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派鎮是肥西縣城所在地,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距省會合肥市中心17公里,距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僅7公里,距合肥駱崗機場12公里。合安公路、合銅公路、合九鐵路穿鎮而過,由派河碼頭乘船可至巢湖、達長江,境內水陸交通十分便捷,四通八達。上派鎮現轄20個村民委員會、10個居民委員會,總面積66.93平方公里,其中建城區面積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6450畝。全鎮總人口10.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6.……。 |
肥西縣桃花鎮位于省城合肥西南部,轄5個居委會和4個村委會,總面積45.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703.9畝。總人口2.2萬人,其中農業人口20511人。桃花鎮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捷,東北部與合肥政務文化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接壤;東南部與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相連;西北部與合肥大學城毗鄰;西南部與縣城上派交接;合九鐵路、寧西鐵路、312國道橫穿我鎮,境內飛虎路、寧西路、長安大道、玉蘭大道與合肥……。 |
肥西經濟開發區已先后獲批、獲評合肥國家級兩化融合試驗區示范園區、省創新型園區、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省知識產權示范園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生物醫藥產業合作示范園區、2019年中國最具成長力產業園區、國家級綠色生態園區等稱號。2015年園區規上工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2016年進入國家級開發區培育期。……。 |
肥西縣轄鎮。1949年置官亭鄉,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4年設鎮。位于縣城西北29.5公里處,面積72.6平方公里,人口3.1萬。合(肥)六(安)公路和312國道過境。淠河總干渠流經鎮北部。轄河北、鄧崗、廟臺、夏祠、官北、馬河灣、高莊、官亭、豐祥、大堰、揚拐、院墻、張祠、童大井、焦婆、興塘、中塘17個村委會及官亭街道居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棉花等。電力資源充足。……。 |
肥西縣轄鎮。1949年置花崗鄉, 1958年改公社,1983年復改鄉,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14.8公里。面積54.4平方公里,人口2.7萬。合(肥)安(慶)公路貫穿鎮中,與花(崗)孫(集)、花(崗)新(倉)公路垂直相交。潛南干渠縱橫交錯,旱澇保收。轄葉崗、桃園、太平、李祠、過崗、青陽、王崗、葉倉房、楊灣、七十埠、粉坊、善崗、周崗、劉店14個村委會及花崗街道居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 |
三河鎮地處皖中,位于安徽省會合肥市西南部,隸屬省會合肥管轄,與巢湖、六安兩市交界,東瀕巢湖,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三水流貫其間,位于國家5-旅游景區黃山、九華山的黃金旅游線上,合銅公路穿鎮而過,京九鐵路、合銅黃高速傍鎮而過,交通便利,區位條件優越。全鎮面積70平方公里,轄19個村,7個居委會,人口7.2萬,其中三河古鎮景區面積4.71平方公里,人口3萬多。三河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人杰地靈。三河有著……。 |
山南鎮位于肥西西南,省列中心試點鎮,與六安市、舒城縣接壤,北連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南臨豐樂河,因位于大潛山南而得名,面積207.54平方公里,總人口約7.91萬人。鎮區常住人口約1.17萬人,轄26個行政村,一個街道居委會,637個村民組。全鎮有完中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初級中學3所,完小15所,初小20所,國家一等甲級醫院一所,兩所現代化鄉鎮衛生院。現有耕地89670畝,水面面積16240畝……。 |
紫蓬山管委會位于安徽合肥市肥西縣。下轄:340123401001 123 紫蓬社區 340123401200 123 甲塘村 340123401202 123 梁崗村 340123401203 220 李陵村 340123401204 220 陀龍村 340123401205 220 雙井村 340123401206 220 鳳凰村 340123401207 220 山口村 34012340120……。 |
紫蓬鎮地處合肥市西南郊,南接風景秀麗的淮軍故里紫蓬山風景名勝區,北鄰中國科學城、合肥高新技術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家級開發區)和政務文化新區 ,東接肥西桃花工業園和縣城上派鎮,距省會合肥和縣城上派均13公里。 全鎮轄11個村2個居委會,鎮域面積104平方公里,常駐人口3.5萬人,流動人口2萬人。是省級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重點鄉鎮和省市級新農村建設示范鎮。 該鎮是有名的花卉苗木之鄉,全鎮……。 |
嚴店鄉位于肥西城東南10公里處,南與水鄉古鎮三河相依,西接豐樂鎮,東與我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相望。全鄉面積55平方公里,轄10個村民委員會,兩個街道,農業人口2。9萬人,非農人口3270人,境內氣侯溫和,四季分明,年隆雨量957毫米,年平均氣溫15℃。1、交通便捷。境內的合銅路、上三路南北穿過,嚴劉路、嚴豐路橫貫東西,交匯于嚴店街南,滬榕高速合肥至安慶段在嚴店留有出口,與合肥駱崗機場僅23公里……。 |
豐樂鎮位于肥西縣東南部,東鄰古鎮三河,與舒城縣隔河相望,距省城合肥僅40公里路程,合界高速公路、合九鐵路穿鎮而過,交通極為便利。全鎮面積116平方公里,人口5.9萬人,轄21個行政村,2個街道居委會,歷史上即以盛產、經營羽絨而揚名,其羽絨、豬鬃產品遠銷上海、廣州、香港等地,是安徽省著名的羽絨集散中心。.……。 |
安徽肥西高店鄉位于肥西縣西北部,距合肥50公里,地處江淮分水嶺北側,淠河總干穿鄉而過。全鄉總面積104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2個街道,人口4.1萬,交通便捷。 主產優質大米、油菜籽、白小麥,特產大白鵝、黑鳳雞、三黃雞、西瓜、黑豆、甜玉米、綠豆、名貴花卉、大棚蔬菜等,其中以咸鵝、咸肫爪最為出名,三黃雞、黑鳳雞也遠銷上海、銅陵、蕪湖等地。國家計委、水利部項目高店節水高效科技示范園內有著名的美國胖龍……。 |
肥西縣轄鄉。1972年置柿樹崗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南部偏西,距縣城26公里。面積82.5平方公里,人口2.9萬。楊(小店)桃(溪)公路斜穿鄉中部。潛南干渠自西向東流經鄉北部。轄姑山、解倉房、防虎、李塘、雙龍、趙店、中洋、黃花、郭墩、張崗、丁崗、代塘、合龍、柿樹、陡山、趙崗、譚塘、龍潭、周樓、長郢20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花生等,林業、蠶桑較發達。有建材、回紡、糧油加……。 |
以臺灣第一任巡撫劉銘傳命名的“銘傳鄉”2006年2月9日在安徽省肥西縣設立。劉銘傳作為臺灣首任巡撫,在抗法保臺、島內修筑鐵路及建設臺灣方面都發揮了重大作用。據報道,目前在臺灣島內還有銘傳大學、銘傳公園和銘傳路等,可見劉銘傳在臺灣人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為了紀念這位抗法保臺的英雄,在去年年底,經安徽省民政廳批準,肥西縣決定將原南分路鄉和聚星鄉合并成立“銘傳鄉”。肥西縣現為省會合肥市的轄縣之一。新成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