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袁花鎮鎮區市河(南北向市河、黃山港、袁硤港)為界,位于鎮區市河以西部分稱河西,故命名為河西街社區。 |
以袁花舊名花溪為社區名。 |
因位于袁花鎮區東部而得名。 |
以其居中分山、包家山、黃武廟山、錢山之中而得名。 |
1999年5月紅橋村和新利村合并,兩村各取一字而得名紅新村。 |
龍勝、聯合、雙高、石橋四村合并而成。 |
1999年撤并花賓村、龍山村、袁西村,成立鎮西村,由海寧市人民政府命名。位于袁花鎮西郊。 |
因村中大多數村民以種植南方梨為主要產業,成為梨子生產專業村故名梨園村。1999年由海寧市人民政府命名。 |
濮家橋因村西北有濮家橋(鐫名“登云橋”)而得名。 |
在1961年原港上、車里村合建大隊,因靠硤石東邊,所以起名為東風。 |
取建豐、民豐兩村一字得名。 |
由原新偉村與袁郊村合并,各取一字而成,故名。 |
原年長村與虎嘯村合并,兩村各取一字而得名長嘯村。 |
以聯紅、龍曉村合并后各取一字而得名紅曉村。 |
談橋為談家橋的簡稱,《海寧州志稿·都莊》中作“談家橋”。 |
“鵬墩”之名,《海寧州志稿》及《海昌鵬坡陸氏宗譜》均有載。其名出于宋前,宋時因避諱改名鵬坡。陸思敏《彭墩湖考》云:“……相傳。以廟基眾低獨高,有似鵬形,故有是稱……”。《海昌勝跡志》載:“在邑之東與海鹽接壤,曰彭墩,環墩而居者陸姓為最著。”駐地彭墩的群眾自治組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