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建古浪鎮。 1959年,合紅旗公社為古浪鎮人民公社。 1961年,與定寧、泗水分社,置古浪公社。 1982年,分小橋、暖泉、王府溝、西山、古豐5鄉和城關鎮,屬古浪區。 1984年,撤區并鄉,為古浪鄉。 1987年,合城關鎮、古浪鄉為古浪鎮。 |
1955年,建泗水鄉。 1958年,合定寧、泗水、雙塔3鄉為紅旗公社。 1959年,與躍進公社合為古浪鎮公社。 1961年,從古浪鎮公社分出,成立泗水公社。 1982年,分為泗水、雙塔、圓墩3鄉,屬泗水區。 1984年,撤區,恢復泗水鄉。 2001年7月,撤鄉,設泗水鎮。 |
1955年,建土門鄉。 1958年,合峴子、土門、保和3鄉成立衛星人民公社1959年,改土門人民公社。 1982年,設土門區,轄土門、青萍、保和、胡家邊、和樂5鄉。 1984年,恢復土門鄉。 1985年,改建土門鎮。 |
1955年,建大靖鄉。 1958年,與民權鄉合并為大靖鎮。 同年,由西靖、新民2鄉和大靖鎮合并成立紅星人民公社。 1959年,與鋼鐵公社(今裴家營鎮)合并為大靖公社。 同年8月,與鋼鐵公社分社,仍為大靖公社。 1961年,分為大靖公社。 1964年,改“大靖"為“大景"。 1981年6月,又恢復為“大靖"。 1982年,成立大靖區,轄大靖、雙城、長城、龍崗、花莊5鄉。 1984年撤區,改建大靖鎮。 |
1953年,設永登十三區(裴家營區),轄山頭、花莊、石城、中川、老城、海子6鄉。 1956年,撤區,裴家營鄉。 是年10月,劃歸古浪縣。 1958年,成立鋼鐵公社。 1961年,劃為裴家營公社。 1982年,設屬裴家營區,轄裴家營、中川、石城、老城、冰草 灣、海子灘6鄉。 1984年,撤區,合為裴家營鄉。 2002年7月,撤鄉,設立裴家營鎮。 |
1952年,設海子灘鄉,屬裴家營區轄。 1956年,裴家營區合入東山區,海子灘鄉屬東山區。 1958年,海子灘鄉并入鋼鐵公社1959年,并入大靖公社。 同年8月,又分歸裴家營公社。 1982年,設海子灘鄉,屬裴家營區。 1984年4月,與冰草灣鄉合為海子灘鄉。 1988年9月,與冰 草灣鄉分鄉,并把部分區域劃歸直灘鄉。 2001年7月,撤銷海子灘鄉,建立海子灘鎮。 2004年8月,撤除冰草灣鄉,整建制并入海子灘鎮。 |
1955年,合定寧、雙合兩鄉為定寧鄉。 1958年,與泗水鄉合并,成立紅旗公社。 1959年,并入古浪鎮公社。 1961年,成立定寧公社。 1982年,分為定寧、長流、雙廟、東山4鄉,屬泗水區。 1984年,撤區,設定寧鄉。 2002年12月,撤鄉,設定寧鎮。 |
1959年,合高峰、巉子、古浪、西大灘、松林等公社的部分為黃羊川公社。 1982年,設黃羊川區,轄張家墩、窯兒水、一棵樹、石城4鄉。 1984年,撤區,設黃羊川鄉。 2002年12月,撤鄉,設黃羊川鎮。 |
1982年,設黑松驛鄉,屬古浪區。 1984年,撤區,設黑松驛鄉。 2002年12月,撤鄉,建黑松驛鎮。 |
1975年,成立永豐灘抗旱打井指揮部。 1979年,成立永豐灘人民公社籌委會。 1980年8月,成立永豐灘人民公社。 1982年,改為永豐灘鄉,屬土門區轄。 1984年,撤區,為永豐灘鄉。 2015年9月,撤鄉,設永豐灘。 |
1992年8月,撤銷原山區峴子鄉,新建黃花灘鄉。 2015年,由黃花灘鄉改為黃花灘鎮。 |
1952年,成立西靖鄉。 1958年,分為古山、西靖2鄉。 1955年,撤區,恢復西靖鄉。 1958年,合大靖鎮為紅星人民公社。 1961年,設西靖人民公社。 1982年,恢復西靖鄉,屬大靖區。 1984年,撤區,設西靖鄉。 2015年,撤鄉,設西靖鎮。 |
1955年,撤區并鄉,合民權、山泉、豐泉3鄉為民權鄉。 1958年,合大靖鎮、西靖鄉為紅星公社.1961年,成立民權公社。 1982年,分為山泉、長嶺兩鄉,屬大靖區。 1984年,撤區,合山泉、長嶺2鄉為民權鄉。 2017年,撤鄉,設民權鎮。 |
1988年9月,設立直灘鄉。 2017年,撤鄉,設直灘鎮。 |
1955年,合王府溝、西山堡、古豐3個為古豐鄉。 1958年,合城關鎮、暖泉、古豐等鄉為躍進公社。 1982年,恢復古豐鄉。 2018年3月,撤銷古豐鄉,設立古豐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