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慶區中城街道辦事處位于南充市城市中心,轄區面積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萬余人,流動人口3萬余人,下轄濱江社區、平城街社區、合眾街社區、體育場社區、醫學街社區、稻香路社區,建有6個社區黨總支部、居委會。城區內駐有市人大、市政協首腦機關,積聚了市委黨校、市廣電局、市郵電局、市電業局、市電信實業分公司等重要部門,川北醫學院、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南充中專、南充五中、五星小學等知名院校,北湖賓館、宇豪大酒店、明宇大酒店、南充大酒店、北湖公園、西山運動場、成都人民商場南充店、得益時代廣場、盛華堂百貨、優瑪特等商貿名店和休閑場所,似一顆顆璀燦的明珠點綴其間。 街道辦事處有干部職工38人,設有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群眾工作辦公室和社會事務辦公室。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在區委、區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以民生項目為根本,狠抓城區經濟社會事務全面建設。組織群眾積極投身“經濟實力強、服務功能優、環境形象美、和諧程度高”的川東北區域中心城市核心區建設,突出富民、惠民、安民三大重點,傾情服務群眾,以“勤政為民、團結務實、廉潔高效”的工作作風,為推動順慶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而努力奮斗! |
北城位于順慶區北部,面積7.6平方公里,轄6個社區居委會,100個居民小組,建有6個黨總支,29個黨支部,黨員1400人,居民總戶數24235戶,常住人口8.2萬人。是區委、區政府所在地,轄區內有派出所2個,軍事單位1個,中等專業技術學校3所,有普高、中、小學8所,中央、省、市、區屬企事業單位31個,司法所1個,工商所1個, 3個大的農貿市場,有文化娛樂場所36個。街區簡約整潔、人文薈萃、交通便捷,區位優勢十分明顯。過去北城為南充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今天北城正搶抓機遇,勵精圖治,加大城市建設力度,新近建有龍呤水郡、泰和尚渡等大型樓盤,打造的濱江美食街獨具特色,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多彩……,呈現出政通人和的局面。 |
西城街道因1955年5月,設立街道辦時,該地處于城區西部,故名。1955年5月,設西城街道辦事處。 1960年7月,撤西城街道辦事處。 1962年8月,設西城街道辦事處。 1969年,西城街道辦事處改為西城街道革命委員會。 1980年,西城街道革命委員會改為西城街道。 四川南充順慶區西城街道 。 |
東南街道辦事處位于順慶區東南角學院街聯科巷內,東臨嘉陵江,南與嘉陵區接壤,西北與西城為臨。城區面積約7.8平方公里,轄學院街、大西街、文豐街、西湖街、桑園路、南門壩6個社區居委會,常駐人口2.6萬余人,流動人口0.5萬余人。轄區內有八中、孔邇街小學、五星小學南門壩分校、石油職工醫院、市中醫院、武警醫院、市社會福利院、市公路局直屬分局、南充港、南門壩生態公園、水果批發市場等企事業單位,以及瑞露嘉都、陽光威尼斯、明宇帝壹家、望泰雅居等多個高檔住宅小區。
2009年3月,南門壩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實施南門壩舊城棚戶區改造工程是區委、區政府立足區情,審時度勢作出的一項重要決策,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實施的重要民生工程,其目的在于通過改造,改善人居環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構建新型和諧城區。區委、區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重點建設特色街區、高檔商住區、還房區等三大功能區,完善城市道路體系和醫療、衛生、文教、商業服務等公共基礎設施,修建文峰街、桑園路和紅光路,徹底改變目前該片區住房條件差、交通出行難、安全隱患大,基礎實施脆弱的現狀。
|
舞鳳街道辦事處位于市區北郊。東鄰嘉陵江,南靠北城街道辦事處,西連華鳳街道辦事處,北接瀠溪鎮、荊溪鎮,幅員面積18.9平方公里。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規模的擴大,以及市0新區的建設,濱江大道的延伸,先后有6個村的土地被全征,轉為社區居委會。2005年12月,原舞鳳鎮轉為舞鳳街道辦事處。2006年8月,在順慶區區劃調整中,原北城街道管轄的石油路社區、油院路社區轉入舞鳳街道辦事處。舞鳳街道辦事處下轄9個社區居委會,2個村委會,總人數81993人,其中居民75068人,村民6925人,現有耕地面積2328畝。2008年人均收入4326元。
舞鳳街道辦事處地理位置得天獨厚。市0新區、西南石油大學、南充煉油化工總廠等169個行政、企事業單位坐落其中,鐵路、國道城市交通貫穿東西南北,水、電、通訊、電視網絡覆蓋每個角落。
舞鳳街道辦事處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有紅色旅游線路、全省青少年教育基地——羅瑞卿(故居)紀念館;有漢代安漢縣遺址;有川北佛教圣地——清泉寺;有道教圣地——舞鳳山三清觀等名勝古跡。有初級中學一所,小學四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個,有敬老托老院一個,廣播電視站一個。
近年來,舞鳳街道辦事處曾先后榮獲“南充市最佳衛生先進單位”、“南充市市級敬老模范街道辦事處”。順慶區委、區0授予的人口和計劃生育、安全工作目標管理、崗位目標管理、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工作“一等獎”。維穩工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婦女兒童工作、社區服務工作、機關干部結對幫扶工作、黨報黨刊發行工作“先進集體”等殊榮。
|
新建街道辦事處地處城鄉結合部,幅員面積17平方公里,轄3個村、3個居委會,39個村民小組,41個居民小組,總人口4.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5878人。
新建街道辦事處地處城鄉結合部,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境內交通發達,通訊便捷,教育、文化、衛生等公共設施齊備,水、電、通訊、電視網絡覆蓋全處,農業旅游業前景廣闊。2008年以新農村建設為起點,有機銜接城鄉統籌,有效盤活現有土地,拉動民間投資,初步探索出“優勢資源變資本、經營權變股權、農民變股民”三個轉變,以及農民“不失地、不失利、不失業”的路子。這些區位優勢為引進外來技術、人才、信息、資金、壯大城鎮經濟提供了很大方便和機遇,為促進城鎮一體化的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為新建帶來了經濟繁榮。 |
華鳳街道辦事處位于南充市西北部,屬丘陵地貌,幅員面積21.2平方公里。設有8個行政自然村,69個村民小組,4個社區,35個居民小組。總人口約53913人,其中:農業人口約5727人。 轄區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東與市政府新區相連,南與中心城區相接,北已拓展為瀠華工業集中區,西與南充名勝西山風景區相望。文化底蘊濃厚,西華師大、南充蠶校、南充一中、華鳳中學等院校座落其中。旅游資源豐富,從西至東長達13公里的西河蜿蜒流經全境,沿途風光迤儷,美不勝收,極俱開發潛力,舞鳳山道觀、青龍寺、西山風景區更是南來北往的游客修身養性的好去處。交通便捷,繞城高速公路、廣南高速公路、東西干道、瀠華大道、國道212線、西河航運形成轄區的交通骨架。 轄區充分發揮城郊結合部的獨特優勢,促進了社會經濟和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農業已初步形成產業化規模經營,食用菌、大頭菜等蔬菜、樟州柚等水果已成為南充市的名特產品。生豬、小家禽等農副產品在市場獨占鰲頭。工業發展勢頭迅猛,占地10平方公里的瀠華工業集中園區順利啟動,四川恒潤電器、深圳星申電子等10家企業相繼建成投產,已簽約入駐企業達到30余戶,瀠華工業集中區將成為全市的重要工業發展平臺。房地產開發、商貿、餐飲業生機盎然,伍家埡、白土壩社區失地農民“創業園”成為南充市失地、下崗人員的創業樂園和再就業典范,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認同和借鑒。 |
和平路街道辦事處于2006年8月5日正式成立。街道位于南充市順慶區城區西北部,南與中城街道接壤,西與新建、華鳳相鄰,北與舞鳳相連。轄區面積8.2平方公里,達成鐵路橫貫東西,人口居住相對集中,其中常住人口11萬余人,流動人口2.1萬人,轄5個社區,即:原北城街道辦事處和平路社區、花園壩社區;原中城街道辦事處北湖路社區及稻香路社區部分區域;原舞鳳鎮舞鳳山社區。2007年4月,城區區域調整,增設駐春路社區,同時,和平路社區更名為鐵欣路社區。現設黨(總)支部23個,黨員1250余名。轄區企事業單位74個,包括南充軍分區、陸軍51醫院、武警消防支隊等軍事機關和西華師范大學、南充市衛生學校等省、市名校及南充火車站等重要交通運輸單位,是南充著名的軍事、文化及經濟重鎮。 |
地處南充市北大門的順慶區瀠溪鎮,是國家級重點示范鎮、市十強鄉鎮,全鎮寬裕型富裕村2個,寬裕型富裕戶500戶。今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3780元,比上年增加320元。如此發展速度,動力何在? 產業富民興村強鎮。12月28日,記者踏訪瀠溪鎮,找到了瀠溪鎮發展的“金鑰匙”。該鎮現有46戶企業,有1000多人經商辦企業,城鎮面積擴大到3.2平方公里,城鎮居民達1.4萬人。 食用菌鼓起村民腰包 光潔的水泥路在林間蜿蜒,漂亮的小洋樓掩映在綠樹叢中……12月28日,記者來到順慶區瀠溪鎮寬裕型富裕村——楊家橋村。近年來,南充綠寶菌業公司實行“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運作模式,在全村規模發展食用菌產種業。今年,全村112戶村民建起了大棚150個,食用菌種植面積達7萬多平方米,收入近1000萬元。 楊家橋村三組村民唐-投資20多萬元種植食用菌。去年,唐-就嘗到了“甜頭”:種植食用菌收入10多萬元,純收入4萬多元。談起下一步的打算,唐-告訴記者,明年投資36萬元辦養豬場和養鴿場,種食用菌15萬袋,預計收入40萬元。 繞過唐-的種植大棚,記者來到村口,恰巧碰見村民王進明的妻子從城里賣蘑菇回來。她笑著給記者算了一筆賬:“今天賣了19公斤蘑菇收入70元,比種糧強多了!”同樣,龍頭企業德福花生廠帶動了4個村800戶農戶種植優質花生。在大坪山村,一位姓陳的村民告訴記者,去年他家種1畝花生收入1500元,比種糧食多收入600多元。 畜牧業年產值1718萬元 出楊家橋村,記者來到位于瀠溪鎮彎柏樹村的大百合現代高科技農業發展公司。該公司占地3100畝,今年業主張琴投入700多萬元資金建起了山羊養殖場、DLY生豬養殖場、優質梨園、枇杷園、桃樹園,從事綜合農業開發。張琴告訴記者:“農民在公司賒購仔羊,育肥出欄后交到公司統一銷售,再扣除當初賒購仔羊款。”在“公司+基地+農戶”機制的帶動下,如今750戶農戶紛紛養羊、養豬。 像“大百合”一樣,瀠溪鎮大力發展畜牧業,在“農科乳業”等一批重點龍頭企業帶動下,該鎮20個村種草養畜發展畜牧業。據統計,今年該鎮出欄肉豬1.5萬頭、羊1.3萬只、小家禽35.6萬只,畜牧業年產值1718萬元,人均增收180元。 |
南充市順慶區轄鄉。1950年置荊溪鄉,1992年并入搬罾鎮,1994年恢復荊溪鄉。位于區境南部,距城區7公里。面積17.9平方公里,人口1.4萬。轄桑樹壩、荊溪、花廠、屈家廟、涼傘樹、壇罐窖、觀音壩、文昌宮、道子溝、冒水堰10個村委會。鄉辦企業有沙廠、土陶廠、藤編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花生、油菜子,兼產桃、李、柑橘。養殖蠶、生豬。 |
西山街道辦事處于2013年12月成立,位于順慶區城區西部,東臨西河,南靠嘉陵區,西接老318國道西興鎮段,北以西華師大新校區圍墻為界,轄區面積9.297平方千米,下轄兩個社區:兵馬堂社區、伍家埡社區,三個行政村:牌坊灣村、棲樂埡村和父子橋村;戶籍人口19323戶,其中常住人口39638人,流動人口40047人;共有街道21條,其中一類街5條,二類街4條,三類街7條,新增街道5條;共有小區42個;共有學校7所,其中大中專院學2所,中學1所,小學3所,幼兒園1所;駐轄區單位共12個。
2013年10月牌坊灣村棚戶區改造工程正式啟動,2015年8月實行“實物還房”改“貨幣補償”。牌坊灣村的“貨幣安置”工作是街道的一個重點工作,也是區委、區政府開今年以來全力推進的一個重點項目。區委區政府全力把兵馬堂社區打造成市、區文明社區,重點建制村棲樂埡村。重點建設特色街區、高檔商住區、還房區等三大功能區,完善城市道路體系和醫療、衛生、文教、商業服務等公共基礎設施,徹底改變目前住房條件差、交通出行難、安全隱患大,基礎實施脆弱的現狀。
街道下轄:兵馬堂、伍家埡、環峰路、牌坊灣4個社區和棲樂埡、父子橋2個村。 |
南充市順慶區轄鎮。1952年置搬罾鄉,1990年改建鎮。位于區境東南部,嘉陵江西岸,距城區12公里。面積26.5平方公里,人口2.6萬。轄龐家寨、老鸛廟、楊四壩、康家店、涼水井、石廟子、小河壩、青山壩、延壽寺、干堰塘、竹林寺、搬罾溪12個村委會和石笱壩、龐家印子2個居委會。鎮辦企業有地毯、食品加工、飼料加工等廠。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紅薯、油菜子。養殖生豬、蠶。境內有中意絹紡實業有限公司。
2019年,撤銷搬罾鎮,設立搬罾街道,所屬行政區域不變。 |
共興鎮——市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位于順慶區北大門,幅員面積16.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85畝,轄8個村,總人口7318人。1999年,國民生產總值3346萬元,財政收入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062元。該鄉致力212線經濟走廊和開發新區建設,“果品、畜禽、水產、蔬菜”四大基地已形成,并有千畝稻果魚、藕果魚與格調高雅的庭園經濟相配套。開發區實現了水、電、氣“三通”,招商引資政策開明,全鎮共有鄉鎮企業38個。生態工程立項啟動,境內有龍角寨森林公園、泉水溝白鷺自然保護區旅游資源。.
2019年,撤銷順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共興鎮管轄。 |
南充市順慶區轄鎮。1914年置南充縣北區,1950年建金臺鄉,1994年建鎮。位于區境中部,距城區14公里。面積40平方公里,人口2.6萬。轄大林寺、堯家墻、石嶺、南田寺、油房、昌宮、文家溝、石馬嘴、董家院、肖家廟、萬佛橋、包包田、梨子園、金寺院、打石廠、土埡、蒙承宮17個村委會。鎮辦企業有機磚廠、釀酒廠和商貿、運輸業。農業主產水稻、玉米、紅薯、小麥、花生、油菜子,兼產蠶繭、柑橘。養殖生豬、家禽、淡水魚。.
2019年,撤銷大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臺鎮管轄。 |
蘆溪鎮——省級小城鎮建設試點鎮 位于南充市順慶區北面中部,距離南充市區26公里,幅員面積24.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298畝,轄13個村,總人口17549人。1999年,工農業總產值4474.1萬元,財政收入1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932元。 該鎮實現基本水利化。以小家離飼養為突破口,在李家祠村建立了優質種兔每秒每繁殖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