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龍潭鄉,1958年成立飛躍公社,1983年改龍潭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石廟鄉并入。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30.5公里。面積101平方公里,人口3.6萬。長(集)周(店)公路、105國道過境。轄龍潭、劉大竹園、小山、長郢、楊樓、新城、三里、小河集、桃紅、大圩、五里堆、廟崗、劉新樓、朱圩、西倉房、石廟、陳棚、東圩、西閘口、裴橋、金小店、新集、龍王廟、南樓24個村委會。以農業……。 |
霍邱縣轄鄉。1950年建彭塔鄉,1958年成立紅升公社,1983年復改彭塔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西隱賢鄉并入。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31公里。面積91平方公里,人口4.3萬。有簡易公路接羅(崗)花(園)公路。轄西隱賢、隱北、趙圩、隱南、東灘、松臺、梁店、高樓、彭塔、梁堂、順河、汪店、戴臺、金古堆、陡神店、劉郢、陳樓17個村委會。農業主產水稻、小麥、紅麻。鄉鎮企業產品以紅磚、麻油、飼料為主。.……。 |
2021年12月,撤銷霍邱縣馮瓴鄉,設立馮瓴鎮,以原馮瓴鄉的行政區域為馮瓴鎮的行政區域,馮瓴鎮人民政府駐馮瓴村(原馮瓴鄉人民政府駐地)。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馮集鄉,1958年成立紅升公社,1983年改馮瓴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沈臺鄉并入。位于縣境東部,距縣城25.5公里。面積99平方公里,人口4.6萬。有簡易公路通縣城。轄馬臺、民生、秦臺、新臺、左臺、淠西、馮臺、東王臺、柳臺、馮瓴、花墻……。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三流集鄉,1958年屬“八一”人民公社,1983年改為三流鄉。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20公里。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3.4萬。霍(邱)葉(集)公路經此。水運經城東湖可達城關鎮。轄三流、寨崗、長崗、九丫槐、雙塔寺、古井崗、李東樓、老集、香塘、靳橋、曹墩、宋橋、九井、新華、香店、椿紅、馬南園、張老園、街道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養殖魚、蝦。鄉鎮企業……。 |
長集鎮,總面積72.1平方公里,耕地39900畝,人口28728人。改革開放以來,長集鎮歷屆黨委、政府求真務實、大膽創新,推動了全鎮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7.2億元,是撤區并鄉前的40倍,全鎮財政收84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年前的幾十元猛增到現在的2180元。 20年來,長集鎮農村用電、家用電器全面普及,村村通電話,家家有電視,村村通了砂石路。鄉鎮企業發展迅速,目前全鎮……。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烏龍鄉,1958年成立紅衛公社,1983年復改烏龍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陡崗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42公里。面積103平方公里,人口3.5萬。有簡易公路北接105國道。轄陡崗、響水堰、長溝、磚井沿、鷹塘、丁店、友聯、跑馬崗、馬廟、烏龍、知母崗、堰口店、銅佛、松樹廟、黃大-莊、廟店、四里棚、尹老莊、煙墩、唐崗店、街道21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蠶繭。鄉辦……。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眾興集鄉,1958年成立五四公社,1983年改眾興集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西皋鄉并入。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37公里。面積96平方公里,人口3.2萬;(邱)葉(集)、眾(興)姚(李)公路交會于此。轄眾興集、馬城墩、吳樓、燕窩塘、油坊、林祠、趙河沿、人民、洪崗、陳家廟、西皋、大王集、小臺、吊樓、糖坊、唐老莊、燈籠崗、馬林18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鄉鎮企……。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白蓮鄉,1958年建五星公社,1983年復改白蓮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牛集鄉并入。位于縣境西南部,距縣城21公里。面積93平方公里,人口3.1萬。公路可達縣城。轄牛集、王水圩、杜堂樓、老園、珍珠、劉橋、新塘、長塘、橋頭、白蓮、七井、滿倉房、窯流、井莊、三岔路、丁堰、西河、五星18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鄉鎮企業產品有蠟燭、塑料制品、豬鬃等。.……。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夏店鄉,1958年成立沖鋒公社,1983年改為夏店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磚洪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2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人口3.4萬。長(集)花(園)、夏(店)固(鎮)、周(店)吳(陽)公路貫穿鄉境。轄夏店、李橋、磚佛寺、黃竹園、平樓、何大-莊、三口塘、磚井、院墻、胡店、磚洪、周臺、民安、槐臺、寺城、周古堆、棗林崗、陳老莊、洪堰橋1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 |
霍邱縣轄鎮。1949年建花園鄉,1958年成立紅專公社,1983年復改花園鄉,1992年撤區并鄉,劉李鄉并入,1995年撤鄉設鎮。位于縣境東南部,距縣城35公里。面積105平方公里,人口3.7萬。羅(崗)花(園)公路終點。轄劉李、康塘、天竹、合立廟、圓覺寺、齊王、迎龍、孟圩、花園、魯臺、社崗、魯圩、魯店、江北、安業、姚樓、高崗寺、烏江、桂北1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鄉鎮企業有……。 |
341522400200 123 吳集村民委員會 341522400201 123 長山村民委員會 341522400202 123 二道堰村委會 341522400203 123 馬圩村民委員會 341522400204 123 彭店村民委員會 341522400205 123 環山村委會 341522400206 123 白廟村民委員會 341522400207 123 貓臺村民委員會 ……。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岔路鄉,1961年成立公社,1983年復改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周店鄉并入。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86平方公里,人口3萬;(邱)姚(李)公路經此。轄岔路、臥龍集、韓沖、臨灃、天堂、張圩、宋草樓、邢樓、胡橋、外圩、大竹園、周店、水樓、寶盒、洪城、共同、黃店、黃棚、湯樓1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鄉辦有食品加工、建材、建筑等企業。盛產蓮籽。古……。 |
霍邱縣轄鄉。1949年建邵崗鄉,1958年成立高鋒公社,1983年改邵崗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坎山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12公里。面積97.7平方公里,人口2.9萬。有簡易公路通縣城。轄坎山、園林、潘嘴、上郢、樓灣、堯塘、聯圩、何郢、古井、松山、古埂、焦橋、邵崗、范新樓、范圩、羅圩、灃河、茨墩18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棉花。鄉鎮企業以造船、皮革、柳編為主。.……。 |
霍邱縣轄鄉。1950年建曹廟鄉,1958年成立五四公社,1983年改曹廟鄉。1992年撤區并鄉時吳陽鄉并入。位于縣境南部,距縣城41公里。面積77平方公里,人口3.1萬。霍(邱)姚(李)公路過境。轄曹廟、羅樓、袁圩、韓老郢、西郢、紅塘、杜祠、甄崗、陳大-莊、新建、滾龍、回龍地、黃郢、雙橋、小郢、墩塘、胡臺、橫大路、南陽廟19個村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油菜子。鄉鎮企業有大輪窯、水泥預制糧食……。 |
霍邱縣轄鎮。1950年建河口鎮,1958年成立衛星公社,1966年改河口鎮,1992年艾井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27公里。面積49平方公里,人口2.5萬。長(集)南(照)公路經此。轄河口、蕭堰、艾井、朱塔、聯合、十三灣、三河、林橋、柏樹林、王郢、草樓、高峰、永安13個村委會和永安、人民2個居委會。以農業為主,產水稻、小麥。特產河口青蘿卜。鎮辦企業有農具、軋花、造紙、制香等廠。……。 |