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棗鄉、巖頭寨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巖頭寨鎮古丈縣巖頭寨鎮由原野竹、巖頭寨、草潭三鄉合并而成,位于古丈縣東南部,素有“古丈東大門”之稱,距縣城25公里,處于古沅公路中間段,與懷化地區的沅陵縣交界,屬于亞熱帶氣候,高寒山區,霜雪天氣達到90天左右,交通便利,是縣城過往沅陵、山棗的必經之地。該鎮錳礦、釩礦、磷礦等礦產資源十分豐富,森林覆蓋率高,是全縣重點林業鄉鎮之一。--基本情況該鎮地域面積廣闊,共195.……。 |
高望界鄉、高峰鄉成建制合并設立高峰鎮古丈縣轄鄉。解放初屬二區,1958年成立高峰公社,1984年撤社置高峰鄉。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150平方公里,人口1萬。鄉政府駐寺家洞。有公路通縣城。酉水河四季通航。轄陳家,涼水坡,淘金、巖排、葛連、觀音山、李家洞、鎮溪、老官、八水、沿場、三坪、巖坳13個村委會和李家洞居委會。農業以水稻、玉米種植為主。鄉鎮企業有林場、硅瓦廠、水電站和飲食服務業。……。 |
古丈縣轄鎮。“默戎”為苗語,意為“有龍”。1950年稱西英鄉,1956年為龍篇鼻鄉,1958年置默戎公社,1984年撤社復鄉,同年改鎮。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3公里。面積128平方公里,人口1.4萬,系苗族聚居地。鎮政府駐龍鼻,有泉自龍鼻中噴出,故名。枝柳鐵路橫貫南北,有2個客貨混運站。有公路與縣城及各鄉相連。轄默戎居委會和龍鼻嘴、毛坪、巖寨、桐木、排達、向家、李家、排布、幾戎、中寨、潭溪、四方坡……。 |
古丈縣轄鄉。解放初為曹家和正中鄉,1956年置坪壩鄉,1958年為超美公社,1961年更名坪壩公社,1984年撤社復鄉。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5公里。面積118平方公里,人口1萬,系苗族聚居地。鄉政府駐溪口。有公路通縣城。轄叭喇、新寨、上阿啦、亞家、張家坪、板栗、阿塔、溪口、大寨、阿標、旦武、曹家、榔木、對沖、排抽、排夯那16個村委會和溪口居委會。鄉鎮企業以水電站,農副產品加工和飲食服務業為主。農產……。 |
紅石林鎮是2005年底行政區劃調整后由原河西鎮和原茄通鄉合并后,以國家地質公園“紅石林”命名的新鎮。紅石林鎮鎮位于古丈縣西北部,東接羅依溪鎮,南鄰雙溪鄉,西連斷龍山鄉,北與永順縣隔河相望。-交通 省道S229公路經過該鎮、縣道古保公路貫穿全鎮,酉水河繞境而過,水陸交通十分便利。-人口 全鎮土地面積103.89平方公里(165835畝),轄16個行政村,96個村民小組,2個居委會,總人口13……。 |
古丈縣轄鄉。解放初屬一區,1958年成立星龍195年與茄通合并為斷龍山公社,1961年獨立建社,1984年撤社稱斷龍山鄉。位于縣境西北部,距縣城45公里。面積95.9平方公里,人口1.2萬。鄉政府駐田家洞。有公路與縣城及鄰縣相連。轄楊家河,龍叫河、細塔、報吾烈、田家洞、喜其哈、米多、溪龍車、猛虎洲、胡家坪、大龍熱、小白坐、苦壩、梅塔、白溪、百家、當家17個村委會和田家洞居委會。農產以水稻、玉米種植……。 |
河蓬鄉、雙溪鄉、羅依溪鎮、古陽鎮成建制合并設立古陽鎮古丈縣轄鎮。縣府駐地。民國初年置本城鄉,1934年改置古陽鎮,1950年改縣城鎮,1955年改稱古陽鎮,1958年改巨龍公社,1982年撤社復稱古陽鎮。位于縣境中部。因四面環山,中間低平,是當陽之地,故名。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鎮區4.5平方公里,人口1.6萬。枝柳鐵路貫穿鎮區,有一客貨混運站,公路通吉首、永順、張家界及縣內各鄉鎮。轄城東、城西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