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推薦 > 合江縣石龍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合江縣石龍鎮各村社區情況介紹

合江縣石龍鎮羅壩灘社區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石龍鎮是原石龍鎮政府駐地,該社區位于四川省東南部,瀘州市東部,合江縣東北部,石龍鎮東南方,縣道橫穿而過。東、南、西、北分別與松柏村、磚房村、家合村相連接,面積約1.1平方公里,距離本鎮政府7公里。本社區人口普查總戶數 490戶,戶籍人口860人,常住人口 3500,余戶1200余人。羅壩灘社區海拔約270米,屬川南盆周山區,小漕河流經羅壩灘社區。羅壩灘社區構成:分別為羅壩灘場2個居民小組組成。

石龍鎮兩河社區位于合江縣東北部,東面與羅壩灘接壤; 西南部與縣內甘雨鎮緊相連,西北面與白鹿鎮一衣帶水,隔河相望;北面與重慶市江津區塘河鎮毗鄰相依。兩河社區由順江場和兩河場構成,面積約2平方公里,政府駐地在兩河場上。鎮內河流主要有大漕河和小漕河,因地處大、小漕河匯合之處,大漕河縱貫南北,啟福寶天堂之濫觴,因縣內大、小漕河匯合于此所以歷史上一直叫作兩河,由于社區駐地在兩河街道上,故,當時稱為兩河街道辦事處。在1992年撤區并鄉建制后,將順江鄉合并到南灘鄉,改名為兩河社區居民委員會。石龍鎮兩河社區共有3個居民小組,分別為順江場1個小組,兩河場2個小組組成,戶籍人口750戶,共1058人,常住人口1500余戶3000余人。兩河場鎮白加黑瀝青路面約2200米,路燈99盞,覆蓋率99%,用電、用氣覆蓋率100%,自來水覆蓋率100%。便民集市一個,占地3600平米,有163個固定攤位。 停車場一個,約1500余平方米,有58個停車位,兩臺公交車,循環往返塘河、白鹿。 轄區內駐有石龍鎮人民法院、先灘(福寶)片區市場監管所,駐有遐名省內外的“先灘大米”品牌企業(原先灘糧站)禾益糧油貿易公司,小學校2所(其中順江場1所),幼兒園1所,衛生院1所。黨群服務中心,占地150平方米,設有便民服務站、法律服務室、警務室、矛盾糾紛調處室、網絡室、圖書閱覽室、人大代表工作站等辦事機構。

家合村位于石龍鎮之東南面、左右緊臨鎮內的水河溝村和磚房村。距合江縣城50公里,面積13.619平方公里,其中林地14050.27畝,耕地3913.38畝,全村1063戶,總人口3524人,設9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48人;村黨委共設三個黨支部,黨員總數107名,積極分子8名。村內交通方便,環境優美、宜居康養,水源充足,且建有自來水供水站,村民生活飲水有保障。

產業發展主要有:花椒、中藥材、楠竹等。另有生豬養殖及養羊專業戶。

松柏村位于石龍鎮東南方向、439鄉道貫穿松柏村全境石龍鎮松柏村黨群服務中心,離羅壩灘社區1公里處文昌廟東面與青禾村接壤、西面與大久村接壤、北面與重慶連界,全村戶籍人數3487人,總戶數1090戶,9個村民小組,村民代表44人、黨員85人、面積9.4平方公里,耕地4380畝,林地5490畝。松柏村低保人口157人,特困人員27人。易返貧監測戶7戶、17人。基礎設施建設,松柏村硬化路總長20.73公里。松柏村產業發展:300畝鳳凰李基地。

為紀念解放時期光榮犧牲的工作隊長青禾烈士,而取名青禾村,故名。1950年屬石龍鄉,1958年屬石龍公社,為青禾大隊。

1983年改公社為鄉,更名石龍鄉青禾村。

2007年義勇村并入青禾村。

2015年更名石龍鎮青禾村。

青禾村位于石龍鎮東北,與重慶市江津區白沙鎮福建村、永興鎮放生村接壤。2008年青禾與義勇兩個村合并,轄9個小組。現有850戶,共計人口2570人。

2020年,被評為瀘州市脫貧攻堅先進村。

石龍鎮太平村位于石龍鎮東北部,處于甘自路交通線,與重慶江津永興鎮、合江先灘鎮接壤,距江津白沙鎮僅40分鐘車程,到江津大約1小時車程,距重慶市區約125公里,車程約為1.5小時。東南西北分別與先灘鎮家樂村、陽關村、石龍鎮青禾村、永興鎮周巖村相連。全村自2020年村民小組優化改革后現有9個村民小組,戶籍人口共658戶2077人,村民代表34人,黨員65人,全村勞動力人數1356人,農民人均純收入4332元。建檔立卡貧困戶154戶,487人,已于2017年全部脫貧。目前低保人員53戶65人,分散特困12人,集中特困1人。我村共有耕地面積4598.2畝,其中水田1839.3畝,旱地2758.9畝。林地面積4503畝。

石龍鎮磚房村位于合江縣石龍鎮東面,接壤福寶古鎮15公里,距離合江60公里,東面緊靠自懷風景區與先灘鎮,大山與貴州接壤。面積9.2公里,林地面積14000畝;耕地面積2800畝。全村共有八個社,總戶數644戶,人口2106人,監測戶5戶14人,脫貧戶88戶261人,黨員63人,村民代表42人。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自己的自來水站。村里大抓產業發展主要有花生、獼猴桃、生豬養殖、水產養殖等。 本村有專業合作社一個,大力引進新技術,改良原有低產花生,全部使用標準化栽種和生產技術,充分利用了當地富曬土壤的優勢,大力推動富曬有機花生品種,畝產量已經達到了500余斤;到現在為止,種植面積已經達到800余畝。專合作社獲得了2015年“質量誠信典范專業合作社”的榮譽稱號。本村獼猴桃基地種植面積50余畝,地勢依山伴水,自由采摘的方式深受消費者的喜愛。每到采摘季節都有非常多的回頭客。

攀灣村位于石龍鎮政府周圍,2007年由三個小村(拖金石村、權家祠村、攀灣村)合并而成,東面與大久村連界,南面與甘雨鎮相連,西面與白鹿鎮馬廟村隔河相望,北面與重慶塘河鎮滾子坪村接壤,距離合江縣城37公里,村內有一條全鎮唯一的跨省公交路線,促進川渝人民的發展融通。全村面積約9平方公里,轄區內有9個村民小組,1210戶,3656人。攀灣村以農業生產為主,耕地面積約2400畝,海拔在230-370米之間,陽光充裕,適合種植多種農作物和經濟作物。

大久村由原段家祠村和原大久村合并為大久村,全村面積14.5平方公里,共有11個村民小組,共1368戶,4329人。大久村黨委下設三個支部,分別命名為第一支部、第二支部和種養殖支部,現有黨員127名,預備黨員2名,貧困戶240戶710人,低保戶330人,殘疾人199人,五保戶37人,耕地面積3684畝。在鎮黨委、政府“康養新基地,美麗新石龍”的發展思路上,我村現有產業花椒6000余畝,從無到有,主要是我們的黨員起到帶頭作用,撬動民間資金發展產業。為了整合資源,流轉撂荒地2000余畝,重新整理,重新分配,本村農民工返鄉創業。全村成立了12個家庭農場,1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3個專合社。新建新型農家樂一個,在2019年被評為四川省三星級鄉村酒店,村民娛樂場所一處。已建成溫氏合作家庭農場一個,投脫貧奔康花椒產業園一個,面積400余畝,建成花椒烘干廠房五處其中設備14套,每年收購周邊地區生花椒90余萬斤進行加工,冷凍庫一個,活水養魚120畝,養鵝場40余畝,青蛙基地50畝,龍蝦基地135畝,白花桃30余畝、奉節臍橙350畝,黑山羊養殖場基地兩個,養牛場兩個。

水河溝村坐落于石龍鎮6公里的南端東與本鎮家合村接壤,南連國營福寶林場,福寶鎮馬頸村,甘雨鎮馬村萬畝林海相連,西與甘雨瑞豐村,太公村連界,北與大久村隔小漕河相望。全村面積約13平方公里,轄區內有9個村民小組,750戶,2430人。本村北矮南高,北大南寬,在一山兩溪一河中,一山為白家山,兩溪臨近家合村為金家溝,與太公接壤的為墩子塘,海拔400一1000米,森林覆蓋率高,竹木資源豐富。耕地面積約為4400畝,其中稻田3600畝,旱地800畝,村內水庫名為石板溪水庫,水庫面積約10畝,年平均蓄水量為20000立方米。

太公寺村位于石龍鎮西南方向1公里,村辦公室距離石龍鎮政府1公里路程。與攀灣村、兩河社區、水河村和甘雨瑞豐村接壤。村域面積約12平方公里,下轄12個村民小組,人口約4200人,有3個專業合作社,1個脫貧奔康產業園,3個溫氏養豬場。為村集體經濟創收8萬元左右。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有自己的自來水站。村里大抓產業發展主要有花椒、肉羊、生豬養殖、柑橘、老虎姜、艾子中藥材等。本村有專業合作社3個,大力引進新技術,改良原有低產花椒,全部使用標準化栽種和生產技術,充分利用了當地土壤的優勢大力推動花椒品種,畝產量已經達到了2500余斤;現在為止種植面積已經達到500余畝,年產150萬元。2017年、2018年、2019年獲得了脫貧攻堅的榮譽獎通過不懈努力引進了2個年出欄量4000頭左右豬場;500余畝的老虎姜種植基地(正在籌備中);200余畝的血橙柑橘種植,今年能投產;180余畝中藥材艾子種植正在投產中;不僅帶動了太公寺村的集體經濟更是增加了當地百姓的收入。地勢依山伴水,柑橘可以自由采摘的方式吸引消費者的喜愛,還可以垂釣。

欧美精品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中文字幕欧美三级,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乱码在,亚洲中字日韩中字无码中字
亚洲中文字幕视频国产 |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 日韩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网在线视频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日本一点不卡高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