潁上縣位于淮河、潁河交匯處,總面積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萬公頃,2021年戶籍人口179.43萬,常住人口119.8萬人,轄30個鄉鎮、348個村(社區),先后榮獲全國生態示范區、全國現代農業示范區、全國生態休閑農業示范縣、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水利建設管理先進縣、全國綠化模范示范縣、全國政務公開先進縣、全國群眾體育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國家農業綠色發展先行區、國家……。 |
太和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部,轄31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面積186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78.3萬,常住人口137.2萬,是中國書畫藝術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華詩詞之鄉、全國桔梗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著名醫藥集散中心、全國最大的發制品原料集散地。太和歷史悠久。屬古《禹貢》豫之域。春秋時為鹿上,戰國時為新郪。自秦始為縣,其后縣治幾移,縣名幾易,先后為新陽、細陽、潁陽、萬壽、泰和等。……。 |
臨泉縣地處安徽省西北邊界,與皖豫兩省9個縣市區接壤,面積1839平方公里,2021年戶籍人口231.3萬(常住人口164.9萬),轄5個街道、21個鎮、2個鄉、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個省級南北共建產業園,406個村(社區)。臨泉歷史悠久。古稱沈子國,是周文王第十子聃季載的封地,距今3000多年歷史,也是中國古代著名軍事家姜子牙、百步穿楊養由基的故里。該縣地處祖國東部,安徽省的西北邊陲。地理坐標為東……。 |
阜南縣位于淮河中上游結合部北岸。全縣行政區域面積1801平方公里,轄28個鄉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334個村(居)委會,公安戶籍人口173.3萬人,總戶數45.2萬戶,年末常住人口117.4萬人。阜南縣全境為淮河泛濫形成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開闊,海拔高度在20米--34米之間,地形由西北向東南緩傾。全縣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的過渡帶,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5°C左右,年均降水量900……。 |
潁東轄區全部在潁河以東,故名“潁東”,轄3個街道、9個鄉鎮,117個村(居、社區),國土面積6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61萬畝。2021年戶籍人口66.6萬,常住人口53.7萬。潁東歷史悠久。夏商周以來,即為人類活動的重要區域。三國軍事家徐庶、晉朝“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在此留下許多佳話,元末紅巾軍領袖劉福通在此起兵,有皖北地區唯一保存完整、具有江南風格的古建筑群程文炳宅院,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為……。 |
界首市是安徽西北大門,位于京九經濟帶和歐亞大陸橋經濟帶交匯處,面向以上海為中心的華東經濟圈,背靠中原腹地,是東西進出的重要門戶,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全市總面積667.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2萬畝,人口73萬,轄18個鄉、鎮、辦事處。為省直轄市,省托阜陽市代管。界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東漢時王莽、劉秀逐鹿于此,留下“王莽追劉秀”的千古史話,光武鎮成為全國唯一以皇帝年號命名的城鎮。南宋名將劉琦大敗金兀……。 |
潁泉區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阜陽市轄三區之一,因地處潁河之濱、泉河之畔而得名,轄4個鎮2個辦事處2個園區,面積641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4.9萬人,常住人口59.7萬。人文底蘊深厚。潁泉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已有3000余年,是歐蘇舊治,淮泗名區,潁州西湖遺址、會老堂、四九起義故址,潁州西湖歷史上曾與杭州西湖齊名。北宋時期,歐陽修、蘇軾、晏殊、呂公著等先后知潁,至今阜陽生態園尚存有歐陽修“歸來筑室傍湖東”……。 |
安徽省阜陽市潁州區是1996年經國務院批準設立的縣級新區,地處黃淮海平原南端,安徽省西北部,是阜陽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金融、信息中心。全區國土面積623平方公里,人口85萬,轄1鄉、8鎮、5個街道辦事處和安徽潁州經濟開發區、安徽潁州工貿園。2019年全區生產總值實現320.1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比上年增長9.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3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