鄰大張、西接尤潦,距縣城8千米。轄2個自然村,5個村民組。全村人口1132人,其中男性580人,女性552人。 總面積1.7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1710畝,人均1.5畝,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7人,黨員 51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趙蘭霞,幫扶單位為財政局,支部書記是婁二現,駐村第一書記是馮勝春。鄭南公路從村東經過,村內街道均為水泥路面,干凈整潔,出行便利。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10戶21人,監測戶2戶5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大張村位于東經113°30',北緯33°26'。北領張林莊、東鄰鄭南公路、南接葉邑鎮尤亭村、西與葉邑鎮大橋村毗鄰,距縣城8.5千米。全村共有241戶1125人,轄6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0.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00畝,人均耕地1.16畝。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38人,支部書記張紅偉,脫貧攻堅責任組長孫金勇,幫扶單位為特色商業區,駐村第一書記是王新棟。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3戶10人,監測戶2戶7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尤潦村位于東經113°18',北緯33°34'。北鄰道莊村、東臨孫婁莊村、南與葉邑鎮大喬村接壤、西鄰梁寨村,距縣城6.5千米。全村共有642戶2720人,轄9個村民組、2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354畝,人均耕地1.23畝。村主要產業是農業。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6人,黨員76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馮偉領,幫扶單位為生態環境局,支部書記是仝文濤,駐村第一書記是李宗甫。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鄭南公路從村東經過,鄉間道路后瓦路從村北經過,村內主要干道全部硬化。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 13 戶20 人,監測戶3 戶 12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東李村位于東經113°19',北緯33°34'。田莊鄉政府西,北鄰馬莊鄉水郭村、東接馬莊鄉雷莊村。南與尤潦村相連、西鄰道莊村,位于葉縣城南、田莊鄉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地域總面積2.765平方公里,居平原地區,屬于非貧困村。村委會管轄4個自然村,9個村民小組,有農戶486戶,人口1866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積2200畝,部分為水澆地,人均有糧500公斤。村主要產業是種植業、養殖業、運輸業、建筑業。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 5人,黨員62人,班子團結,戰斗力強,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王濤,駐村第一書記是縣委組織部的田宇,工作隊員是劉丹、崔亞浩、張琦。黨群服務中心高標準建設,共有二層22間,建筑面積530平方米,設施齊全,村支部書記李富青黨性強、工作能力強,是市人大代表,被評為2015年度“感動葉縣”十大人物,該村2015年被評為“全國文明村”。
該村以養殖、運輸業為主,伊源乳業和田莊鄉中心敬老院坐落于該村,村內建有標準化養殖小區2座。近兩年來,大棚蔬菜產業發展迅猛,村南建有蔬菜大棚120畝。
該村是全市聞名的新農村試點村,于2009年4月開工建設,現已建成560戶,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建有文化廣場、綠地、污水處理設施,現已搬遷入住430戶,拆舊復耕土地150畝。
全村硬化道路5500米,修橋7座,村內道路干凈整潔。花壇、綠地、休閑場地齊全,人居環境改善,有機井28眼,實現自動灌溉1800畝,村民全部用上自來水。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6戶11 人,監測戶2戶4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英李村位于東經113°19',北緯33°33'。北臨孫婁莊、東接后黨、南與半坡常接壤、西與大張村毗鄰,距縣城7.5千米。全村共有431戶1758人,轄6個村民組、英李、常拔貢莊2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2.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887畝,人均耕地1.6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為主。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51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張小坤,支部書記是朱建軍,駐村第一書記是張郁雯。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鄭南公路村西過境,村內主要道路硬化。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7戶14人,監測戶5戶7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后黨村位于東經113°20',北緯33°33'。北鄰馬莊鄉、東臨三官廟村、南接前黨村武樓村、西接英李村,距縣城7千米。轄5個自然村,8個村民組。全村人口1881人,其中男性1051人,女性830人。 總面積2.64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2740畝,人均1.5畝,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全村共有黨員49人,村三委班子健全,共 7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黨群業,支部書記為楊海麗,幫扶單位衛健委,駐村第一書記是趙芳。村內街道均為水泥路面。鄉間主干道在譚莊自然村交匯,四通八達。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7戶23人,監測戶4 戶 11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孫婁莊村位于東經113°32',北緯33°56',鄉政府西,北鄰馬莊鄉、東鄰大陳莊村、南與英李接壤、西與尤潦和東李兩村相連,距縣城6.5公里。轄1個自然村,4個村民組,屬于非貧困村。全村共有290戶1080人,其中男性580人,女性500人,3名村民為滿族,其余均為漢族。地域總面積1.38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60畝,人均耕地1.32畝。村主要產業是種植玉米、小麥。村三委班子健全,共有7人,黨員46人,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李國湘,幫扶單位是文化廣電和旅游局,支部書記是李建軍,駐村第一書記為孫改生。村內道路硬化,技術設施完善,交通便利。安全飲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村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李國湘,駐村第一書記是田莊鄉政府班子成員賈韓偉并兼任工作隊隊長。
全村脫貧享受政策戶9戶24人,監測戶3戶10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
半坡常村位于東經113°19',北緯33°32'。東連武樓、南接葉邑鎮北水城、西與葉邑鎮尤亭村接壤。北與英李相接、鄭南公路縱穿全村,距縣城9千米。為省級貧困村,全村共有270戶1142人,轄4個村民組、3個自然村,地域總面積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596畝,人均耕地1.39畝,主導產業以農業為主,建有大棚蔬菜種植基礎,自來水達到戶戶通標準,建有標準化衛生室和占地1200平方的文化廣場。鄭南公路村西過境,三常路與鄭南公路在此交匯,商貿業較為發達。村內道路全部硬化,有農商營業部1處,投資200萬元建光伏發電站1座,農村轉型社區1處入住45戶。村三委班子共有7人,黨員38人,支部書記楊俊,脫貧攻堅責任組長是馬曉輝,幫扶單位為移動公司,駐村第一書記是李紅陽,工作隊員是陳云富、葉振奇。
全村監測戶3戶8人。2022年村兩委、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振奮精神,堅定的信心,按照上級黨委、政府關于鄉村振興工作的統一部署,認真履行職責,帶領黨員干部和廣大群眾,苦干巧干加實干,為徹底改變村莊面貌,建設富裕文明的新農村而努力奮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