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順金村和聽江場鎮社區合并設立順金社區。 |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江口村并入橋東社區,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崇新社區和橋東社區合并設立橋東社區。 |
方碾村: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25保和24保部分,1950年改保為合江村和綠連村,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衛星管區,1961年為10大隊,1981年6月更名為綠合大隊,同年11月設方碾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綠合村并入方碾村。 牂牁村: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4保。 1951年改保牂牁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高峰管區,1961年為3大隊,1981年更名為牂牁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撤銷方輾村、牂牁牁村合并設立牂牁社區。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保和2保。 1950年改保為永新村和新民村,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先鋒管區,1961年為11大隊,1981年更名為江口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三江村設立三江社區。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22保和14,21保部分。 1950年改保為雙墩村,清白村和橋東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勝利管區,1961年為7大隊,1981年更名為勝利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勝利村,設立勝利社區。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2保和14保部分。 1950年改保為三橋村和劉濟村。 1958年復興與三江聯合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紅專管區,1961年為17大隊,1981年更名為三橋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三橋村設立三橋社區。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5保和13,14保部分。 1950年改保為五福村,梓潼村和清白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東風管區,1961年為5大隊,1981年更名為舒橋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西江村并入舒橋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舒橋村,設立舒橋社區,歸屬三江街道。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0保和9保部分。 1951年改保為聽江村和雙槐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高峰管區,1961年為16大隊,1981年更名為聽江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聽江村,設立聽江社區。 |
1949年前屬于石魚鄉11保和13保部分。 1951年改保為天奎村和河口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高峰管區,1961年為15大隊,1981年更名為皂角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安西村并入皂角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撤銷皂角村,設立皂角社區。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5保和6保部分。 1950年改保為寶林村和孝童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躍進管區,1961年為1大隊,1981年更名為沿河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雙水村并入沿河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永同村和沿河村合并設立沿河村。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5保和12保部分。 1951年改保為蒙渡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高峰管區,1961年為3大隊,1981年更名為蒙渡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蒙渡村和富國村合并設立蒙渡村。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9,20保和21保部分,1961年為8大隊,1981年更名為古泉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雷灣村并入古泉村。 |
1949年前屬于復興鄉7保和8保。 1950年改保為虎溪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火箭管區,1961年為20大隊,1981年更名為王橋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20年5月村組體制改革將崇新村和王橋村合并設立為王橋村。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1保。 1950年改保為共和村,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紅旗管區,1961年為18大隊,1981年更名為宋橋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1985年撤銷三江鄉劃歸三江鎮。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雁樂村并入宋橋村。 |
1949年前屬于三江鄉1.2保部分。 1951年改保為老仁和村和鳳凰村。 1958年建立三江人民公社,為高峰管區,1961年為11大隊,1981年更名為仁和大隊,1983年改公社為鄉,改大隊為村。 2005年村組體制改革將原鳳凰村并入仁和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