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河南省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工作方案》部署,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組織開展了2022年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工作。經縣(市、區)自愿申報、省轄市推薦、省級復核等程序,遴選出2022年河南省省級農業產業強鎮創建候選鄉鎮。 |
商城縣轄鎮。1958年屬鐵路公社,1962年建雙椿鋪公社,1983年改鄉,1995年改鎮。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16公里。面積64平方公里,人口2.7萬。轄郭寨、官莊、龍堂、邵樓、萬樓、梅山、蔡店、金寨、王店、宋崗、古城、閔樓、大崗、陳寨、張畈、黃土崗16個村委會和雙椿鋪街居委會。鄉辦企業有水利機械、建筑材料、飼料加工、彈簧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 |
吳陳河鎮地處大別山腹地,位于北緯31°43~31°45,東經114°36~114°44之間,是全國著名、河南唯一的將軍縣、許世友將軍故里—新縣的西北重鎮,東西長9.5公里,南北寬7公里,河南省道S339貫穿全境,鎮人民政府駐地距新縣縣城19公里。 吳陳河鎮總面積59.4平方公里(折8.59萬畝,其中耕地1.7萬畝,山林4.3萬畝,水域面積1.5萬畝),轄1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64個村民組,22……。 |
馬鋪鎮位于鹿邑縣北部,商沈公路縱穿全境,交通便利。北靠棗集鄉,南臨惠濟河? 與老莊鄉隔河相望,西鄰賈灘鄉,西北與柘城縣毗鄰,東與亳縣交界。東西寬10公里,南北長14.5公里。地理座標:東經115。29’--35’,北緯33。55’--34。02’。共轄15個行政村,1個林場,113個自然村,40363人。該鎮地勢北部稍高,南部較低,坡度較緩,平均海拔43.5米。氣候溫和,夏季雨量充沛,適于各種農作……。 |
五里口鄉位于太康西南,淮陽、西華、太康三縣交界處,東靠老冢鎮,南連淮陽安嶺鎮、齊老鄉,西與西華縣東夏鎮接壤,北與大許寨、遜母口毗鄰,素有“雞鳴聞三縣”之稱,全鄉轄23個行政村,耕地面積6.2萬畝,43000人。其中鄉政府所在地非農業人口4500人,回族250人,街道寬暢,樓房林立,風格迥異,工業品市場、百貨批發市場,建材市場,農機交易市場和個體私營經濟小區齊全。全鄉現有中小學27所,教職員工320……。 |
扶溝縣轄鄉。1949年設第八區,1958年建柴崗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6公里。面積75平方公里,人口6.3萬。通公路。轄柴崗、梅橋、許崗、兩冢坡、支亭、寺后、朱崗、歧崗、翟樓、塔灣、汲下、位寨、前李、鞏河、邢坡、陳準莊、下崗、丁莊、龐莊、唐莊、后許崗、張力士莊2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棉花。.……。 |
紅花集鎮位于西華縣城西北11公里處,全鎮轄26個村委會,217個村民組,14369戶,61000人。總面積99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8887畝,人均耕地1.76畝。2001年,全鎮農業總產值2.4億元,鄉鎮企業產值1.3億元,財政收入75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360元。素有“中原苗木之鄉”的紅花鎮,近年來,鎮黨委政府瞄準國內外市場,結合本鎮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判定出“引導、扶持、服務、特色”的實施……。 |
鄧城鎮位于商水縣西北部,南鄰周漯公路,北與西華縣隔沙河相望,東、東南距周口、商水各15公里,西距漯河45公里,總面積72平方公里。轄29個行政村,76個自然村,現有人口53000人,耕地63000畝。鄧城歷史悠久,三國時魏大將鄧艾在此屯兵,故名鄧城。境內古跡較多,著名的有飲馬臺、千年百果樹,葉氏莊園等。古鎮民風淳樸,人民勤勞智慧,鄧城豬蹄、杠子饃、麻花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小吃,聞名遐邇。鎮境內地勢北高……。 |
譚店鄉位于西平縣城西,緊臨107國道。全鄉43166 人,10358戶,5.29萬畝耕地,下轄11個行政村,73個自然村,194個村民小組,有34個黨支部。1128 名黨員。 鄉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帶領全鄉廣大干群,發揚 團結拼搏,創新爭先 的譚店精神,開拓進取,與時俱進,求真務實,扎實工作,0完成了各項目標任務。財政工作方面:成功進行了稅費改革,財政收入發展勢頭強勁,, ……。 |
竹溝鎮位于確山縣西30公里處,全鎮轄15個行政村,2.8萬人口,總面積185平方公里,是一座交通便利,基礎設施日臻完備,服務體系完善的新興小城鎮,也是革命老區,素有革命圣地——“小延安”之美譽。竹溝鎮物華天寶,資源豐富,現已查明有各種礦藏23種,其中鐵儲量100萬噸,鉛、鋅儲量240萬噸,石灰石、水泥石2.5億噸,瑩石10萬噸,石英石90萬噸,花崗巖、大理石儲量3億立方米,堪稱“豫南建材基地”,竹……。 |
楊家集鄉位于泌陽縣中部,距泌陽縣城11公里,東臨王店鎮、賈樓鄉,西接雙廟街鄉,南與花園、泌水辦事處相交,北與官莊鎮相接。面積82.5平方公里,耕地6.2萬畝,南北長12公里,東西寬8公里,轄14個村委,138個自然村,22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4.2萬。為淺山丘陵區,長、淮兩大水系在鄉鏡內東部分水,自然條件優越,交通便利,電力充足,境內資源豐富,君二路和平桐路在境內二鋪街匯合,鄉村公路四通八達。已形……。 |
一、基本概況大林鄉地處淮河北岸,東與息縣相鄰,南與羅山相望。全鄉轄17個行政村,364個村民組,10389戶,總人口4萬余人。擁有土地面積13萬多畝,其中耕地面積11萬多畝,人均2畝。二、特色經濟1、優質稻開發 全鄉6.5萬畝水稻全部實現了優質化,其中雜交粳稻20000畝,總產達2750萬公斤。2、畜牧業開發 發展養鵝專業戶1000戶,年出欄商品鵝50萬只,建立了20個商品鵝繁育基地。大力種植黑麥……。 |
五龍鄉位于上蔡縣城東南9公里處,上和公路穿境而過,位置優越,交通便利。全鄉共轄9個行政村,3.1萬人,4.4萬畝耕地,區域資源豐富,農業產業特色明顯。近年來,鄉黨委政府以經濟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招商引資、科技創新為動力,務實重干,銳意創新,與時俱進,取得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各項工作的全面進步。 2005年,全鄉廣大干群緊緊抓住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重要機遇期,勵精圖治,奮力拼搏,吹響了“經濟發展構和諧,生……。 |
王屋鎮位于濟源市西部山區,是傳說中愚公的故鎮。西與邵原鎮接壤;南與下冶鎮毗鄰;北與山西陽城縣山水相連;東與大峪鎮、承留鎮搭界,距市區37公里。總面積251.8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71%,全鎮轄44個行政村,281個居民小組,人口3.16萬,是一個具有生態旅游特色和強勁工業發展態勢的山區鎮鎮。 全鄉轄44個行政村,個居民組,個自然村,戶,分為四個管理區,分別為大王屋鎮路管理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